雞蛋的營養成分是很全面的,據分析,一個重約60克的雞蛋,除去蛋殼,以可食部分為基數計算,含熱量320千焦,蛋白質7克,脂肪4.6克,碳水化合物1.5克,鉀81.3毫克,鈣30毫克,鎂5.3毫克,鐵1.1毫克,磷68.6毫克,維生素A124微克。它還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含量比肉類還理想。其蛋白質是天然食品中最優良的蛋白質,利用率達到99.6%。因此,孕婦、產婦、嬰幼兒、老人、病人都把它視為理想的補品。
雞蛋的烹飪方法多種多樣,有熘、炒、炸、燉、燒、燜、鹵、蒸、煎、腌等。研究證明,雞蛋的食用方法不同,其營養價值也不盡相同。
煮蛋從人體對雞蛋的吸收率來看,煮蛋為近100%,嫩炸蛋為98.5%,老炸蛋為81.1%,荷包蛋為92.5%,炒蛋為87.5%,開水或牛奶沖蛋為92.5%,生吃雞蛋為40%~50%。由此來看,吃雞蛋還是以煮蛋的方法為佳。
煮蛋過程中破壞了一些不利于人體消化吸收的酶類,使蛋白質結構發生了變化,使之更易消化吸收。不過,煮蛋以煮得大半熟最易被人體消化,一般消化時間為1.5小時,炒蛋約為2.5小時,煮老的雞蛋則約需3.5小時以上。
為什么蛋煮老了反而不易被人體消化呢?這是因為,雞蛋煮得太老反而使蛋白質結構變得緊密,不容易和胃液接觸,這樣就減少了雞蛋被正常消化的機會。同樣道理,油煎蛋和炒蛋也不宜煎炒得過分老硬,特別是因為這種蛋品的外表有一層油包裹著,更影響消化。對于消化力較弱的人,以吃蒸蛋和蛋花湯為最好。
咸蛋將雞蛋等禽蛋放入鹽水中,或用咸泥包裹起來,一般放置40來天即成咸蛋。咸蛋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高于鮮蛋,且味道更鮮美,并延長了蛋的貯存期。但含鹽量高,不宜多吃。
松花蛋又叫皮蛋、彩蛋。它是經過特殊加工制成的風味食品,其營養與鮮蛋相似,蛋白質利用率有所提高,其中所含的鐵元素由原來的被束縛狀態變為二價鐵離子,從而有利于人體吸收。但是,蛋白含有的大量B族維生素被破壞,而且還含有微量的鉛。因此,不宜多吃松花蛋。
糟蛋將鮮蛋埋入酒糟中泡制兩個月左右即成糟蛋。在以乙醇為主的多種醇類的作用下,蛋白質凝固變性而利于人體吸收。糟蛋的蛋白呈乳白色膠凍狀,蛋黃呈橘紅色或金黃色半凝固狀。聞起來酒香濃郁撲鼻,吃起來味美可口而微甜,吃后頰齒留香,余味不絕。由于少量的乙醇可進一步氧化為醋酸,因而使蛋殼軟化,鈣鹽進入蛋內。故此,糟蛋的鈣含量要比普通蛋多40倍,用來作為產婦和病患者的食品,既有營養,又有開胃功能。
醋蛋將雞蛋泡入食醋中七天左右,即成醋蛋。食用醋蛋可以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血栓、高血壓、糖尿病、風濕病等。醋蛋制法:取食用米醋180毫升,放入洗凈的雞蛋1只,經過7天,蛋殼即被軟化,用筷子挑去蛋殼,再將蛋清、蛋黃與醋液攪勻即可。一次醋蛋液可分5~7天服用完,于每日清晨空腹1次,每次可加水2~3倍,并可調入半匙蜂蜜調味。
旺蛋又叫喜蛋、毛蛋,實際上就是死胎蛋,即在孵化過程中沒有孵化出小雞的雞蛋。造成死胎蛋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孵化過程中溫度和濕度沒有控制好;受精蛋受病菌感染;未受精蛋或者是畸形胚胎造成的。雞蛋在孵化過程中,自身所含的全部營養成分都已發生變化,多數營養物質幾乎被胚胎的發育利用而消耗掉了。即使殘留的一點營養物質也無法與鮮蛋相比。這種死胎蛋還帶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傷寒桿菌、葡萄球菌等,所以不宜食用。
生蛋有人喜歡在早晨空腹吃一個生雞蛋,認為這種吃法不會損失營養。其實這種吃法,不但使蛋白的營養成分受到大半損失,而且對身體有害。雞蛋在母雞體內形成過程中,細菌可以從其卵巢中直接進入蛋體。雞蛋在存放期間,還會因蒼蠅、昆蟲叮爬等原因,蛋殼難免沾上病菌和寄生蟲卵,病菌即可經過氣孔進入蛋內。因此,吃生雞蛋最容易被感染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