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鐵路局職工114561人;線路總延長6887公里,營業里程2749.7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4898公里;配屬機車1139臺,其中,電力機車644臺、內燃機車495臺;配屬客車1715輛。作為大型運輸企業,太原鐵路局是全路貨運量最大、運輸收入最高的路局,2005年的運輸增量占全路的二分之一。主要擔負著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客貨運輸任務,煤運量占總運量的80%以上,除供應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的部分工業、民用煤炭和外貿出口煤炭任務外,還承擔著華北、東北、華中、華東、南方五大電網,秦皇島、天津、京唐、連云港、錦州、青島、日照、南京八大港口,鞍鋼、武鋼、寶鋼、本鋼、首鋼、包鋼、太鋼、邯鋼、湘鋼、漣鋼、唐鋼、濟鋼、萊鋼、沙鋼、馬鋼、新余鋼十六大鋼鐵企業的部分煤炭運輸任務。全局日均裝車17000車以上,完成換算周轉量580百萬噸公里以上。年貨運量3.95億噸,客運量3125萬人,運輸收入在229億元以上。
要深化企業改革,提高發展和自主創新能力。營業收入最大化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和保障基礎,本文擬針對太原鐵路局實際就此問題做粗淺討論,以期對實際工作有所裨益。
客運營業收入
1、旅客票價收入。(1)清算體系。各鐵路局發售客票收入的分站別和車次信息通過遠程計算機網絡傳輸到鐵道部清算中心,經過計算機處理后輸出按旅客列車擔當局劃分的分車次客票收入信息,下傳各鐵路局,各鐵路局按應交售票款和應收擔當列車客票收入進行資金軋差,與鐵道部清算中心辦理結算,以此實現客票收入取得方式的完全市場化。(2)營業收入最大化措施。
①基礎信息工作。鐵道部清算中心每旬公布分車次的應交客票進款和應收擔當列車客票收入,鐵路局要分車次建立相應臺帳,利用先進技術完善列車乘務員——車長——車隊——客運段——客運處和收入稽查處、財務處的客票收入信息反饋機制,特別是列車乘務員,要及時動態地統計、跟蹤運行列車沿途各站上車人數,按運價里程和適用運價及其它規定預測客票收入,確保客票收入的及時、完整。
②增強服務意識,強化營銷工作。精心策劃,科學組織,開展營銷宣傳活動,主動深入到廠礦企業農村學校,調查了解客流情況,宣傳鐵路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局面,宣傳我局客運優質服務的政策,對學生、旅游、民工等團體旅客要按照規定給予優惠,送票上門,優先安排乘車。對長期購票乘車的大型企業、政府部門、部隊、高等院校等有條件的可以派車接送旅客乘車,并通知列車給予熱情優質接待,餐車就餐給予優惠,主動聯系出售返乘車票,實行一條龍服務,讓旅客滿意放心。
③加強客流監測,優化客運組織。首先強化圖定客車開行情況的分析,根據客流變化及時調整臨客開行方案,動態調整客車編組,實施“增長、優中、減短,精打細算”的運力配置原則,壓減管內短途慢車和路用列車,用活用足現有車底;以增加直通客流為重點,積極開發運輸新產品,合理運用能力,減少客車虛糜,提高列車利用率和客票收入率。其次強化售票組織,各車務段、車站要指定一名領導親自組織檢查售票工作,根據長短途列車分工,按照先終點后長途再短途的原則組織售票,加強冷門車的組織,各站要根據客流需求,開設足夠的售票窗口,按規定予售期組織售票,開展電函訂票、送票和流動售票、異地售票等多種形式,方便旅客購票。客流較大的車站實行晝夜不間斷售票,縣城及三等以上車站除交接班和吃飯時間,不準關閉窗口,保證旅客購票。同時要加強票額管理,嚴禁私自留票、藏票和倒賣車票,凡發現因票額管理不善,旅客購不著票,而造成票額虛糜的車站,追究計劃員和客運主任的責任。第三在嚴格售票組織的前提下,充分用好運能,科學合理地調整臨客、冷門車和熱門車的車票發售,有效提高擔當直通旅客列車客座利用率和始發直通旅客列車長途上座率,特別要著力提高硬臥利用率、軟臥利用率;例如,2005年全路各局擔當直通旅客列車客座利用率平均為77.7%,我局擔當的直通旅客列車客座利用率平均為87.7%,超全路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位列全路前茅,其中:硬座利用率為98.7%,超全路平均水平14.4個百分點;硬臥利用率為67.4%,比全路低0.7個百分點;軟臥利用率為57.3%,超全路1.2個百分點。同時,我局始發直通旅客列車長途上座率為123.6%,比全路平均水平109.9%超13.7個百分點。
④嚴格查堵,確保不漏。各站車要組織力量,加強收入查堵漏收工作,各次列車要嚴格驗票上車,不準私帶無票旅客,不準安排越席乘車,不準以長補短,不準捎買帶,違者有關責任人一律下崗。列車長和添乘干部要帶領乘警加大列車查票力度,直通列車查驗車票由400公里改為200公里查驗一次,管內列車改為每區段查驗一次,短途和市郊列車實行隨時查驗,保證一人不漏,收入一分不少。各車站要加強站區封閉工作,落實查堵崗位責任制,嚴禁無票進站,特別是中間站要由站領導親自組織公安、客運人員在列車接發期間,查堵無票,凡發現組織不力、秩序混亂的車站一律給予紅牌警告,全局通報批評,由主管段長帶隊,站長和客運負責人到路局交班。
⑤挖潛提效,擴大運能。積極準備在七對直通熱門列車上加掛、換掛車輛,擴大能力,緩解旅客購票乘車難的矛盾;適時開行民工專列;大力組織旅游專列;延長部分直通列車運行區段,特別是東北方向列車運行區段和華南方向列車運行區段。
2、其他客運收入(主要是列車補票收入和臥鋪定票費的30%)。這部分收入占客運營業收入總規模的8%左右,且直接來自旅客,不經過清算系統,主要是加強售票組織和堵漏保收工作。
貨運營業收入
貨運營業收入按在清算體系中的取得方式主要分為貨運管內收入、貨運直通發到及運行收入、電力附加及編組站作業清算收入、貨運其他收入。
管內收入及貨運其他收入均為直接向托運人收取的運雜費,不存在進款分配或清算問題,相應收入最大化的對策可直接以貨運市場為參照系和基準點。
貨運直通(包括發到及運行)收入是對全路貨運直通運費按直通貨物周轉量及發送和到達工作量指標在各鐵路局之間的分配結果;太原鐵路局作為以裝車和煤炭外運為特色的鐵路局,直通周轉量占貨物周轉量的比重達93%以上,因而,在充分挖掘運輸能力、提高運輸效率、確保管內運輸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增加貨物直通運輸工作量,爭取最大的直通清算收入,另一方面,貨運管、直運輸量的結構是運輸組織的客觀結果,是統計監測數據,受全路貨流、車流變化及運輸組織原則、實時調度指揮的制約,從全路整體利益的角度考慮,貨運直通運輸量不應成為影響運輸決策的主要依據,否則會產生誤導;貨運進款最大化才是出發點和終極目標。
電力附加及編組站作業清算收入主要是對電力區段運輸和編組站作業的補償,其關聯指標具有路網客觀性和與運輸組織的低相關性,單項最大化的討論意義不大,或者換句話說,只能從屬于貨運進款最大化的整體目標。以下將著重討論貨運進款最大化的對策:
1、加強運輸組織。進一步優化運輸方案,強化運輸組織,努力實現運輸效率的最大化。一是嚴把調度日(班)計劃的編制和審批關,提高日(班)計劃和階段計劃的編制質量及下達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二是根據貨運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列車工作計劃和機車工作計劃,為車站機列銜接和組流上線創造條件,以確保點線能力的有機結合,提高日班計劃的兌現率。三是精心組織貨源,合理安排流向,均衡組織運輸,搞好機列銜接;強化對敞車的裝車組織和監督,加快車輛周轉,密切監督其運行狀況,特別是冬季車底凍結情況,一經發現,立即采取措施。四是動員各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積極調整流向、開發市場、組織貨源,為確保侯月線運量的完成提供貨源保證。積極與鄭州局加強聯系,確保各階段機車均衡使用。五是積極利用雜型車運輸,組織雜型車裝運糧食、化肥、化工、非礦、礦建等品類的運輸。對于整列雜型車和可組織整列去向的零散貨源,重點進行協調和組織,特別是組織好N型車循環拉運,提高雜型車使用效率。六是加強卸車組織。進一步完善卸車組織,備齊充足的人力和機具,確保實現高效卸車。繼續加強與各卸車企業的日常聯系,最大限度地組織均衡到達,避免到重集中和重車積壓,力爭向卸車要空車,向卸車要運量。
2、加強貨源組織。認真執行鐵道部文電精神,切實做好貨源組織工作。一是加強對管內貨源的動態掌握,對貨源不穩的企業及存煤量下降的煤站要進行專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二是安排好重點企業、重點統配礦、重點物資的運輸進度,合理調整煤、焦、鐵車流去向,組織均衡發送。三是根據季節特點,大力組織冬儲煤運輸。四是進一步加強經大秦、侯月線的貨源組織,尤其是要加強裝到京、津、唐地區、華北和東北地區的貨源組織。
3、加強施工管理。認真執行鐵道部、路局有關文件規定,嚴把施工計劃受理、審批關,確保現場作業有序可控和各項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確保線路通暢,為增運增收打下良好的設備基礎。
4、加強運輸分析工作。重點是裝卸車、分界口列車出入、運用車分布、車流接續、機車使用、點線能力利用等方面的情況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指出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提高運輸效率的意見和建議,為路局正確決策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5、確保重點物資運輸。對交由鐵路運輸的搶險、救援物資,堅持“急事急辦、手續從簡、重點保證、從速發運”的原則,優先辦理、優先配車、優先裝車、優先掛運。重點保證煤炭企業和所服務的電廠、鋼廠、港口及制氣企業的運輸需求。對糧食、化肥、農機、農業抗旱物資及部令下達的重點物資要優先列入計劃,力爭貨物運量和社會效益雙贏。
6、加強貨物發送分品類的籌劃。以高貨收率彌補裝車不足,優化裝車結構;同時加強貨運結構調整,嚴格落實裝車去向和排空要求,在確保煤炭等重物資運輸的前提下,優化管直、黑白結構,根據京包、京原線煤炭特價計費政策,大力組織煤炭運輸;按照效益優先、遠程優先、高運價號貨物優先的原則,加大運距長、運量大、清算多直通貨物的組織力度,實現貨收率、貨物運輸收入、貨運營業收入的同步提升。
7、加強貨物運輸收入分析。對運輸收入的完成情況,按照貨運量、運輸收入和收入率的完成比重,從管直、黑白、品類、區域四大結構出發,對貨物運輸收入變化以及品類結構、量率關系進行重點分析。據此指導貨物運輸組織;同時強化堵漏保收工作,特別對專用線(專用鐵道)貨車使用費收繳情況和站車堵漏保收加強檢查考核。
綜上所述,目前的營業收入分配體系在與市場體系接軌和顯性化及收入信息反饋速度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系統的完善,營業收入最大化和運輸進款最大化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合理的協調,使鐵路局的相關決策和運作系統進一步優化,其在向真正意義上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競爭主體的轉化過程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作者單位:太原鐵路局 石家莊鐵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