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訴訟主要是一個拖延手段,是在為國內推出相關產品爭取時間。”中國證監會期貨部的一位人士如是說
伴隨著質疑聲與訴訟聲,9月5日,新華富時A50股指期貨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這是一個難稱圓滿的開局。此前不久,A50指數的編制商新華富時公司已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起訴,稱其對交易所數據的使用涉嫌侵權。目前此案已被受理,并將于10月11日在上海浦東新區法院開庭審理。
短短三天后,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交所)突然宣布在上海掛牌——此前市場均估計掛牌時間要等到年底。
這是中國內地成立的第四家期貨交易所,也是第一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今后將主要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的股指期貨將成為首個上市交易的品種。
“自己家的東西被別人拿去用了,怎么也要經過我們同意呀。”中國證監會期貨部的一位人士如是比喻“A50事件”,“商業訴訟主要是一個拖延手段,是在為國內推出相關產品爭取時間?!?/p>
“A50威脅”
“在金交所尚未掛牌、首只股指期貨——滬深300指數正式推出之前,于新加坡交易所推出新華富時A50指數,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搶奪中國股票指數期貨的定價權?!苯鸾凰囊晃蝗耸勘硎尽?/p>
新華富時A50股指期貨,是全球第一個針對A股市場的指數期貨。A50指數與上證指數的相關性達0.93,與滬深300指數相關性高達0.96,兩者屬于高度競爭性指數,完全可以相互替代。
與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相比,A50指數期貨的優勢在于合約收費低、監管寬松;且新加坡交易所還有著20年衍生品開發與交易的經驗,在合約與交易制度設計等方面的水平都遠超過中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國內監管當局擔心,一旦這一期貨產品在市場上獲得穩固的地位,可能像當年日經指數、臺灣指數一樣,在本土市場的交易遠不如在新加坡的交易。
“當然,最終的定價權一定還是會回到本土市場,但是日本和臺灣都用了十年多的時間才逐步樹立起本土的定價權,成本太高了?!敝袊C監會期貨部的一位人士說。
不過早在今年6月,新加坡交易所總裁汪瑞典即對《財經》記者表示過,境外指數期貨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動著境內金融產品的發展,“不能單純視做一種威脅”。
直面金融衍生品
在金交所掛牌的同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也在進行外匯期貨品種的設計。該計劃由中國人民銀行主推,意在讓國內的大銀行參與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匯率及利率期貨、期權方面的交易,此亦為中國發展QDII產品的重要一步。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外匯期貨乃至一些利率衍生品不會在金交所交易?!苯鸾凰囊晃蝗耸糠Q。
一個完整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應當由貨幣型衍生品(主要指外匯方面的衍生工具)、利率型衍生品(主要指債券等固定收益品種的衍生工具)和股票型衍生品構成。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都不單獨設立交易所,如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就是在商品期貨的基礎上發展金融期貨的,囊括了匯率、利率、股指等衍生品;德國、中國香港地區等,則是在證券交易所進行金融衍生品交易。
中國內地面臨的現實問題是,為了防止現有交易所之間的利益紛爭,一方面為本應在現貨交易所交易的衍生產品新設了金交所,另一方面金交所卻沒有外匯衍生品;而未來國債期貨將放在哪個交易所抑或是再成立一個交易所,仍沒有定論。
“這種畸形的設計,源于中國金融體系落后的監管制度?!敝袊谪洏I協會一位高層說,“條塊分割的后果除了機構的重復建設,還會嚴重危害中國的金融安全?!?/p>
做空誘惑
中國推出股指期貨的目的,不外乎是希望利用股指期貨所具有的套期保值功能,使投資者有效地防范突發性事件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以實現市場心理預期的穩定,完善股市的定價機制,徹底改變“單邊市場”的形態。
“目前股指期貨還沒有在市場上正式推行,但股指期貨所具有的賣空和買空機制,已經提前從心理上開始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價機制了。”海通證券分析師謝鹽認為,“最近基金重倉股的大跌大漲就說明了這一問題?!?/p>
當然,除了股指期貨,即將開展的融資融券業務也可以做空,不過主要是針對單只股票,而股指期貨所具有的做空機制則主要是針對大盤指數?!皬某绦虻暮侠硇陨蟻砜矗瑧韧瞥鋈谫Y融券,再推出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碧窖笞C券研發部李曉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