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開始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以來,資溪縣先后安排實施了鶴城排上、高田楓林、石峽后坑等5個村的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共規劃6大類65個項目,總投資296萬元。如今,5個村的所有項目已于今年初全面完成,成效顯著,順利通過市、縣扶貧辦、審計、財政部門驗收。
一、因地制宜,進行科學規劃
在具體規劃中我們堅持了“四個結合”。一是堅持項目選擇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我們按照提高農業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民自我發展能力,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的要求,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發展、圍繞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和龍頭加工企業選定項目,然后結合農戶實際把項目分解到戶,形成小規模、大市場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生產經營模式。按照這一要求,我們把大棚蔬菜產業、發展養豬、面包產業等作為貧困群眾的增收項目,重點進行規劃和扶持發展,調整了產業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二是堅持項目選擇與村情民情相結合。石峽鄉后坑村的缺水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民的生產生活,為此,在項目規劃中,我們為后坑村規劃架設飲水管道7000米,水龍頭400個,小水窖210眼,解決了851名村民缺水問題。在鶴城鎮鄉排上村,我們針對該村地理優勢,土壤條件相對較好的實際,投資29.8萬元,重點規劃種植大棚蔬菜230畝,人均增收2000元,為增加農民收入奠定了基礎。三是堅持長效與短效相結合。按照先易后難、難易結合、滾動發展的原則,既規劃能在短期內產生經濟效益的種養業增收項目,又著眼長遠,將三江種豬繁殖場建設成貧困戶學習養豬技術基地、生豬服務提供基地、豬仔供應基地及銷售信息中心等規劃一些長遠項目,既解決了貧困群眾當前的增收問題,又改善了農業生產基礎條件,確保了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四是堅持群眾參與和科學指導相結合。在項目規劃中,堅持因村制宜、因戶施策、量力而行的原則,既滿足群眾的意愿,又進行科學指導。首先,成立由村組干部、婦女主任、村委員、監督成員和群眾代表參加的扶貧規劃小組,初步提出規劃方案,然后召開村民大會進行投票表決,使方案有一定代表性,確保了方案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其次,由縣扶貧辦組織縣直有關業務部門專業技術人員、項目編制人員,進村入戶開展調研,進行科學論證,與農戶商定項目規劃,把發展目標量化到戶,提出技術標準,進行投資估算和效益分析,完成規劃編制。最后,將方案反饋到村組干部和群眾代表中征求意見,進一步修訂后,上報審批,確保了規劃編制的科學性。由于項目的科學性,一些短期增收項目已經發揮較高的經濟效益,排上村、楓林村、湖石村到2005年年底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到1691元、1622元和1663元,分別比項目實施前的987元、928元和963元增長了58%、57%和58%。
二、嚴格把關,精心組織實施
一把進度關。扶貧項目一經審批,我們就立即下鄉進村入戶,與鄉村確定項目建設進度計劃,列出項目建設時間表,然后按進度計劃要求組織實施和進行驗收,保證所有項目按時或提前完成建設任務。排上村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在2002年4月審批后,我們與鄉村及時制定計劃,摳出月進度,積極組織實施,逐月進行督查,利用1年零3個月時間完成了項目建設任務。二把質量關。加強對項目質量的監督管理,嚴格把關,確保項目建設標準化、合理化,真正做到建一處,成一處,見效一處。首先在每個整村推進扶貧項目村,縣、鄉、村都要確定一名領導負責項目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湖石村村部建成后,由于水毀,村部地基下陷,墻體裂縫,我們及時組織工程技術人員進行返工,所造成的損失由有關責任人負責承擔,保證了工程質量。其次,在每個項目建設中,都組織有關部門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嚴格把關,確保質量。排上村在大棚蔬菜建設中,我們聘請浙江技術專家包立煥為農戶傳技授課,從下種到施肥、防病等各個環節進行現場指導,保證了大棚蔬菜建設質量。三把數量關。在項目規劃中,我們把項目量化到戶,規劃到地塊。項目完成后,鄉村先進行自查驗收,然后扶貧辦會同有關業務部門逐項進行驗收,到戶項目農戶要簽字確認。并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杜絕了漏項、缺項問題的發生,所有項目都按要求完成了建設任務。
三、落實制度,嚴格管理資金
我們切實加強對扶貧資金的管理,實行“三專一封閉”報帳管理制,即縣村兩級在縣會計管理核算中心設立扶貧資金專帳專戶,實行專門管理,??顚S?,封閉運行,嚴格落實各項制度。一是實行資金報帳制度。所有投資,在項目開工前,先由鄉村主要領導共同簽字,預借30%的項目資金,用于項目實施和物資采購。待項目完成并驗收合格后,再行報帳撥付所有資金。報帳時,要帶上原始憑證、物資采購手續、工程合同等材料,原始憑證由經辦人、項目負責人、受益農戶、實施項目的負責人和村委會共同簽字,再由項目實施小組審核,縣扶貧辦審批,否則不予審批報帳。同時,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預留10%的資金作為項目質量保證金,用于支付因項目質量問題而發生的維修費用,1年后,如不發生質量問題,再將保證金撥付給建設單位或承包人。二是實行資金審計制度。項目報帳后,由縣扶貧辦向審計部門提交請求審計報告,由審計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逐項進行審計,并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抽查,審計結束后提出審計情況報告,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三是實行項目資金公示制。項目完成并報帳后,對項目計劃和資金使用情況,包括項目名稱、實施地點、資金安排計劃和資金使用的主要方面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增加了扶貧資金透明度,確保扶貧資金正常運轉、發揮效益,有效地推動了項目的實施。
四、強化領導,搞好協調服務
為了加快項目進度,提高項目質量,我們堅持明確任務,責任到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盡力為項目實施提供服務,力求做到“五個到位”。一是領導到位。在每個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實施中,我們都成立了由縣政府縣長任組長,政府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扶貧、農辦、水務、水保、林業、畜牧、財政、審計等有關部門為成員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加強對項目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宣傳到位。為了讓廣大群眾掌握參與式扶貧的有關政策,我們采取印發宣傳資料、刷寫標語、召開群眾大會、舉辦宣傳培訓班等行之有效的途徑方法,從政策依據、項目實施、資金管理等各方面進行廣泛宣傳,增強了廣大群眾的參與意識,推動了工作。三是督查到位。為了實施好每一個扶貧項目,我們切實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監督檢查,成立了專門的監督組,按照項目進度計劃表的要求,每月督查一次。去年,縣政府分管領導在督查中發現石峽鄉后坑村項目進度較慢的問題后,及時調整了項目實施人員,重新確定了項目進度時間表,加快了項目進度,提高了項目質量,至目前所有項目已基本完成了建設任務。四是檢查驗收到位。每個項目完成后,先由鄉村會同群眾代表進行自查驗收,鄉村驗收合格后向扶貧辦報送請驗報告,由扶貧辦組織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的領導和技術人員進行逐項檢查,全面驗收,對于任務未完成,質量達不到標準的,要求限期整改,否則,不予驗收,不予兌現資金。五是服務到位。我們充分發揮各有關部門的職能作用,積極為項目的實施搞好服務。農、林、牧、水利等有關部門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培訓,進行技術指導,并積極籌集資金,與扶貧資金捆綁使用,集中力量啃硬骨頭。財政部門及時撥付資金,確保及時足額到位,對資金暫時未到的項目,提前籌資墊付,保證項目提前開工。審計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嚴把投向關。各幫扶部門在單位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積極籌集資金,支持項目實施,確保了整村推進扶貧項目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