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媒體投資到視頻門戶運營,激動集團的新媒體夢想正在全面轉換和升級。而其門戶與內容雙重布局下所面臨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早上9點,上海徐家匯騰飛大廈內的激動集團員工們,和往常一樣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一切似乎都如往昔,看不到什么變化。但拋開表面的忙碌景象仔細觀察,你會發覺一種緊迫的表情,隱隱約約地浮現在周圍人的臉上。
而這種緊迫感,緣于激動集團正在經歷的一場轉型,一場從媒體投資公司到實戰性質的新媒體運營公司的轉型。 
2006年底,借著圣誕節的火熱氣氛,激動集團的老總呂文生帶領他的幾位副總集體亮相,宣告華語視頻門戶激動網和激動網手機門戶正式上線。轉型時期,每個人的工作可能都會發生變化,但是你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會被安排去做什么,唯一能做的,只有做好眼下手頭的每件事。
轉型
2002年5月,激動集團的前身上海激動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之后幾年間,這家媒體投資管理公司,相繼投資了傳統出版、無線增值、互聯網、電影音樂等各個領域,成績卓著。
在出版發行行業,激動傳媒投資了《環球企業家》、《21世紀經濟報道》、《武漢晨報》等媒體;在無線增值行業,其旗下的激動通信有限公司推出手機報、便民短信等特色增值服務,包月用戶已達百余萬人;在互聯網領域,2005年6月成立的激動寬頻,到2006年年底,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用戶已經達到530萬人,收入達5000萬元人民幣。此外激動集團還創建了分類信息網站唯客網,并成立了包含播客、電子雜志元素在內的美多網。2005年成立的激動影業公司,則涉及傳統電影制作以及面向PC互聯網和手機平臺的視頻內容生產。
經歷了兩年多在幾家互聯網公司的運營嘗試,激動集團的老總呂文生發現了商機:在前景光明的視頻互聯網領域,還沒有出現一家像新浪、搜狐那樣在圖文互聯網時代占據霸主地位的視頻門戶。此前的播客、視頻分享網站,不過是小打小鬧,并不具備做門戶的實力和資源。
而有數據證明,這個市場將會是一片肥美的沃土。根據艾瑞市場研究公司2006年底推出的《2006年中國網絡視頻簡版報告》顯示,截止2006年10月,來自軟銀、凱雷、IDG等國際頂級風險投資機構均不約而同地進入網絡視頻領域,累計投資總額達1億美元以上。而2006年中國觀看過網絡視頻的用戶預計會達到6300萬,網絡視頻收入總規模為5 億元;到2010年,用戶規模將達到1.8億人,總收入預計達到34 億元。
在目前的視頻互聯網上,門戶類網站是訪問比例最高的視頻網站類別,很多新興的P2P網站也有較高的訪問量。早在2005年就開始做視頻點播的激動寬頻,手頭不僅有大量的正版內容資源,從技術支持、收費渠道建設、內容合作伙伴等方面都已積累起豐富的經驗和資源。
“很多朋友非常看好激動集團的架構,類似這樣的平臺國內還沒有。隨著國家對于版權保護的重視、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提速,像激動這樣完全正版視頻內容的企業將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激動集團副總裁韓國強表示。畢業于復旦大學哲學系的他,不喜歡別人稱自己為詩人—雖然他的作品被收入30多種詩集和各類文選,并有個人詩集。他更喜歡稱自己為傳媒人,因為他曾經參與創辦《第一財經日報》和電子雜志萬眾傳媒,橫跨新舊媒體兩個行業,既有互聯網對傳統媒體沖擊的深刻認識,又有對國內互聯網現狀的不滿。他覺得,激動網的發展方向才是他更想看到的媒體未來。
在經歷了早期的寬頻網站以及近兩年興起的視頻分享網站的初期預熱,視頻互聯網的發展將在2007年進入快速成長階段。行業進入門檻漸高,原有同類網站也將面臨洗牌過程,行業格局將逐步成型。“如果再往后推遲半年或一年進入,很可能你面臨的局勢就大不一樣了。”韓國強表示。
而以一貫低調的呂文生的投資商眼光來判斷,這次轉型是激動集團在合適的時間,做的一件再合適不過的事情了。
雙門戶通道
在圣誕節的亮相中,呂文生闡釋了激動網的全新定位:“內容是娛樂,形式是視頻,核心是社區”,要打造激動網在PC和手機互聯網上的雙重視頻門戶。 
激動網的互聯網門戶看上去有點像美國的社區網站Myspace。影視、音樂、星聞、空間、播客、同城、游戲、直播、社區、無線等10大頻道,45個子欄目,以空間為核心被聯合在了一起。表面上看,各個頻道的特色各有不同,既有單向提供的內容,也有Web2.0的元素,但韓國強表示,網站的核心仍然是社區,用社區來粘住用戶,“真正能形成商業價值的,還是機構制作的內容。”
激動網希望實現“一次制作、無限分發”的傳媒理想。比如影視頻道主要提供有版權的、當下最新的影視內容,用戶需要付費點播。而過了這些影視節目的熱播檔期之后,通過編輯策劃組織,一些付費內容被放在直播頻道,免費提供給用戶觀看。網站可以加入廣告,通過視頻廣告獲得收益。
除了視頻內容以外,激動網還試圖通過最具用戶粘性的游戲來留住網民。在網站的特色服務中,激動網已經在游戲頻道推出了一款名為“Joy life(激動人生)”的游戲虛擬社區1.0版,正在進行用戶測試。據悉,這款游戲類似風靡美國的《第二人生》,用戶可以在三維空間里體驗真實生活,在虛擬環境中創造真實消費。
由集團另一位副總裁胡志東負責的“同城”業務,正在全國建立渠道落地。這也是激動網倡導的內容本土化戰略。該集團在全國多個城市有設立分支機構并正尋找合作伙伴,以增加本地化的視頻內容。
而基于手機平臺搭建的激動網獨立WAP網站也向視頻發力。中國內地的手機用戶已經達到4.5億,使用手機上網的人數也已逐漸逼近PC互聯網用戶。而未來3G到來后,視頻也將成為手機互聯網的主要媒體消費形式。據介紹,目前激動集團已經研發了一款手機看視頻的軟件“激動視頻客戶端”,可提供視頻下載觀看服務。而激動影業公司拍攝的2000部赳客電影以及源源不斷輸送的版權內容,在剛剛進入激動網負責無線門戶業務的林兆旭看來,正是一家無線互聯網公司寶貴的資源財富。
內容布局
在激動集團進軍視頻門戶的同時,產業鏈條上游的布局也在一步步展開。
2007年1月23日,激動影業“赳客電影頻道”上線儀式上,現場的觀眾出乎意料的多,不得不一再添加座椅。成立于2005年2月的激動影業公司,業務主攻三個方向:傳統膠片電影、片長30分鐘左右的網絡電影以及3~5分鐘左右的赳客電影的制作和發行。其中第一部膠片電影《夜·上海》預計將于今年年初上映。而公司最為看重的,當屬后兩項業務。可以說,激動影業是國內第一家大規模面向互聯網平臺制作內容的專業機構。
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經出現了200家左右的視頻分享網站,預計該數目還會繼續增長。而這些網站中雖然一部分已聚集起了人氣,但真正具有商業價值的視頻內容仍少之又少。廣告主既有對視頻版權問題的擔心,又有對視頻質量和內容的考慮,而不敢輕易投放廣告。但從美國網絡視頻發展的現狀來看,網絡視頻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特別是2006年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的事件,更證明了其傳播價值。
“我們發現,在專業內容制作機構和商業互聯網之間缺乏一個關鍵的連接環節。”影業公司總經理蔡可新表示。曾經在傳統影視公司工作十多年的他,于1999年參與了美亞寬頻的建立(美亞是李嘉誠在中國內地投資的兩家互聯網公司之一,另一家是Tom公司)。內容機構和互聯網業的跨行工作經歷,讓他對網絡視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現在的微視頻網站上,很多是黃色不健康內容,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優質的內容提供給他們。我相信,這些用戶也是被迫去看的,因為他們沒有選擇的機會。”2006年到日本電影工業研究所的參觀考察,更讓他堅定了做赳客電影的決心。“國際上,這種使用高清數字攝像機拍攝的短片越來越多,已經形成了一種電影形態,這是一種發展趨勢。”
除了跟一些專業導演、演員簽約以外,激動影業還采取了購買小型工作室成品的方式,擴大內容來源。目前其赳客電影的類型分為荒誕、衰人、情感、時尚、動漫、女郎、懸疑等7類,擁有獨立版權的原創視頻達到2000部,預計到2007年年底片庫資源可突破一萬部。
赳客電影的發行主要面向互聯網和手機平臺。激動影業采用了網站聯盟的方式,在合作方網站上建立“赳客電影頻道”。目前合作的主要有四類網站:門戶以及搜索引擎、垂直性專業網站、地方門戶網站、視頻分享網站。“對于那些沒有播放視頻服務的網站,我們會為他們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激動影業總經理助理梅文華表示。在當天的“赳客電影頻道”上線現場,激動影業與百度、爆米花、北京信息港等數家網站進行了簽約合作。 
“我很感謝激動影業為網站提供的優質視頻,從整個方案看,激動影業非常善于經營。”視頻分享網站爆米花的董事長兼總裁吳根良在現場發言時表示。除了建立發行渠道,激動影業還研發了一款新型的視頻廣告推送系統,可以實現面向不同地區、觀看不同視頻用戶插播不同廣告的服務。蔡可新表示,廣告主對此頗為看好,預計在春節前后,將會有三四十家廣告公司與之簽約合作。
低調操盤手
激動集團在各個領域頻頻出手、鋒芒畢露,而老板呂文生卻一向低調,低調到經營公司多年,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媒體專訪。在把一份地處西南一隅的《成都商報》經營紅火后,這個前任副總編、副社長來到上海,進入激動傳媒。跟他一起共事時間最長的副總裁曾松濤對他的感受最深:“他為人很正直,非常善于學習,想做大事情。”韓國強也有相同感受:“老呂很有戰略眼光。”
在外人眼中,呂文生就是那種“悶頭發大財”的人。一家企業的領頭人對企業員工和企業文化的影響最為深刻,而滬派互聯網企業家的“精明、務實”風格在激動網尤其明顯。“我們公司幾乎聚集了中國最早一批做寬頻互聯網的人才,而且還有很多跨行業背景的人。視頻互聯網其實是個創意行業,需要有對內容和互聯網兩個行業的清楚認識。”在集團負責VOD、無線以及音樂業務的曾松濤表示。他最早在廣州電信局工作,后來進入寧波成功多媒體通信有限公司,曾任九州夢網總經理。此外,游戲事業部總經理張立波,同城事業部總經理朱智能均為業內人士,激動影業副總經理趙武之前曾就職北京紫禁城三聯有限公司等傳統影視公司。一批對數字媒體發展充滿憧憬的人聚集到了激動旗下。
“未來互聯網視頻門戶的競爭格局,將不再以技術主導。”曾經的報人呂文生認為,博弈將在“運營方的綜合組織運營能力”上見分曉。“我認為激動的核心能力,在于機構的運營能力。”他曾這樣對媒體放言。
雖然如此,公司規模仍在急劇擴張中。目前激動集團上海有3處辦公地點,400名員工,北京影業公司有70多人。上海公司的行政人員正在尋覓更大的辦公地點,以方便“大家集中辦公”。韓國強表示,很快的,公司“僅上海就會超過500人,這也顯示了激動做門戶的決心有多大。”
逐鹿
激動的轉型已經拉開序幕,但一切才剛剛開始。 
覬覦視頻門戶的大公司不在少數。新浪早在2005年就開始發展寬頻業務,曾與多家地方電視臺洽談視頻版權合作。2006年12月20日,新浪又推出播客業務,在業界引起不小震動;而另一家剛剛在年初獲得Google一億美元投資的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也在密謀視頻互聯網版圖。2006年,迅雷和鳳凰衛視、華娛衛視等內容提供商簽約,進入在線影視發行市場,并涉足互聯網游戲領域,完成了多種渠道的虛擬貨幣支付體系。
“門戶網站有它們的優勢,但它們畢竟是上市公司,要考慮很多除視頻以外的其他業務。而我們則是直接以視頻形式切入。”
紅得發紫的社區交友網站Myspace,最初也是由一個基于音樂愛好者為主的社區網站發展起來的。很多人都驚詫于實現該網站的技術之簡單。在被新聞集團收購后,Myspace逐漸增加了視頻等內容。如今該網站大有趕超Youtube以及美國在線等網站的架勢。
而激動網則直接從一開始就全面加入了視頻的內容形式,一步到達了Myspace的現狀。這樣的商業操作手段,既大膽又有風險。然而在多變的商業社會里,成功的公司從來都沒有相同的發展路徑。
對剛剛踏上轉型之路的激動網來說,最大的問題或許不是對手,而是自己。從內部來看,公司轉型期可能會出現業務方向的不斷調整,這不僅是對員工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驗,也對激動網能否把持用戶滿意度提出了挑戰。韓國強表示,激動網的一些頻道設計也將會進行調整,“能提供比較完美用戶體驗的網站將在3月份確定。” 此外,能否在短時間內招募到最合適的網站人才,對于激動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曾有人問及Myspace創始人之一湯姆·安德森,網站為何如此成功,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其實做網站跟開酒吧差不多。”這句話倒是和呂文生的一個觀點頗為相似:做生意的道理從古到今并沒有變過,要做新媒體,還是要遵循傳統的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