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ay的回暖被認為是電子商務全面復蘇的一個征兆。
1月24日,eBay發布了2006年第四季財報,給所有投資者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驚嘆號。在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里,eBay實現凈利3.49億美元,合每股收益25美分,收入為17.2億美元,比2005年同期的13.3億美元增長29%。
這一業績明顯超出了分析師和投資者的預期。盡管在eBay公布業績前,投資者已經將股價抬高了5%,但之后他們不得不繼續跟進。至次日eBay在納斯達克開盤時,其股價已飆升11%。美國《福布斯》雜志將投資者的這一心情描述為“狂喜”。
2006這個被惠特曼稱為“很不錯”的年份,卻充滿了驚險。從2005年初開始,eBay的發展一路走低。2006年,在eBay發布的第一季和第二季財報中,分別出現了凈利潤同比下滑3%、14%的現象。它的低迷表現逐漸令華爾街失去耐心。此年7月份,eBay的股票跌至了兩年來的最低點。
用戶數、交易量的緩慢增長,以及其他電子商務網站不斷采用減免費用的策略,讓eBay陷入了緩速增長之局。2006年6月,Google推出了面向在線支付服務CheckOut,并迅速被媒體追捧為“Paypal殺手”。此刻的eBay猶如驚弓之鳥,立即宣布其網站禁止使用CheckOut。而事實上,CheckOut服務相對于成熟的Paypal還遠未成氣候,兩者間的競爭也并不在一個層面,eBay的這一反應未免過激。
或許是媒體和投資者對于Google的介入太過關心,從旁刺激了eBay,從2006年7月開始,后者開始以大刀闊斧的變革之貌示人,惠特曼將旗下三個分支的領導班子進行大調整,并在8月公布了一項富有爭議的決定,提高其網絡店鋪的服務費用,意圖刺激其在線拍賣業務。
在其他競爭對手都在減免服務費之際,eBay的這一做法顯然充滿了風險。但惠特曼認為,此舉將會使得網絡店鋪和拍賣列表的商品比例進行有效調整。因為與網絡店鋪相比較而言,拍賣業務將更能使網站從中獲利。事實證明,惠特曼的判斷是正確的。目前,eBay網絡商店的發展速度有所減緩,而拍賣商品總量則開始增加。而這一決策顯然對于eBay在第四季度的業績產生了深遠影響。 
此外,eBay在第四季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單,主要是受到了節日購物氣氛的影響,而索尼及任天堂在歲末推出的新一代視頻游戲終端的熱賣,也為其銷售業績產生了貢獻。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還很難斷定eBay在2007年是否可以延續這種令人滿意的局面。正如Piper Jaffray的投資分析師所擔憂的,節日中出現的在線購物狂潮只是暫時的,是一種“不牢固”的收入,而eBay的拍賣商品列表增長和用戶活躍程度并未出現明顯改進,仍處于緩慢發展階段。
同時,eBay此次的優異業績主要來自其核心業務在美國本土,以及英國和德國市場的增長,而在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國和韓國,其市場份額都已大幅縮水,所持策略也不令投資人滿意。與此同時,惠特曼此次也對外承認了,Skype仍未達到其收購前預期的盈利性成長。
1月24日,eBay宣布將在未來兩年內回購20億美元普通股,希望借此刺激其股票長久以來低迷的現狀,并向外界表達了其對未來發展的信心。《金融時報》認為,eBay的回暖是電子商務全面復蘇的一個征兆。但eBay想要再現輝煌顯然還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