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1,6-二磷酸果糖(FDP)治療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72例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患兒,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給予對癥支持治療并加用胞二磷膽堿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0%,與對照組84.4%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7~10)d新生兒行為神經評分治療組為(38.4±1.3)分,對照組為(34.3±5.0)分,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缺氧性腦病給予1,6-二磷酸果糖進行干預具有良好療效。
關鍵詞:新生兒;1,6-二磷酸果糖;缺血缺氧性腦病;窒息
中圖分類號:R722.12 R27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6—0546—02
新生兒窒息是圍生期新生兒最常見的癥狀和主要的死亡原因,尤其是重度窒息而導致的新生兒缺血缺氧性損害,嚴重者可死于新生兒早期,幸存者多遺留神經系統損傷后遺癥,如智力低下、腦性癱瘓及癲癇等。因此,如何正確處理新生兒窒息并發缺血缺氧性腦病(HIE)是減少后遺癥的關鍵,近年來,我院對重度窒息新生兒復蘇后盡量采用1,6-二磷酸果糖(FDP)進行干預,以期減輕其心腦損傷程度,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根據HIE的臨床診斷依據和分度標準選擇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72例HIE患兒,全部病例均符合1996年10月杭州會議修訂的《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診斷依據和臨床分度》標準。經頭顱CT掃描證實,并以排除各種代謝性疾病、先天性畸形、感染性疾病死亡和放棄治療的病例。即生后1min Apgar評分在(0~5)分,5 min評分仍≤7分。72例HIE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40例,男26例,女14例;胎齡為(38.5±1.6)周;出生體重<2500 g 5例,2 500 g~4000 g 33例,>4 000 g2例;HIE中度34例,重度6例。對照組32例,男20例,女12例;胎齡為(38.1±1.7)周;出生體重<2 500 g 3例,(2 500~4 000)g 28例,>4 000 g 1例;HIE中度27例,重度5例。兩組患兒窒息程度、出生體重、胎齡經統計學處理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給予綜合治療,采用相同的支持治療和對癥處理,包括維持血氣和pH值在正常范圍,維持正常的血液灌注,維持血糖在正常高值,控制驚厥,降低顱內壓。對照組在上述支持對癥處理的基礎上于生后24h起加用胞二磷膽堿125mg/d靜脈輸注,連用(7~10)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于入院后即加用1,6一二磷酸果糖250 mg/kg靜脈輸注,每日1次,連用(7~10)d。在治療前及治療(7~10)d進行中國新生兒20項行為神經評分法(NBNA)評分。
1.3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和鮑秀蘭教授制定的NBNA評分即“中國新生兒20項行為神經評分法”制定。臨床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各項檢查恢復正常,NBNA≥35分,無后遺癥出現;顯效:臨床癥狀、體征積分減少≥2/3者,水電解質、酸堿平衡、血清酶譜恢復正常,其他指標有明顯改善,治療7d NBNA評分≥35分;有效:臨床癥狀、體征積分減少1/3~2/3者,實驗室各項檢查指標有一定改善,治療10d NBNA評分≥35分;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治療積分減少<1/3者,實驗室各項檢查改善不明顯,治療10d NBNA評分<35分,無后遺癥出現。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x2檢驗及t檢驗。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32例,臨床治愈10例,顯效10例,有效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4.4%;治療組40例,臨床治愈14例,顯效15例,有效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0%。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x2=5.36,P<0.05)。
2.2兩組NBNA評分比較(見表1)
3討論
國內外研究已證實,新生兒HIE是多種病理機制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可造成心、腎等器官的損害。HIE引起腦組織的病理生理改變最早、最基本的是能量代謝障礙,新生兒HIE時腦細胞缺氧缺血,三羧酸循環中三磷酸腺苷(ATP)生成不足,依靠加速糖的無氧酵解來代償,無氧代謝產生大量的乳酸又形成腦內乳酸的堆積,加重了腦細胞的損傷。FDP本身為三羧酸循環的中間產物之一,又是細胞能量的調節劑。外源性補充FDP可起到如下作用,提高腦細胞無氧代謝的ATP生成量;通過提供離子泵能量,阻止Ca2+內流,從而減少氧自_由基的產生,減少對生物和細胞結構的破壞,保持細胞膜的穩定性;能使紅細胞內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增高,延長細胞生存壽命,穩定紅細胞膜并增加其韌性;有助于血紅蛋白與組織之間氧的交換,從而增加缺血組織對氧的作用,使缺氧的周邊組織含氧量增加。因此,FDP對缺氧缺血的腦組織有重要的保護作用。胞二磷膽堿可抑制生物膜重要組成部分卵磷脂的分解,防止游離脂肪酸(FFA)升高,保護腦細胞免受缺血損害,并可恢復腦缺血后損害的膜結構的完整性。故其可以減輕HIE后腦細胞損傷,對缺氧神經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由于其能興奮神經細胞,增加其氧耗,一般在生后24h才開始應用,故其保護作用無疑是有限的。現已證實缺血缺氧后遲發性細胞死亡以細胞凋亡為主。由于細胞凋亡通常自缺血缺氧后(6~12)h開始。因此,在圍生期窒息復蘇后盡早采取干預措施有可能阻斷或減輕凋亡過程,從而減輕腦損傷程度,減少或避免產生神經后遺癥。
鑒于以上原因,本組對新生兒窒息復蘇后的新生兒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FDP治療,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84.4%)。同時做NBNA評分對比,新生兒中重度HIE治療(7~10)d,治療組NBNA評分高于對照組,療效顯著。在使用FDP治療期間未出現明顯毒性反應。FDP對窒息后機體內環境的改善和穩定起促進作用,可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治療HIE具有良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