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參麥注射液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低血壓狀態的治療作用。方法 將21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伴低血壓狀態的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比較兩組使用多巴胺持續時間及使用的最大濃度。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使用多巴胺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并使多巴胺的最大使用濃度減低(P<0.05)。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壓狀態時給予參麥注射液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心肌梗死,急性;低血壓;參麥注射液
中圖分類號:R542.2 R25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6—0537—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急危類型,病死率高,出現低血壓更表明病情嚴重,臨床上除補充血容量外常使用多巴胺靜脈輸注維持一定的血壓,以保證重要臟器的供血,但是大劑量、長時間使用多巴胺會增加心肌耗氧。現觀察多巴胺聯合參麥注射液輔助治療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1例病人均為我院CCU病房2002年5月一2006年5月的住院病人,均被確診為冠心病、急性右室心肌梗死。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齡41歲~78歲(65.50歲±4.68歲);對照組7例,男5例,女2例,年齡40歲~81歲(64.98歲±6.88歲)。兩組病人性別、年齡、血壓、心功能分級、溶栓治療的比例及觀察時間等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診斷按WHO制定的標準,①缺血性胸痛的臨床病史;②心電圖的動態改變,V3R~V5R導聯ST段抬高≥0.01 mV,以V4R導聯最有意義;③心肌壞死的血清心肌標記物濃度的動態改變。采用兩側肱動脈分別測量血壓,以血壓<85/50 mmHg(1mmHg=0.133kPa)為確定低血壓標準,且經適當補充血容量后,病人血壓持續0.5h以上低于85/50 mmHg時納為選擇標準。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低血壓;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氣管哮喘史;排除因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過敏者。
1.3治療方法 兩組均靜脈給予多巴胺,使用輸液泵調節多巴胺的濃度將血壓控制在90/60mmHg以上,治療組加用參麥注射液40 mL~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輸注,每日1次,用藥(7~15)d。記錄多巴胺持續使用時間(h)及最大使用濃度。所有病例停用多巴胺后,根據個人的耐受程度,加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及轉換酶抑制劑。
1.4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結果
治療組使用多巴胺時間明顯縮短(P<0.05),并且使用多巴胺的最大濃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屬中醫學胸痹、真心痛范疇?!督饏T要略》將其歸納為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故也。目前中醫辨證多屬氣虛、陰虛,治療應以益氣養陰為主。參麥注射液由紅參、麥冬組成,具有益氣養陰生津之功效,主治氣陰兩虛,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癥。方中紅參大補元氣;麥冬養陰生津,兩者相伍共奏益氣養陰、生脈固本之功效?,F代研究表明參麥注射液具有以下幾方面藥理作用:①增加心肌收縮力,通過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擴張血管,降低肺循環和體循環阻力,改善心臟功能,增加心排血量,糾正低血壓。②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縮小梗死面積,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③通過穩定心肌細胞膜,減少細胞質酶外漏,并能促進心肌細胞DNA合成,通過保護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促進內皮細胞釋放血管舒張因子一氧化氮,改善心肌組織的供血,對損傷的心肌超微結構起到保護作用。④增加血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機體抗氧化能力,對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損傷起到了保護作用。⑤改善微循環,降低血黏度,對內外源性凝血系統均有抑制作用,對血壓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本組資料表明,加參麥注射液治療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伴低血壓狀態,比對照組能明顯減少多巴胺的使用時間和濃度,確實起到了治療低血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