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評定美多芭與吡貝地爾聯合應用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56例帕金森病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單用美多芭組(28例)和美多芭加用吡貝地爾組(28例),臨床療效采用改良Webester量表進行治療前后評定,同時測定出現運動并發癥(運動癥狀波動及異動癥)的時間。結果臨床總有效率單用美多芭組為71.43%,關多芭加用吡貝地爾組為85.71%,美多芭加用吡貝地爾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用關多芭組(P<0.05)。單用美多芭組出現運動并發癥的時間是4.02年±1.96年,美多芭加用吡貝地爾組為5.01年±2.03年,兩組出現運動并發癥的時間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單用美多芭和美多芭加用吡貝地爾治療帕金森病均有效,而且美多芭加用吡貝地爾比單用關多芭治療帕金森病有效率更高。
關鍵詞:帕金森病;美多芭;吡貝地爾;異動癥;藥物治療
中圖分類號:R749.1 R25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5—0402—03
帕金森病(Pakm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進行性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迄今,美多芭(Madopa)仍然是治療PD最有效的約物之一。隨著帕金森病病情的緩慢進展,黑質多巴胺神經元變性、凋亡的加劇,即使長期(3年~5年)服用大劑量美多芭,PD病人也會出現運動并發癥,如劑末效應、“開一關”現象、峰期不自主舞蹈樣運動等。為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法,Rinne等一提出了美多芭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吡貝地爾)早期聯合應用治療帕金森病。吡貝地爾是一種緩釋型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直接作用于紋狀體多巴胺受體,具有治療震顫、肌強直和運動減少的作用。為此,設計本實驗比較單用美多芭和美多芭聯合吡貝地爾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療效和出現運動并發癥的時間,擬選出最佳的治療方案。
1 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帕金森病門診和住院病人56例,所有病例符合全國第一屆錐體外系會議制定的帕金森病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56例PD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即Madopa組和美多芭加吡貝地爾組(Madopa加P組),病人不清楚自己分組情況。
Madopa組28例,男17例,女11例;發病年齡48歲~75歲(63歲±6歲);病程3.6年~11.4年(5.3年±3.2年);病情嚴重程度用Hoehn—Yahr評定標準分期,其中Ⅱ期11例,Ⅲ期14例,Ⅳ期3例。Madopa加P組28例,男18例,女10例;發病年齡49歲~76歲(62歲±7歲),病程3.8年~11.2年(5.2年±3.5年);其中Ⅱ期10例,Ⅲ期14例,Ⅳ期4例。全部病例經頭顱CT或磁共振成像(MRI)掃描,排除帕金森綜合征,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分期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Madopa組服用美多芭片(上海羅氏制藥公司)0.45 g/d-1.00 g/d,每例病人治療方案均為個體化,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每日平均用量0.75g。一般調藥期是(1~2)個月。Madopa加P組病人在服用美多芭0.75g(0.45g~1.25g)基礎上加服吡貝地爾(施維雅制藥公司),其藥物劑量50mg/d~150mg/d,平均日用量100mg,一般調藥期為(1~2)個月。
1.3療效判定每例病人治療前都進行Hoehn—Yahr臨床評定分期,以判斷疾病的程度。分別在帕金森病治療前和治療后的2個月、4個月、6個月、8個月、10個月和12個月進行改良Webester量表評定。其療效評定標準是:100%為痊愈;50%~99%為顯效;20%~49%為進步;1%~19%為稍有進步;0為無效。稍有進步以上累計為總有效,進步以上為累計為顯效。
1.4出現運動并發癥時間的評定 兩組病例都記錄出現運動并發癥的時間,運動并發癥包括運動癥狀波動及異動癥。運動癥狀波動分為劑末效應(wearing—off)、“開一關”現象(On—Off)和僵住(freezing);異動癥分為:關期肌張力不全(early—morningdystonia)、峰期不自主舞蹈樣運動(peak—dose dyskinesia)與劑初和劑末期異動癥(onset and end—of dose dyskincsia)。
1.5統計學處理兩組間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行r2檢驗。
2 結果
2.1兩組療效情況Madopa加P組治療PD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用Madop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單用Madopa組71.43%,Madopa加P組85.71%。兩組治療方案療效的Webester量表評定見表1。
2.2兩組出現運動并發癥的時間Madopa組出現運動并發癥的時間是(4.02±1.96)年,Madopa加P組為(5.01±2.03)年,兩組出現運動并發癥的時間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美多芭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聯合應用是目前值得提倡的一種較新的治療方案,在減少左旋多巴的使用劑量的同時,可以顯著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臨床癥狀,延長并優化左旋多巴的療效,從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本觀察結果表明,美多芭聯合吡貝地爾治療帕金森病與單用美多芭相比較,能夠明顯提高治療總有效率(P<0.05),說明美多芭聯合吡貝地爾是帕金森病的優化治療方案之一,這與國內文獻報道結論不一致,該文獻兩組病例的構成存在差異,表現在單用美多芭組病程短而病情輕,而美多芭聯合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治療組病程長而且病情重。本研究采取隨機分組,按照Hoehn-Yahr評定標準分期,Madopa組與Madopa加P組在病情嚴重程度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只是本實驗樣本偏小,有待進一步觀察。
本研究中兩組基礎治療是相同的,都是運用復方左旋多巴制劑美多芭,補充腦內多巴胺濃度,它們達到治療PD的功效應該是相近似的。由于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吡貝地爾治療PD的機制與美多芭不相同,吡貝地爾是一種治療PD的控釋型DA受體激動劑,其吸收和釋放比較恒定,血漿藥物濃度穩定,能夠直接刺激黑質一紋狀體通路D1和突觸后D2受體及邊緣葉通路D3受體,提高DA受體的興奮性,從而提高DA與DA受體結合的水平,達到治療PD的目的。Madopa加P組不僅通過補充腦內多巴胺單體的濃度,而且直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紋狀體DA受體,兩種作用疊加和協同的結果在治療PD總有效率方面體現出優越性,比單用美多芭治療PD更為有效。
對于PD,補充多巴胺制劑治療幾年后會出現療效減退及不同程度的運動并發癥,導致病人生活質量的降低,因此,如何更有效的治療PD及其運動并發癥是當務之急,本研究中出現運動并發癥的時間不存在差異,是否與紋狀體多巴胺受體丟失有關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導致運動并發癥的因素有二:一是與黑質細胞持續喪失有關;二是與左旋多巴對多巴胺受體(DR)的作用是突然、短暫以及無特異連續性有關。從理論上講,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吡貝地爾)直接作用于紋狀體多巴胺受體,而不需要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轉化、儲存和釋放,因而其療效不易受到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丟失的影響,在治療PD運動并發癥的療效方面具有一定的前景,有待進一步大樣本長期觀察。
對兩組帕金森病綜合治療方案的比較,認為兩種治療方案治療帕金森病均有效,其中美多芭聯合吡貝地爾治療PD比單用美多芭更為優越,值得臨床推廣,吡貝地爾在治療PD并發癥方面有待進一步研究。
作者簡介:張季聲(1965-),男,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副主任醫師,現工作于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郵編:518036);吳軍、藍薇、林志堅、童曉欣、張海鷗,工作于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本文編輯 王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