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米非司酮;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
文章編號:1003-1383(2007)02-0194-01
中圖分類號:R 719.3+1文獻標識碼:B
近年來,由于諸多因素影響,剖宮產率逐年上升,瘢痕子宮育齡婦女也相應增加,從而也為再次妊娠的處理帶來了新的問題。利凡諾羊膜腔內注射是中期妊娠引產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而有剖宮產史的孕婦,由于宮頸成熟度差,應用利凡諾引產有可能引起宮體部強制性宮縮而宮頸擴張遲緩,致使宮腔壓力過大而導致子宮瘢痕破裂的危險。因此,為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諾用于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2002年2月—2005年6月,我院接收自愿要求引產的瘢痕子宮孕婦35例,年齡24—39歲,孕期16—28周,均有一次剖宮產史,本次妊娠距剖宮產時間為9個月—10年,35例孕婦均無剖宮產不良病史。B超檢查前置胎盤或胎盤位于原手術瘢痕時禁用,2次或2次以上剖宮產史者慎用。
2.方法 入院后常規查血常規、尿常規、出凝血時間、血型、血小板、胸透、心電圖、肝腎功能均正常,根據月經及B超確定孕周。無手術禁忌證者,口服米非司酮每日75 mg,分2次服用,連服2天,總量150 mg,于第3日行羊膜腔內利凡諾注射引產術。胎兒娩出后,立即肌注催產素30 U ,并常規清宮,同時檢查有無軟產道損傷,引產過程中不加縮宮素及其他促宮縮藥物。
結果
本組35例瘢痕子宮孕婦于羊膜腔內注射利凡諾24—48小時內全部經陰道分娩,術后肌注催產素并立即清宮,出血量約100—250 ml,無一例軟產道及子宮瘢痕破裂,引產成功率為100%。
討論
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有瘢痕破裂的危險,我們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諾在瘢痕子宮妊娠引產中取得了滿意效果。米非司酮是一種受體水平的抗孕激素藥物,可取代體內孕酮與孕酮受體相結合,產生較強的抗孕酮作用[1],引起蛻膜絨毛變性壞死,此作用妊娠中期較妊娠早期更明顯[2],并釋放內源性前列腺素。內源性前列腺素的釋放可導致子宮收縮,胎盤胎膜與宮壁剝離,同時作用于宮頸使膠原纖維溶解,促使宮頸軟化和擴張,利于宮內組織排出[3],而利凡諾本身則無使宮頸成熟的作用,兩者合用提高了瘢痕子宮妊娠引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彌補了單純使用利凡諾引產的不足。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諾引產,能使宮頸軟化與宮縮強度相協調,本組35例引產成功率100%,無一例并發癥發生,且產程時間短,病人痛苦小,值得推廣應用。但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①詳細詢問病史尤其注意有無剖宮產術后不良病史。②用藥前先行B超檢查了解胎兒、胎盤以及子宮瘢痕愈合情況。③用藥后要加強監護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宮縮頻度及強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同時做好輸血及搶救準備,并把危險性向患者及家屬強調,以獲得理解和治療上的配合。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