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應用格列美脲(萬蘇平)治療2型糖尿?。═2DM)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對140例T2DM患者,隨機分成2組,分別采用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進行臨床治療,觀察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治療糖尿病患者后其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及C肽等指標的變化。結果 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的降糖效果相似,但格列美脲治療后餐后C肽無升高,兩種藥物對體重、血壓、血脂影響不大,不良反應也輕微。結論 格列美脲可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的備選降糖藥物。
【關鍵詞】 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降血糖藥
文章編號:1003-1383(2007)02-0129-02中圖分類號:R 587.1文獻標識碼:A
格列美脲(Glimepiride,商品名:萬蘇平,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種新的磺脲類(SU)降糖藥物,具有胰內及胰外雙重作用[1],能有效地改善胰島素抵抗(IR)引起的代謝紊亂狀態。本研究對T2DM患者應用格列美脲治療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進行了觀察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所有入選T2DM的診斷按1999年WHO[2]的診斷標準。入選前FBG≥7.0 mmol/L,和/或11.1 mmol/L≤2 hBG<16.7 mmol/L?;请孱惤堤撬幬锢^發失效,伴嚴重心肝腎腦等重要臟器病變、腸胃吸收障礙性疾病、妊娠試驗陽性或哺乳、酗酒或吸毒史,嚴重應激狀態,對低血糖反應遲鈍,對磺胺類、磺脲類藥物過敏者排除入選。共入選140例,隨機分為格列美脲組(治療組)84例,其中男58例,女26例,平均年齡56.3±15.6歲;格列苯脲組(對照組)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平均年齡57.6±16.3歲。兩組的基本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方法 實驗前無降糖藥物治療者直接進入試驗,曾服用磺脲類藥物者停用一周為洗脫期;期間FBG>11.1 mmol/L和/或2hBG>16.7 mmol/L則退出篩選;用其他降糖藥者維持原治療方案不變,已有的降脂、降壓、減肥等治療方案也不變;篩選時間為12周。格列美脲起始劑量為1 mg/d,早餐前頓服,總療程為12周,前4周為調整期,根據血糖變化情況,每1—2周調整用藥劑量,最大調整劑量為8 mg/d。調整
作者簡介:陸 飛(1964-),男(壯族),廣西德保縣人,主治醫師。目標:FBG≤7.0 mmol/L或2hBG≤10.0 mmol/L。格列苯脲起始劑量為1.25 mg/d,最大劑量為15 mg/d,劑量超過5 mg/d則分2次服用。兩組患者用藥前后的飲食習慣及運動方式基本一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退出實驗:經最大量格列美脲或格列苯脲治療無效;更改或新增其他降糖治療方案超過3天;并發嚴重疾病或出現嚴重應激狀態;使用影響血糖藥物(如糖皮質激素)>1周;生活模式明顯改變(如出差、長期外游等);出現嚴重藥物不良反應;不愿意繼續服用藥物及回訪。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有4例和5例退出實驗。
3.觀察指標 服藥前后檢查FBG、2hBG、HbA1c、FCP、2hC-P、血壓(BP)、TG、BMI等指標。血糖測定用GOD法;HbA1c用液相色譜法測定;C-P用放免法,批內CV<5%,批間CV<10%。
4.統計學方法 治療前后資料用配對t檢驗,組間資料用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數據用-±s表示,非正態分布用Wilcoxon非參數檢驗,結果數據用中位數表示。
結果
1.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在12周的實驗中,格列美脲組降血糖效果良好,與治療前比較,FBG、2hBG、HbA1C分別下降3.08 mmol/L、4.2 mmol/L、1.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格列苯脲的降血糖效果相似。格列美脲組2hC-P在治療后有所下降,而格列苯脲組呈現升高趨勢,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對體重、血壓、血脂的影響 格列美脲組患者治療后BMI、TG、SBP、DBP均有輕度下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格列苯脲組患者治療后上述指標未發現明顯變化。
3.不良反應 格列美脲組有3例出現一過性低血糖癥狀,其中2例自行緩解,1例少量進食后緩解,發作后半小時內測血糖正常。肝腎功能及血尿常規均無異常改變。格列苯脲組有9例出現低血糖表現,其中2例有典型低血糖三聯征,最低血糖達2.32 mmol/L,1例因降糖方案調整而退組。
討論
T2DM是胰島素分泌缺乏伴胰島素抵抗的疾病。研究顯示,T2DM β細胞功能衰竭與β細胞凋亡有關[3]。早在1955年國外學者已肯定SU的作用是通過刺激β細胞分泌胰島素來實現的[4]。格列美脲是第三代SU類,為長效抗糖尿病藥,其作用機制是通過與胰島β細胞表面的“SU受體”(SUR)Mr 65亞單位結合,此受體與ATP敏感的K+(K+-ATP)通道相耦連,促使K+-ATP通道關閉,引起細胞膜的去極化,使電壓依賴性鈣通道開放,Ca2+內流而剌激胰島素的分泌和釋放,并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5]。本研究結果顯示,格列美脲對T2DM患者的血糖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用藥12周FBG、2hBG及HbA1c均明顯下降,F-CP水平無變化,而2hC-P有輕微下降,提示格列美脲可改善T2DM患者因IR而導致的高胰島素血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這是由于格列美脲與小分子受體的親和與解離速度都較其它SU類快,該特點使格列美脲對不同血糖濃度能有較快的反應控制[5]。這和格列苯脲組治療后2hC-P上升有明顯差別。格列美脲治療后患者體重下降,但BMI與治療前相比無統計學意義,另外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低血糖反應很少,其他副作用基本上未發現。格列美脲為長效制劑,其低血糖發生率低,不良反應輕微,較好地解決了長效降糖藥物易致低血糖的問題[6]。
綜上所述,格列美脲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代謝紊亂狀態,與其他SU類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半衰期長,服用方便等特點,適合作為T2DM患者的磺脲類降糖藥選擇用藥之一。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