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美國洛杉磯。深夜,一間寬敞的攝影棚內,一群人正在忙著拍攝一部電影。他們已經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所有人都很疲憊。
“停!”最后一個鏡頭剛開拍,年輕的導演就大喊,“我要的是一個大仰角!明白嗎?”
這個鏡頭已經反復拍攝了十幾次,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已累得筋疲力盡,可導演總是不滿意,一次次地向著攝影師叫喊“大仰角”!
扛著攝影機趴在地板上的攝影師,再也無法忍受這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站起來大聲吼道:“我已經趴得夠低了,你難道不明白嗎?”
年輕的導演盯著他,一句話也沒說,突然轉身走到道具旁,撿起一把斧子,向著攝影師快步走了過去。
在目瞪口呆的人們的注視下,年輕的導演掄起斧子,向著攝影師剛才趴過的木制地板猛烈地砍去,一下、兩下、三下……地板被砍出一個窟窿。
他讓攝影師站到洞中,平靜地說:“這就是我要的角度。”就這樣,攝影師蹲在洞中,拍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仰角,一個從未有人拍出的鏡頭。
這部電影叫《公民凱恩》。這位年輕的導演名叫奧遜·威爾斯。影片推出后,因大膽采用大仰拍、大景深、陰影逆光等攝影新技術及新穎的敘事方式,被譽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而身兼編劇、導演、主演與制片人于一身的奧遜·威爾斯被人們稱作電影天才。
(摘自《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