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在對物流需求進行預測遇到較大波動的時間序列數據時,傳統的以統計學為基礎的預測方法在進行預測分析時誤差會很大,本文建立了基于人工BP神經網絡的預測方法并證明了其有效性。
關鍵詞:物流需求;人工神經網絡;時間序列
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7)06-0003-03
Abstract: When logistics demand forecast faces greater volatility in time series data, the traditional analytic method based on statistics will have a huge error when it is used for prediction. It creates a forecasts method based on artificial BP neural network and proves its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logistics amoun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ime series
物流需求預測,就是利用歷史的資料和市場信息,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技巧,對未來的物流需求狀況進行科學的分析、估算和推斷。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縮寫ANN)建模方法是一種有效的分析預測方法,人工神經網絡是基于對人腦組織結構、活動機制的初步認識提出的一種新型信息處理體系。通過模仿腦神經系統的組織結構以及某些活動機理,人工神經網絡可以呈現出人腦的許多特征,并具有人腦的一些基本功能,因此,它可以較好地揭示非線性時間序列在時延狀態空間中的相關性,從而達到預測的目的[1]。神經網絡理論中的Kolmogorov連續性定理從數學上保證了神經網絡用于時間序列預測的可行性[2]。本文運用基于神經網絡理論的誤差反向傳播算法(Error Back Propagation,簡稱BP算法),對某地區的物流需求進行預測,并同回歸分析方法預測的結果進行了比較。
1BP神經網絡
1.1算法思想。B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學習過程由信號的正向傳播與誤差的反向傳播兩個過程組成。正向傳播時,輸入樣本從輸入層傳入,經各隱層逐層處理后,傳向輸出層。若輸出層的實際輸出與期望輸出不符,則轉入誤差的反向傳播階段。誤差反傳是將輸出誤差以某種形式通過隱層向輸入層逐層反傳,并將誤差分攤給各層的所有單元,從而獲得各層單元的誤差信號,此誤差信號即作為修正各單元權值的依據。這種信號正向傳播與誤差反向傳播的各層權值調整過程,是周而復始地進行的。權值不斷調整的過程,也就是網絡的學習訓練過程。此過程一直進行到網絡輸出的誤差減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或進行到預先設定的學習次數為止。
1.2網絡模型與算法推導。采用BP算法的多層前饋網絡是至今為止應用最廣泛的神經網絡,1989年Robert Hecht-Nielson證明了對于閉區間內的任一連續函數都可以用一個隱層的BP網絡來逼近,一個三層的BP網絡可以完成任意的n維到m維的映照[3]。因此在多層前饋網的應用中,以圖1所示的三層前饋網絡的應用最為普遍。
2模型的實際應用
表1所示為某地區物流需求量的歷史數據,顯然數據為較長的時間序列且04年到05年有較大的數據波動,因此網絡輸入節點的選擇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首先將序列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訓練數據,另一部分為檢驗數據,然后分別由小到大改變輸入節點數來訓練并檢驗其誤差大小。當輸入節點數增加,誤差不再有明顯減小時,則此時輸入節點數變化的臨界值即為應采用的數值。
從表2可以看出,神經網絡預測方法具有比回歸分析更好的吻合度和更高的準確度,當數據出現較大的波動時,這種波動對神經網絡的預測結果影響較小,因此神經網絡預測的穩定性較好,能克服傳統方法的缺點,準確地找出各種輸入和輸出之間的線性或非線性關系,是一種有效的分析預測方法。
參考文獻:
[1] 韓力群. 人工神經網絡理論、設計及應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 盧學強,梁雪惠,盧學軍. 神經網絡方法在非線性時間序列預測中的應用[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7(6):97-99.
[3] 曹順,劉婷. 基于BP神經網絡的企業信用評價研究[J]. 控制工程,2003,10(5):404-406.
[4] 楊小平. 基于主成分與BP神經網絡的股票價格預測分析[J]. 決策參考,2004(12):42-4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