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7月21日,經過3個多月的篩選,科技部、國資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最終確定,在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鋼鐵研究總院、聯想(中國)有限公司和宇通客車在內的103家企業中開展首批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宇通客車作為客車行業的惟一代表,在自豪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一、宇通客車自主創新的動力
自主創新不需要理由,但自主創新的過程充滿了艱辛和挑戰。宇通客車的自主創新走在了客車行業的前列,其動力主要源于以下三個方面:
1.行業領軍企業的責任感
目前,宇通客車是中國客車行業最大的企業,年銷售量、銷售額、利潤總額和資產規模在客車領域均排在首位,是公認的行業領軍企業。2006年,宇通客車累計銷售突破20000輛,其中出口業績不僅在客車領域,在整個汽車行業都名列前茅。另外,品牌的影響力也是衡量行業領軍企業是否名副其實的一個重要標準。2005年,宇通客車的“耐用”風暴席卷中國客車市場,規模之大、影響之廣前所未有;2006年,宇通客車將“耐用”和自主創新緊密聯系在一起,用潛心研究的技術成果來詮釋“耐用”價值,讓市場對宇通客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從此,客車的基本屬性在安全、可靠、節能、環保之后又有了新的概念,那就是“耐用”!導入“耐用”使宇通客車的品牌價值連年大幅攀升。根據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數據,2004年,宇通品牌以53.84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95位;2005年排名升至第80位,品牌價值66.19億元;2006年,宇通品牌以70.16億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74位,成為行業內品牌價值激增的典范。
2.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企業的發展需要創新,處在行業前列的宇通客車更需要自主創新。
自主創新是競爭的需要。企業的發展是競爭成果的積累,目前宇通客車的這種積累處于行業前列,但緊隨其后的“三條金龍”的發展速度一點也不慢,中通、黃海、少林、江淮也虎視眈眈。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宇通客車要保持現有的行業地位,取得更大的發展,保持自主創新的精神和水平是至關重要的。行業的競爭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外部條件,也是宇通客車不斷實現自主創新的動力來源。
自主創新是企業進步的基礎。從一步領先到步步領先,實踐證明自主創新是宇通發展進步的基礎,而宇通客車未來的發展目標對自主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宇通掌門人湯玉祥介紹,“十一五”期間要將宇通打造成為中國一流的以客車業務為主業的新興產業集團,企業集團最終形成戰略管控中心、業務控制中心和利潤控制中心三個管理層級,產業和資本兩大運作平臺,形成產業結構合理、管控層級清晰、職能分配科學的集團化發展模式。要實現這些目標,自主創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自主創新是經營業績的保證。近幾年,客車行業的利潤水平在增長,但虧損企業卻不見減少,分析發現,宇通客車經營業績的高速增長為客車行業利潤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其中自主創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產品開發為例,前兩年,宇通客車的ZK6830深受市場青睞,引起了客車行業的高度關注,隨后其他企業的類似產品大量上市,市場迅速飽和。2006年9月,宇通客車又成功推出了ZK6850來替代已進入產品成熟期的ZK6830。宇通客車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來保證產品在市場上的領先狀態,是其經營業績不斷提高的秘訣。
3.中國客車走向世界需要自主創新
中國的客車企業在短短幾十年間已經發展成世界客車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不僅在國內市場上獨領風騷,在國外市場上也開始讓世界客車大腕們感到不自在,根本原因是中國客車企業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特色,其中宇通客車的表現尤其突出。2006年7月,宇通客車獲得了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首張汽車行業“出口免驗”證書,這是對宇通客車出口業務健康發展的肯定。而宇通客車出口最值得推崇的也是自主創新:一是具有發展規劃,宇通客車制定的“十一五”出口發展戰略明確表示,力爭到2008年客車出口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30%,出口金額達到36億元人民幣,成為世界一流的以客車業務為主的產業集團。二是選擇訂單也選擇市場,宇通客車的出口十分理性,并不是什么訂單都接、什么市場都進,這是對用戶負責、也對自己的品牌負責的正確態度,可促進客車出口事業健康發展。
二、將自主創新落到實處
自主創新不能光喊口號,需要真刀實槍。宇通客車的自主創新既注重效益和收獲,也兼顧發展和趨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建立創新機制。科學的創新機制是企業發展中的根本問題,只有通過管理創新來帶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銷售創新,才能建立起科學的創新機制,促進企業發展。
宇通客車在管理創新中完成得最為漂亮的是流程再造,一系列的變化顯示,通過流程再造大幅度提高了企業的經營質量。宇通客車借助現代化信息手段完成了企業管理模式的升級,而管理創新又讓宇通客車實現了新型工業化的轉變,從而在企業管理層面上確定了行業領先地位。
其次,加大創新投入。宇通客車對創新的投入從來不設障礙,被業內稱為“用重金打造的核心競爭力”。
――宇通客車擁有目前客車行業惟一的國家級技術中心,每年的研發費用開支在2億元以上,占其年銷售額的4%左右。
――SAP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應用效果最好、價格最昂貴的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初始購置費用高達4000-5000萬元,而且每年還要追加1000多萬元的后續支持費用。
加大創新投入,從表面上看是企業實力的一種體現,實際上是觀念轉變的一個標志。宇通客車要做國際性的企業、要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要構建屬于自己的營銷網絡、要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起中國客車的形象,加大創新投入是增強勝算的關鍵。增加創新投入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用戶和市場,也能帶來更多的利潤。
第三,著力培養人才。人才不僅是自主創新的基礎,也是企業經營發展的基礎。宇通客車有很高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尤其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養機制。2006年8月26日,“科凌杯”2006中國汽車造型設計精英大賽總決賽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宇通客車獲得《中國汽車造型設計精英》金牌設計獎和汽車設計精英獎。作品出自一位只有4年工齡的年輕設計師之手。
在宇通內部,有效的激勵機制可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創新能力,使設計流程和市場發展對接形成一致。宇通客車的人才選拔,以內部培養為主,外部招聘為輔,注重培養具有大局觀念、有素質、勇于創新的專才,從制度上對人才培養提供了保障。
第四,加強基礎建設。除了人才之外,自主創新的硬件環境也是十分重要的,高水平的自主創新需要有良好的硬件條件相匹配。為了提升設計手段和效率,宇通客車在國內汽車企業中首次采用法國達索飛機公司的CATIA軟件對客車新品進行自主設計開發,設計出了ZK6129H系列產品,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被喻為“用設計戰斗機的軟件設計客車”。
在宇通客車的近期規劃中,耗資2個億的客車試驗中心已經列入議事日程,廠房面積13000平米,預計2007年底投入使用。目前,試驗中心已經部分配備了一流的檢測試驗設備,具有整車性能、部件系統性能、電器系統、材料工藝等項目的試驗能力。尤其是在整車性能方面,主要測試儀器與設備已到位,動力性、經濟性、振動與噪聲、平順性、各種溫度、風速、壓力等整車的性能測試能力已基本具備,并已全部投入使用,其中油耗、振動與噪聲等方面的測試能力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三、用自主創新成果回報社會
耐用促進行業進步。“耐用”是宇通首創的客車概念,向全行業推廣耐用新技術、設立產品耐用標準、倡導耐用潮流已成為宇通客車的歷史使命。宇通產品的耐用新技術主要分為更經濟、更可靠、更安全和更舒適四個部分,支撐這些理念的是宇通客車自主創新的最新成果。比如:
支撐更經濟的成果主要有發動機熱管理應用技術、傳動系匹配優化、降低進排氣阻力、駕駛員操作習慣。
支撐更可靠的成果主要有底盤及電氣技術改進、車身骨架扭曲試驗、倉體熱管理應用技術。
支撐更安全的成果主要有車身CAE研究、側翻試驗、座椅碰撞試驗。
支撐更舒適的成果主要有人機工程學研究、空調性能研究、車內噪聲研究、車外噪聲研究、操縱輕便性、高速行駛平順性研究、車體震動研究。
這些成果充分體現了宇通客車的自主創新實力,對整個客車行業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提高產品質量回報用戶。自主創新的直接表現是產品質量的提升,目前客車市場仍然具有不斷擴張的趨勢,提高產品質量是爭取更多用戶的基礎,因此,在創新的同時,宇通客車將提高品質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
其一,用嚴格的質量控制來保障自主創新的成果。質量控制靠什么?靠設備、靠制度、靠人!從質量控制的設備投入來看,宇通客車的檢測線是客車行業最完備的,是目前我國惟一一條國家一級客車全自動整車檢測線,焊裝、涂裝、承裝等現代化生產線,為制造高品質客車打下了基礎。在工藝方面,宇通客車工藝、工裝的保障來自于先進的模具,由手工到模具的變化,是保證產品生產質量的前提。2007年,隨著客車試驗中心投入使用,以設備為支撐的質量控制又將提高一個層次。
其二,用提高技術含量來回報用戶。宇通客車技術含量的提高主要是通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來完成的。近幾年,在節油降耗、主被動安全性的提高、車內外環境的改善和整車有限元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被逐步應用,對宇通客車技術含量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在配件的選用上也作出了較多的調整,比如針對國內的電器件、傳感器、開關、電磁閥等配件質量較差的現象,宇通客車開始大量選用進口配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宇通客車的技術含量。用提高技術含量來回報用戶是宇通客車長期堅持的一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