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源充足 物美價廉
在美國,缺少汽車就如同沒有腿,舉步為艱。而要成為有車族也不難,幾百、上千美元就可以添置一輛二手車。許多精打細算的人,都看好物美價廉的二手車。特別是在讀大學生,假期常常合伙買輛二手車開著周游全國,跑上一個月,算起來比租車還便宜。
美國人換汽車比有些國家的人換自行車還勤,喜歡追求時髦者更是如此。買車時都是當時最新款式,可用不了兩年又“喜新厭舊”,便把舊車送進二手車市場。這些車有的只跑了半年,行程不過萬余公里,外表看上去和新車相差無幾。從車況來看,再用10年也不成問題,而價格卻低得多,一般不超過4000美元。
在美國二手車市場,有些舊車主人是大銀行的代理商,而并非汽車車主。這似乎有些令人費解,其實很簡單,這主要是因為美國人買房買車都是靠銀行貸款,只有把貸款和利息全部繳清,才能真正成為這輛車的主人。如果因為經濟拮據,在規定期限內無力還貸,有關銀行便可強行扣下汽車,送往二手車市場拍賣。其中不少使用時間極短的車,成為買主關注的重點。
二手車市場能夠保證貨源充足,除了家庭用車外,更多的來自汽車租賃公司。美國盡管是世界上汽車最多的國家之一,汽車普及率相當高,然而這并沒有影響汽車租賃業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汽車租賃公司擁有的汽車年增幅達8%,超過了同期國內汽車市場年銷售的增長速度。汽車租賃業的紅火,帶動了舊車市場的興旺發達。
選購便利 形式多樣
在美國,買二手車非常方便,在修車行和加油站門口就經常張貼著“FOR SALE”的廣告,向人們推銷舊車。當然,買二手車主要的渠道還是車行。一般來說,凡是賣新車的車行都會銷售二手車,車行還在報紙上登廣告,在推薦新車的同時也介紹二手車。
一些車行的二手車收購采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員會從新車購買者那里了解有沒有二手車,愿不愿意以舊車換新車。如果顧客同意,車行就會請來專業的汽車評估師,仔細檢查車況,填寫評估表,定出收購價,顧客就可以把舊車賣給車行,補繳差額后取得新車。車行用較低的價格將舊車買下,再對其加以檢修,噴上新油漆后使舊車煥然一新,擺在展廳里十分引人注目,有時還可以賣出好價錢。也有的車行專門從事二手車業務,生意也不錯。
二手車買賣在美國已成為具有相當規模的行業,不僅市場大,而且利潤豐厚。車行之所以對銷售二手車情有獨鐘,在于舊車車價很有吸引力。美國新車價格近年來一直上揚,經銷商售出一輛新車的純利潤平均僅有130美元,而二手車卻多一倍,達到265美元。
因為生意興隆,二手車行業在美國得到長足發展,大型二手車超級市場也應運而生,其規模大大超過了一般的車行。據悉,這些大型二手車超級市場都有美國大的汽車公司作后盾,從而使得舊車銷售這一熱門生意的競爭更加激烈。像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都十分熱心于舊車銷售,采取了包括為本公司舊車的銷售提供擔保在內的一些措施,更使二手車銷售不斷升溫。
管理規范 生意興隆
二手車買賣在美國十分火爆,也使汽車拍賣行的生意興隆,其規模可與新車銷售相媲美。汽車拍賣行大都頗具規模,場地寬敞,可容納幾百輛汽車。根據客車、貨車和小汽車的不同種類加以擺放,整齊有序;各種車的顏色交相輝映,五彩繽紛。汽車來自不同的生產廠家,以美國本地制造的為主,但德國、日本和韓國的車也占一定比例。有人將美國汽車拍賣行稱之為“世界汽車博覽會”,的確有一定道理。這些車跑過的里程不一,少則幾十、幾百公里,多則幾萬公里,因此折舊處理的價格相差很大。
汽車拍賣不同于其他物品,做法別具一格。汽車拍賣行的大廳是這樣設計的:入口處建有一個高臺,中央的一把椅子供主持人就座。兩邊建有通道,專門安置參加競拍者。拍賣開始后,場地上的二手車會慢慢地按照編號順序行駛出來。這時候,氣度不凡、機智靈敏的主持人就成了拍賣場上眾人注目的中心。他端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對著話筒大聲叫賣。每輛汽車通過門廳時都會停下來,坐在兩邊通道的人可以對其進行仔細觀察,臺上的主持人則不失時機地將這輛車的編號、車牌、車況和已行駛里程數等基本內容加以介紹,然后報出該車的拍賣價格。當有人參與競價時,他便不停地提價,直至再也沒有競拍的人報出更高的價格,主持人便會敲擊手中的小木槌,在清脆的槌聲中成交。
拍賣一輛汽車通常最多只需要5分鐘。如果碰上生意好,半天時間便可售出100余輛車。
在美國,對二手車市場有非常嚴格、規范的管理。拍賣行必須對售出的車承擔責任:—是確保舊車來源合法,如果賣的是贓車,肯定要吃官司;二是務必向購車者如實告知車況,一旦發現有欺騙行為,也會被告上法庭。正因為如此,顧客到拍賣行買二手車,對質量比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