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輕客銷量分析
2006年輕型客車市場擺脫了連續兩年的負增長,走出低迷,全年產銷量超過2000輛以上的主要廠商完整型輕客累計銷售138621輛,同比增長0.5%;年產銷量超過1000輛以上的主要廠商非完整車輛銷售48149輛,同比增長19.8%。2006年輕客市場恢復性增長的原因:一是高油價助推柴油車型的增長,輕客柴油化進程在提速,柴油類輕客將逐步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二是改裝車、專用車、特種車等作為生產資料的非完整輕客市場絕對份額快速擴大;三是農村客運需求趨旺,帶動輕客市場增長;四是各地政府對輕客客運車型從限制轉為扶持,進而直接促進了這些地區輕客銷量的增長。
但是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對輕客的大發展不無影響。2006年4月1日,消費稅再次調整,征收對象為10-23座(含23座)的中輕型客車,且無論是從事城市物流的傳統輕客,還是從事城鄉客運的輕型公路客車,亦或輕型公交客車,都在征稅范圍內,并且按5%的消費稅稅率征收。
消費稅征收的主要指向應該是消費品,是針對奢侈消費品進行征收和調節,但新的消費稅卻將作為營運工具和生產資料的中、輕型客車均納入了收費范圍,這與消費稅的初衷相背離。國家對汽車征收消費稅的目的之一是通過對大排量汽車征收不同比例的消費稅,進一步控制城市污染、節約能耗。然而從當前市場上銷售的中、輕型客車產品來看,絕大多數都能滿足國家排放及能耗等法規標準。從技術角度看,中、輕型客車發動機燃油經濟性和效率已有了較大的改善和提高。從控制能耗的角度看,單純對23座及以下營運型客車征收消費稅似乎有失公平。
而且新的消費稅有悖于國家倡導公交優先、加強農村客運的政策。在中小城市乃至縣城的公共交通系統中,絕大部分公交車采用23座以下的輕型公交車。提高對這部分車輛消費稅的征收,必然導致車價的提高,進而使城市車輛更新速度減緩,這與國家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宗旨相違背。此外還將增加輕客消費者的負擔,增大生產企業的經營困難,制約了客車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用于農村客運的輕客產品被迫漲價,導致客運票價上漲,無疑加大了農民的負擔,必然會對“村村通”工程、城市公交發展造成延誤和阻礙,使中央倡導的公交優先,開拓農村客運等政策無法落實……

輕客發展趨勢分析
1.輕客觸角多向發展經過多年激烈的競爭較量,在輕客產品降價空間已經很小的情況下,2006年輕客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強于品牌影響力的博弈,企業的營銷策略是否得當、產品定位是否準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汽車分為商用車和乘用車兩大類,而輕型客車恰恰在這兩個類別的分界線上,因此無法對其進行嚴格的分類。輕客發展到現階段,其產品存在由商用車向乘用車過度的態勢,所以輕客產品的市場定位也從乘用型向多用途型轉移。
目前,輕客市場的進一步細分,除部分高檔輕客仍占有一定的商務車市場份額外,大部分中高檔輕客將躋身城際運輸,以替代營運用中低檔輕客市場需求(包括城市小公交用車、城鎮間短途客運用車和出租用車);而中低檔輕客的市場定位相對下移,取代大型微客進入廣闊的農村客運市場。
隨著需求品種多樣化的城市物流呈不斷增長態勢,使得城市物流市場的空間加大,這為多功能、多用途以及低地板輕客躋身城市物流領域打開了空間。如近來應運而生的金杯海獅物流車、南京依維柯康運物流車、江鈴全順開快運物流車、福田風景快客777等,輕型客車具有的承上啟下優勢為輕客廠家提供了廣闊的產品發展平臺。
2.輕客現身短途客運 2006年全國許多省的運管部門對輕客客運車型從嚴格限制轉為大力扶持,使客運行業的發展由此發生了新的變化。連續5年大幅增長的大型客車(完整型車輛)2006年仍呈增長態勢,而輕型客運車型同比增幅40%左右,尤其是長軸距柴油機型營運輕客的銷量翻番增長。
3.輕客有趨向小型化態勢 該類車型既有短軸輕客的空間,又有微客的輕便靈活性(整備質量一般在1200-1500kg)。發動機升功率一般都大于輕型客車,排放符合歐Ⅲ標準而優于大多數輕客的歐Ⅱ排放,基本上通過了國家二期燃油消耗排放法規要求。底盤為承載式車身,因此具有轎車的平順舒適性。擁有比傳統微客大近40%的車內空間,能彈性乘坐5-8人。此外,在功能配置上以MPV為標配,因此具有多功能性的表現。
特別是自2006年4月1日起,國家對汽車消費稅的稅目、稅率及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整,1.1-1.5L小排量轎車調降2%,大排量轎車、MPV、SUV稅率調增幅度較大。新稅率使輕型客車2.4L和2.8L分別由舊5%,提高到9%和12%;而“微輕客”還是享受原微型客車的消費稅3%。除此之外,“微輕客”的過路過橋費、養路費按一類車收費,比按二類車收費的輕客可節省一半的費用。

“微輕客”與輕客的用途具有相似性,價格又普遍較低,對低檔輕客產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因此2006年輕客用戶群向“微輕客”市場轉移了10%左右。預計2007年將有一些“微輕客”的長度超過4米,軸矩也將加長。與傳統輕客相比,加長版“微輕客”的車長較短,作為城市運輸用車更加方便、靈活,且購車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較低,更容易被多數用戶接受。目前,“微輕客”已大量被作為客貨兩用車使用,更偏重載貨功能,載客功能逐漸被經濟型轎車和小型MPV取代。因此,“微輕客”為增加載貨量,大型化已成必然趨勢。如東南菱利,首次將1.6L三菱發動機引入微客領域。該車長4.025米,與普通微客相比不僅動力強勁,載貨量也更大,既符合輕客小型化趨勢也符合微客升級的要求,實現了“輕客的功能,微客的經濟”。再如奇瑞即將上市的兩款多功能車,采用轎車化底盤設計元素,市場定位以城市多功能車為主,車長4米以上,軸距2.7米左右。
目前,市場上現售的微客,其軸距多在3.5米以下,難以通過簡單的加長前后懸和加長軸距來加長車身,需重新開發全新車身,研發代價較高。但據悉已經有五、六家汽車廠商在進行這方面的推進工作,預計2008年這些被改造的微客車將大批量下線上市。
4.輕客營銷網絡觸及縣級地市 2006年,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壓力下,眾多輕客企業不僅在大城市建設了獨立網點(專營4S店),而且又將網絡觸角延伸到中小型城市和經濟具有絕對優勢的縣級市場,并建立了專賣店。從發展的眼光去看,現在在縣級地市建立專營店,是依據經濟發展早期塑造品牌的過程,是建立品牌影響力的過程,先入為主的市場戰略為未來的市場成功奠定了基礎。
5.柴油化向輕客傾斜 鑒于柴油動力突出的綠色、節能、環保特點,柴油化已成為國際潮流。從車用柴油化率來看,國外的輕客柴油化達到了80%,而我國約為30%左右,這為我國輕型柴油機的升級換代提供了誘人的宏觀市場環境。
目前,國內大多數汽油輕客的百公里油耗在11升以上,而同類柴油輕客的油耗僅為7升,有的甚至更低。如福田風景、江鈴全順等,其柴油輕客產品平均百公里油耗僅5-7升,一輛柴油輕客一年節省的燃油費用接近3萬元,兩年即可省出一輛車錢。如南京依維柯都靈V系列,采用共軌技術的歐Ⅲ排放柴油機,在競爭中搶得先機,進一步鞏固了市場份額。北汽福田風景的4D22發動機,在日本技術的基礎上嫁接了歐洲AVL系統技術,將發動機的燃油系統和結構強度進行了優化和升級,同時功率也進一步提升,符合歐Ⅱ、歐Ⅲ排放標準……

2007年輕客市場展望
預計2007年主流輕客完整型銷量將達到15萬輛,同比增長10%以下;非完整車輛將高速增長,銷量將達到6.5萬輛左右,增幅達30%左右,占輕客市場的半壁江山。
1 “微輕客”將不斷涌現,并對傳統輕客市場形成沖擊;輕客類MPV的競爭格局出現重大變化。
2 柴油類整車強勁增長,汽油類整車不再主宰輕客市場。
3 經濟型輕客的車價將在2007年達到谷底,因此低端輕客的價格只會小幅度波動,更多輕客廠商將重點在柴油輕客這一新的細分市場尋找利潤空間。但高端輕客仍有降價空間,表現在兩個歐系產品——南汽IVECO和江鈴全順的博弈上。
4 客運車型的持續增長有待政策扶持力度的進一步加大,6-7米客運車型的增長呈現強勢。
5 農村公路建設和農村輕型客車客運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6 排放標準升級,將對輕客市場形成很大影響。
7 輕客車型結構中呈現兩頭漲、中間降的趨勢。
8 眾輕客廠家正逐步把出口作為發展戰略,當作企業發展新的突破點,導致出口逐漸成為輕客廠家的新戰場。因此,2007年輕客產品的出口將會提速,出口量大增。
9 輕客年型車改進和新研發產品將不斷出現。
10 廂式化專用車將為輕客市場帶來新機遇,專用車需求將出現更多的細分市場。
11 非主流和準輕客產品將對主流輕客產品形成巨大的壓力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