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老家的時候發現市里多了若干紅綠燈,出租車的計時器走得準,還發現不少司機很守規矩,我甚感驚奇。我的七哥告訴我,這是因為公安部門把紅綠燈業務承包給了浙江商人,浙江商人負責安裝、維護、監控,然后根據路口車輛的違章記錄開單、收錢,再在每年的收入中按照雙方商定的比例向公安交通部門繳納管理費用。
這就是浙江商人。在回上海的路上,可以看到一輛輛掛著溫州車牌號的車,我更是直接體會到浙江商人的無孔不入與無所不在。以前有個朋友給我講了一個故事,說某次黨代會后有溫州印刷商人找到了中組部,要用超低價格為全國黨員印新黨章。浙江商人是以超低價格、超大規模的方式獲取奇異利潤的。看到浙江商人,我經常想起母親以前經常批評家里不愛干活的孩子“眼睛里沒有活”,而與浙江商人比,我們很多人就是“眼睛里沒生意”。
浙江人為何會“眼睛里有生意”呢?我覺得一是浙江人的素養是泛生意的,他們不會假正經或過于意識形態化,因此他們琢磨與發現一切事物背后的交易價值;二是浙江人擁有更大的活動半徑,與江蘇人相比,浙江人以行路代讀書,腦子更活,更見世面,而非為書面知識所束縛,所以他們能從人里面找出人情,從事里面找出事情;三是浙江人絕不好高騖遠,而是從小蝦米里面揀金子,從小貝殼里面找食吃,所以這與普遍貪心的人老想大來大去的邏輯不一樣,所以浙江人到各地方去做生意,能做出很多其他人看不出來的生意,或者同樣的生意浙江人能用不同的做法“化腐朽為神奇”。
最近一期的《頭腦風暴》節目是對浙江商人中的溫州商人與寧波商人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可以看出,這兩個群體各有特點,也各有自己的發展問題。與浙江商人打交道打得多了,發現浙江商人其實也分很多層次,但作為一個商人群體,比起其他地方的商人群體,他們更愛學習,有強烈的變革意識,有緊迫感,有進取心。我想,這也是他們保持自己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其他地方的商人也許在許多方面不如浙江商人,但如果能與浙江商人合作,多向浙江商人學習,雙方協作發展,或者可以取浙江商人的長處,或者說通過融合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長處。
(本文作者為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