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的大跌,讓很多人的頭腦稍微清醒了一些。我們之前的看法是,3月份開始市場將進入震蕩調整,所以這次暴跌不妨看成是一個信號。盡管最近股指又在反彈,但是步伐和節奏卻明顯比以往謹慎了很多。
資產注入有真金
接下來的行情將以何種方式呈現,尚且是個懸念。不過,一個毫無懸念的趨勢是,能夠貫穿今年行情的一個重要主題將是資產注入,即上市公司的股東把自己的資產——通常是優質資產,出售給上市公司。這并不是說過去幾年沒有這種機會,但是今年的情形有所不同。從管理層到上市公司再到投資者,都傾注了飽滿的熱情,資產注入的成功率會大大提高。東軟股份(代碼600718)、東方電機(代碼600875)、滬東重機(代碼600150)的優異表現,僅僅是這一板塊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真金”等待慧眼的發現。
資產注入能博得投資者的青睞,無非是因為它能夠在短時間內使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和收益狀況得到本質的提升。普通的外延式增長,注重從集團外部尋找并購目標,盡管也能起到強心針的效果,但是不良反應也不小,而自身的“器官移植”則相對安全得多。
挖掘真金有線索
目前的問題是,誰將是下一批“東軟股份”、“東方電機”?盡管上市公司乃至集團公司的質量良莠不齊,資產注入本身也相當復雜,充滿變數,但仍有線索可尋。
一個實力強大的母公司首先必不可少,國家大力扶持的行業和大型國企值得特別關注,那些相對集團資產而言規模較小的上市公司,更能凸現資產注入后的反差效果,價值也更具上升潛力。集團其他資產的盈利能力,則決定了資產注入的潛在質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即便以上條件都具備,如果上市公司本身目前的估值已經太高,資產注入也很難讓其股價演繹一飛沖天的神話。畢竟,市場喜歡的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因此,我們絕不應該抱著“有資產注入概念就買”的心態,而應以資產的質量和業績改善程度來看待資產注入,才有可能真正找到寶貝。成功,當然最好不過,即使落空,也不會有所損失。
大盤調整,并不意味著個股沒有機會。大浪淘沙始見金,震蕩市中才能顯出選股的真本事。即便是在2001~2005年的5年熊市中,還能找出價格翻倍的個股,何況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