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交易者持有的合約具有內在的關聯性,價格走勢大體一致,因此風險較小,適合普通投資者。當前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大豆、豆粕、玉米等品種相對成熟,套利操作更容易成功。下面以兩個實例告訴投資者,如何發現套利機會、如何進行套利操作獲取風險收益。
無風險跨期套利解析
跨期套利,是利用不同交割月份之間價差的異常變化進行套利的交易方式。例如大連大豆1號期貨有1、3、5、7、9、11共6個交割月份,近期期貨合約價格受現貨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影響較大,遠期期貨合約價格除了反映供求關系外,還包括了大豆的倉儲費、資金占用利息等持倉費用,這些成本一般是固定的。但實際上交易者對價格波動的認識存在差異,價差經常發生變化,當遠月和近月合約出現不合理價差時,套利者就可以進入市場,以期在價差回歸合理區間時獲取收益。
在大豆市場上,5月和9月是我國大豆需求旺盛的季節,期貨合約也是當前市場的主力,我們來看二者之間的套利操作。
分析大豆差價走勢
分析往年9月和5月合約之間的差價走勢情況(見圖1),以及差價的統計規律。兩者之間的價差均值有逐年上升的特征,差價均值為62元/噸,95%的價差小于180元/噸。

假若3月9日大連9月收盤3198元/噸,5月收盤3005元/噸,9~5月價差達到193元/噸,處于區間外(小概率事件),市場出現較好的無風險套利機會,可嘗試進行買5月/賣9月大豆的套利(價差過高,說明9月價格相對5月價格過高)。
分析跨期套利成本
對于跨期套利,除統計上的觀察外,還需分析所跨月份之間的持有成本以確定跨期合約的合理價差,見表1。

以上計算表明,9~5月價差達到166元/噸時達到理論上的平衡,當前的價差達到了193元/噸,市場出現了無風險套利機會。
建立套利方案
以10萬元資金規模為例,大豆保證金比例為8%,見表2。
定頭寸 建立10手(10噸/手)大豆買5/賣9月的套利頭寸,建倉價差193元/噸,5月價格3005元/噸,9月價格3198元/噸。保證金=(3005+3198)×10×10×8%=49624(元),留50%的資金防控價差不利變動的風險。
目標位 當前價差處于高位,后期回歸到平衡位置以下的可能性較大,考慮到5月合約就要到期,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把目標價差定在140元/噸。
盈虧評估 在投資者建倉以后,要隨時跟蹤5/9月價差的變化,在達到目標價差時結束套利。這樣在最多1個月的時間,可達到10.68%的收益率。
注意事項
如果價差變化沒有如投資者預期的縮小,或者與套利時沒什么變化,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某一合約交割,則意味著套利交易失敗。投資者可根據實際盤面情況設置相應的止損位。如果價差變化在達到目標后,有繼續縮小的趨勢,可繼續少量追加套利資金,獲取更高的收益。
無風險跨品種套利解析
跨品種套利是通過相關品種間的價差波動獲取利潤的交易方式,要求兩個品種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對于大豆而言,除了其成品豆油和豆粕之外,還與玉米有著很強的相關性,二者是典型的競爭作物,其比價關系影響農民對大豆、玉米的種植意向,在某些時期二者比價不一定在正常區間內,套利者可以獲取比價回歸正常區間的收益。
9月大豆和玉米是當前市場的主力合約,下面來看一者的比價套利操作。
分析大豆/玉米比價走勢
分析往年大豆/玉米比價的走勢情況,以及比價的統計規律性,見圖2。
根據歷史數據,90%的大豆/玉米比價分布在[1.784,2.379]的區間內,均值在2.054,其中只有5%的比價處于1.784以下(2007年1月12日,大連收盤時大豆和玉米的比價為1.75,跌破了區間的下限)。無論是從季節性還是從2005、2006年同期來看,大豆玉米比價進一步大幅下挫的可能性小大,市場出現較好的無風險套利機會,可嘗試進行買9大豆/賣9玉米的套利操作,由于二者比價均值在2左右,建立套利頭寸1手大豆對應2手玉米。
確立套利方案

以10萬元資金規模為例,大豆保證金比例為8%,玉米為7%,如表3所示。
定頭寸 建立買10手9月大豆/賣20手9月玉米的套利頭寸,建倉比價為1.75,9月大豆價格2972元/噸,9月玉米價格1698元/噸。保證金一2972×10×10×8%+1698×20×10×7%=47548(元),剩余資金防控比價不利變動的風險。
目標位 建倉時(1月12日)比價處于低位,后期上升到均值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離交割還有7個多月的時間,保守目標值可定在均值2.0附近。
盈虧評估 在投資者建倉以后,要隨時跟蹤9月大豆/玉米比價的變化,在達到目標比價時結束套利。到3月9日大連收盤時,已經有53%的收益率,如果大豆/玉米比價達到目標位2.0,預期收益率還會進一步提高。
注意事項
大豆玉米的比價關系遵循一定統計規律性,但畢竟受不同的供求影響,比價波動有時劇烈,套利的收益波動也會較大。加之大豆和玉米的季節性也不盡相同,比價關系失靈也不足為奇,因此做跨品種套利還要熟悉各自品種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