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年前,當我第一次走進一個汽車4S店,聽到經銷商講述幾種車在他們店里一起賣的時候不如分開賣的好,我的頭腦中就顯現出一張邏輯關系圖,這張圖我馬上就畫到了紙上,后來就成為廣為認可的“品牌動力學”作用機理圖的最初原形。許多設計師、管理者都有受靈感、開悟、一時的急智刺激而形成決定的經驗,有許多人在生活中選擇男朋友、喜歡的物品、旅游的景觀時也受語言難以描述的直覺的左右。有時直覺甚至到了神奇的程度,譬如,如果有時我的頭腦中突然閃現一件事情或一個人物,不是故意想及的,那么三天之內,有人必然為此而聯系我。
今天我來說神奇的直覺,并不是想討論那些神秘的東西,也不是想要探討人類心理和生理構造之間的關系,只是想給現在的營銷人一些啟示。
在營銷領域,最早是經驗型的營銷模式占據主導地位,那個時候人們主要依靠自己長期累積的在營銷某個環節的特長作為營銷的依據,經驗是進行營銷時最重要的判斷工具,這種方式流行了很長時間,依靠經驗來制定和執行營銷策略,直到今天我們還可以在日漸勢微的策劃人群體與大量的中小企業管理者中看到這種經驗型的模式。之后,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系統營銷開始昌盛,這個時候數據化、系統分析、全面策略設計的思路占據到優勢;然而,這個時代的系統營銷適合規模經營,但是卻未必適應日益快速變化的市場與競爭更為創意化的市場。在個性化充分張揚的今天,能夠保留在大家心中的只有創新的產品和思想,營銷也趨向于個性化,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僅僅系統與數據就能幫助我們達到最佳的營銷效果?這也是我為何要提出讓大家重新認識基于直覺的經驗和基于經驗的營銷價值。
直覺也許不是簡單的偶爾意識,它極可能是我們經常浸泡在某種經驗與氛圍中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反應能力;直覺也可能體現出我們在擁有一定的專注度時的一種自然突破;直覺也可能是我們在某些壓力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快速反應模式;直覺也可能顯示我們在意識能力下有一種相當強大而不為我們日常意識所感知的潛意識能力。因此,我們不能小看了這神奇的直覺,它既是一種積淀,又是一種爆發。如果加以正確利用,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什么樣的人容易產生這種直覺呢?我傾向于認為,經驗多、專注性強、對壓力機制敏感及對與他人溝通敏感者更可能有較為豐富的直覺。
許多人把直覺等同于拍腦袋,認為直覺沒有依據,是沖動之下一種粗糙的想法,因而賦予其相當的貶義,但我在提及直覺的時候則在很大程度上肯定其正面價值,而且如果一個人有敏感而豐富的直覺,他更可能被我們的一般人感知為聰明或智慧的人。當然,直覺也確有其不足之處,尤其是直覺往往缺少明顯的邏輯論據,且往往與其他人的認識之間有距離,因此我在肯定直覺的重要價值的同時,也特別強調約束直覺的兩個條件。
首先,我們要適度擴充自己的知識面,使直覺更具有背景知識,更有可解釋性,從而達到更容易被他人接受的目的;其次,直覺不能絕對地作為行動依據,而需要在搜集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對其適度過濾、反思和印證。不過,我贊成鼓勵人們首先使用直覺,因為,實際上恰恰是直覺使人們可能有新鮮的突破之想,系統性與約束性的信息過濾應作用在后,否則人們的直覺會因先受信息的“污染”而失去敏銳的作用。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營銷團隊:團隊里的每一個成員都具有豐富的直覺,同時能夠依靠直覺產生突發的創意,他們又始終借助于系統工具來匡正與調整他們的經驗思路。我相信這樣的團隊,一定比只重直覺的團隊更少失誤;也一定比只重系統的團隊更具解決問題的創意與效率。所以我們今天在營銷中不要只講系統科學,也應當揉進足夠的直覺;我們不僅要學習系統營銷工具,還要培養與積累營銷直覺與基于直覺的營銷經驗,充分享受神奇的直覺給我們帶來的驚喜,相信我們一定不會失望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成功營銷網站:www.marketingchina.com.cn
歡迎訂閱《成功營銷》雜志!
訂閱電話:010—856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