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尋夢無痕

2007-01-01 00:00:00章開沅
尋根 2007年4期

我從小到大,籍貫都是跟隨著父親填寫為浙江吳興(今湖州)。根據《吳興荻溪章氏家乘》四修本及其續編,我家世居荻港(原屬菱湖鎮,今歸南潯區和孚鎮),屬清芬堂一支。荻港章氏系明末清初從紹興遷來,其始只有一家,佚名且人丁不旺,可能是墾荒之農民或鄉村手工業者。5世以后人口漸增,6世始有少數人科舉入仕,9世已漸成當地望族,且長期重視子弟教育,因而在清末民初英才輩出,為全省乃至全國所罕見。

我家是個移民家庭,從小就聽長輩講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故事,并說章家子孫小腳趾外側均有贅肉,系當年逃荒離別時父母有意咬傷,留下疤痕以便他日團聚相認。最近幾年,經檢閱家乘并據親友口碑,已可肯定從12世到14世有三代人曾遷居于太原,而且有好幾位先輩死后葬于城郊剪子灣沙河村。

北遷之始

首先離開菱湖并往北方求發展的,是12世祖石庵(亦作實庵)公。據《荻溪章氏家乘》卷十三,由他三個兒子(棣、楠、桐)合撰的《石庵府君行略》記述:“府君諱節文,字石庵。貌清奇,長身鵠立,言笑不茍。幼好讀書,長即潛心經世之學。論政事得失,下筆千言,悉中時弊。書法具體歐陽。歷贊兩江、東河幕府,專司箋奏,名動一時,尤為陶文毅公、林文忠公所推重。臚陳鹽政、河工、夷務各折,半出府君手,俱合機宜。以河工議敘,選河南按察司司獄,未數年遷滑縣縣丞,授固始令。為政以愛民清訟為首務,凡赴訴者,無不立予剖斷。案無留牘,而疾惡如仇,不畏強御。有巨室戚友橫暴,人發其事,廉得實。賄屬關顧,府君不許,立下諸獄。由是巨室銜怨,以他事中府君落職。時林文忠公督辦粵西軍務,聞公被議,嘆曰:‘剛正如章某,使得盡其所長,政績必可觀焉。今乃以微罪去官,天下少一良吏矣。’因專弁赍書慰藉,并邀赴粵仍司奏牘。君感知遇之深,應召前往。遂蒙奏請開復原官升直牧,并專折特薦堪任道府,請旨擢用。未幾,文忠薨。府君乃以直牧筮仕山右,歷署隰、絳、平、定等州,皆有政聲,同治己巳,補授代州直隸州?!?/p>

由此可知,節文公系因游幕而離開家鄉。起初在兩江、東河督署專司箋奏,先后受知于陶澍、林則徐,稍后至河南,歷任滑縣縣丞、固始縣令,以得罪地方豪強而免職。與林文忠公交誼甚厚一事,林則徐日記曾有記述。據蕭致治教授函告:其一是道光十七年二月十九日,林則徐由北京赴湖廣總督任途中,“又二十里鄭州,住西關外行館。羅丞、蔡令隨到此,賴通判(安)、章實庵(節文)亦來見。桂中丞復遣弁來送饌,張心階觀察亦然。留實庵共飯”。地方官員隨行或謁見者中,獨留節文公共飯,可見賓主情篤。其二是道光十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林公奉詔晉京再次路經鄭州,“館于西門外,開歸道張心階來此晤談,上南廳施丞(熙)、署中河廳賴(安)及撫轅巡捕金(梁,即觀業)、章(節文)、滿副將(承功)俱來見”。節文公職卑位低,而林公兩次過鄭均召晤談,亦可見兩人關系之密。過去我家珍藏林公書贈節文公的對聯與條幅,內有“顧曲周郎”等語,說明相知之深,故能在其危難之際授以援手。

如果沒有林則徐的特薦,節文公可能長期蹉跎;如果不是林公猝逝于廣西軍中,節文公也許要繼續隨軍轉戰桂、湘、鄂、贛等地,而不會到山西出任地方官多年。這也是時也,命也!

節文公出生于嘉慶戊午(1798年)八月二十八日,為獨生子。父名岳佑,系荻港普通村民,能夠允許獨子遠走異鄉謀生,思想應屬比較開明。節文公到山西任職的時間,應在林則徐死后不久,即道光三十年(1850年)或咸豐元年(1851年)。他歷任隰、絳、平、定等州知州,所至各地均有較好政聲。同治己巳(1869年)又補授晉北要地代州直隸州知州,時晉豫捻事粗定,西陲軍事正繁,雁門為入陜孔道,大軍絡繹,民多逃亡。公蒞任后,歷陳差徭苦況,詳定章程,有縱兵擾民者嚴議,軍士入境知儆。市廛不驚,招撫流亡,瘡痍遂復。壬申(1872年)冬,以游勇滋事,曾冒雪清查,因致寒疾。癸酉(1873年)六月卒于官,壽七十有六(《行略》)。節文公在山西任地方官前后約20年,最后死于北宋名將楊業的故鄉,離號稱“三關”之一的雁門關只有20公里。

節文公雖宦游山西多個州縣,但病逝后卻與夫人胡氏合葬于山西陽曲縣沙河村。節文公有三子:長子棣、次子楠、三子桐,均隨父在山西生活、工作多年。除棣逝世后由其長子維藩迎葬于杭州郊區章家園外,楠、桐及其妻均安葬于太原東門外剪子灣沙河村。棣之次子世恩(兼祧楠、桐),亦與祖、父安葬于太原自家墓地。

剪子灣尋夢

《吳興荻溪章氏家乘》“譜牒七”對13世棣、楠、桐及14世維藩、世恩兄弟均有簡略記載:

棣,字怡棠,號儀吉。道光辛卯年(1831年)十月初六日生。歷任山東布政司經歷、署臨清直隸州州同、剿辦山東捻匪、總理新疆后路糧臺等職。光緒癸未年(1883年)四月初三日卒于天津,歸葬錢塘章家園。

楠,字子和,道光癸巳年(1833年)正月初二日生。歷任鹽運司經歷,署山西河東西場大使。光緒乙亥年(1875年)六月二十一日卒,葬陽曲沙河村。

桐,字聽蕉,號廷嘉,道光甲午年(1834年)五月十五日生。曾任山西候補知縣。光緒戊戌年(1898年)五月二十日卒,葬沙河村。

維藩,字印生,號干臣。咸豐戊午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生。歷任安徽無為州知州,調署懷寧、宣城等縣知縣,花翎鹽運使銜題奏道,農工商部員外郎等。甲午以后陸續創辦蕪湖益新面粉公司與寶興鐵礦公司。1921年農歷九月一日卒,葬杭州章家園。

世恩,字錫侯,號叔振,咸豐辛酉年(1861年)十月十四日生。光緒癸巳(1893年)科順天副貢,歷任河南候補直州判,四川候補道,兵工廠、造幣廠總辦,常備軍統領,奏派美國圣魯易賽會專員暨考察歐美各國軍政。光緒丙午年(1906年)五月初一日卒,葬沙河村。

維藩、世恩均為棣子,因楠、桐無后,遂以世恩兼祧。

棣父子均喜詠詩。棣存詩有《井陘》一首:“河流虢虢石離離,指點淮陰尚有詞。城下談兵驚漢主,水邊列陣出奇師。崇岡聳閣人行怯,駭浪沖沙馬渡危。從古興亡寧在險,每經關塞一嗟咨?!边@是現今可以看到的他對晉地景物史事的僅有描述。

維藩生前曾輯印《鐵髯詩草》,惜現今流傳者多為南歸后晚年所作。世恩遺著有《運甓齋詩草》、《環游管見》、《環游日記》等,詩作中不乏對山西這片熱土的眷戀。如《歸陵川道中》:“秋色晚蒼蒼,征車指太行。村深聞犬吠,歲熟羨農忙。云過不成雨,月明微有霜。遙憐諸弟妹,此夕侍高堂。”再如《過蒲州舊宅感懷》:“夙昔浮家地,重來感獨經?;幗袢掌G,山送舊時清。題句尋書舍,開尊憶小亭。臨風神一愴,骨肉幾凋零。”這些樸素的小詩,至今仍然散發出絲絲縷縷的鄉愁。

正是這絲絲縷縷的鄉愁,把我們牽引到太原郊區剪子灣,那是我夢魂縈繞的祖輩安息之地。

2004年9月14日,在山西大學行龍副校長的熱情陪同下,我與內人懷玉驅車前往太原市楊家峪剪子灣村。到達村委會辦公室,老支書薛銀寶等候已久。他對楊家峪剪子村的沿革稍作介紹后,就引導我們前往祖墳原址,即原來的沙河村。此地與東山相距30里,沿途均為連綿山坡,可以想見當年多為荒涼的墳地。但現代化的商業大潮迅速淹沒了原先的農村,整個剪子灣已與太原市區連成一片。原先的楊家峪公社已經演變為街道辦事處,人煙稀少的沙河村也被房地產開發商建設成為頗具社區規模的高層住宅群,并且改名為很有氣派的“富康苑”,人口稠密,熙熙攘攘,真是時過境遷,面目全非?!皽嫔R资骨だ?,風月難消千古愁?!毖矍暗募眲r空轉換,對我的心靈產生巨大震撼,片刻間幾乎失語、失憶,腦際一片茫然。

老支書又帶我們拜訪剪子灣村的老會計,他曾親眼見過原沙河村墓地,這樣的老人在當地已經為數不多了。原來行龍副校長早已親自到過村委會,為我們這次尋覓祖先的足跡做了充分的準備。

老會計名為尹才智,名如其人,是村里少有的粗通文墨者。他的家是幸存的好幾孔相通的窯洞,采光充分,窗明幾凈,庭院里花木甚多,更顯出有幾分不俗的風雅。為了歡迎遠方前來尋根的客人,他們全家都動員起來,不僅老兩口殷勤送上茶水、點心,連兒子、媳婦也請假在家幫忙照顧。我們就坐在兩老住的那孔窯洞的窗邊,聽尹老娓娓敘談往事,底下是他的發言記錄:

1949年我9歲,已讀小學。每天上學、放學,都經過這片墳場,鄉人稱之為“大墓地”,不僅規模大,還有四根大石柱、石羊、石馬等,比其他墳墓引人注目。

剪子灣早先很荒涼。據說有一外地磨剪人最先定居于此,因而稱為剪子灣。初期全村只有五六戶人家,我家為其中之一,到我已住有六七代。我家幾代人都以幫人“打墳”(筑墳)為業,章家的祖墳很可能就是我的先輩建成。我曾在城里讀過小學,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所以土改后領導上把我叫回來當村會計。當時我是村干部中年齡最小的,以后還管過拖拉機站。

“大墓地”是1955年“合作化”時被平掉的,事先曾登報通知親屬遷墳。因為這片墳墓已經多年無人祭掃,又沒有任何親友可以出面聯絡,遂由村民自行遷葬。詳細情況已記不清,只知道那4根石柱與石羊、石馬曾上交縣文物保管部門,現今是否仍然妥為保存就很難說了。

另據為我們開車的山西大學司機趙師傅說,他也是剪子灣村人,且曾在老會計領導下開過拖拉機。他曾向尹家鄰近的一位72歲老太太打聽過,這位老人也曾親眼見過大墓地,所述情況與尹會計說的相類似。但她曾聽長輩說,這些墳墓由于親屬久已離開太原,所以大多委托附近居民代為照料,墓邊土地亦歸其耕作,無需交租,逢年過節送點新糧、鮮果,“意思意思”就可以了。這種情況與杭州“章家園”祖墳情況相同,我們習慣把代管祖墳的農家稱為“墳親”,意即如同親戚。杭州祖墳雖然已在“公社化”期間推平改為茶園,但1987年我前往遺址憑吊時還能有幸找到當年的“墳親”,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充當向導,并且還出示一本折疊賬本,記錄其代為保管的各處祖墳的方位、面積、建筑等相關資料。至于誰是剪子灣祖墳的守望者(墳親),則早已無可考察了。也許就是尹家的先輩吧!誰知道呢?

但短短的相聚,已經把近百年的間隔與幾千里的距離大為縮減,尹、章兩家后代的心迅速貼近,臨別時兩對老年夫婦竟然握手相望依依不舍。我們在村中僅存的這座代代相傳的連體窯洞庭院花木中攝影留念。汽車開行后,尹老全家仍不斷揮手惜別。據老支書告知,這幾孔窯房亦在市規劃公路線內,將與整個剪子灣村同時搬遷。以后再來,連這丁點歷史遺痕也將蕩然無存了。

近鄉情怯,尋夢無痕。回武漢后,重溫世恩公居晉遺作一首:

家書久不至,望書如望榜。本期佳音來,偏作不堪想。吾親筆素勤,訓必月三兩。吾兄每思弟,濡筆代鼓掌。緘封可置郵,最易通音響。胡乃雙魚滯,安問墮蒼茫。客中本不樂,比來益惝恍。陟岵復陟屺,以次念少長。頗知天相人,萬事慮其儻。忽若有所失,歡語意亦強。旦夕竹報來,神氣庶幾爽。(《客洪洞盼家書不至》)。

我只能從詩文中想見這先輩三代二十幾口人的音容笑貌,喜怒哀樂,親情鄉思。歷史畢竟是存在過的,難以磨滅的唯有記憶。最近,年近九十的大哥還向我追述祖父(維藩之子)生前向他說過的話:“太原的墳親最篤實,有年帶信來說送點果子給章家孩子們嘗嘗,結果竟扎扎實實送來兩大車?!?/p>

關隴西域久奔馳

石庵公把家從江南挪到北國,這三代人都有移民先驅者的根性—“宦游四方,隨地占籍”。他們斷然拋棄安土重遷,血液中永遠流淌著披荊斬棘、開疆辟土的沖動。正如同當年美國西部開發者一樣,他們奔馳的方向也是大西北,只不過前者攜帶的是牛車犁鍬,而章氏一門則是“跨馬按吳鉤”,奔馳在西域征戰途中。

不知是否有遺傳基因,這怡棠、維藩、世恩父子三人,都不安于走科舉致仕的老路。怡棠公“生而沉毅,讀書不事帖括,昕夕手通鑒一編,好馳馬,習韜鈐”,少年時代隨父親宦游河南,即已在光、固平叛中稍露身手。維藩公也是“生而岐嶷,讀書目十行下。幼侍其父宦游齊、魯、晉、隴間,習韜鈐,好騎馬”。世恩公亦“自幼好治兵略,山川形勝,塞之區,靡不留意……究心政治,慨然以天下為己任”。他雖屬隨營攻讀,但卻有《從軍古意》一詩明志:“勒馬嘯西風,壯心拔劍起。莽莽祁連山,黯黯臨洮水。男兒一出門,長征幾萬里?!边@首詩大體上可以看做是章氏父子豪情壯志的真實寫照。

他們早年建功立業之地都是在甘肅與新疆。

怡棠公以河南軍功議敘,前往山東歷署廣儲庫大使、臨清州等職,迨僧格林沁督師齊魯,知其能軍,調赴行營,咨謀軍事,頗為器重。旋薦擢州牧,前往直省,督催軍餉。僧格林沁歿后,又值魯撫張曜率豫軍進攻關隴,再次應召贊襄戎幕,屢建奇功?!凹榷鲇耖T,平沙萬里。中丞(張曜)深慮轉運維艱,留守酒泉,總理糧餉,府君(怡棠公)首議增臺站,募民駝于哈密、吐魯番等處,分設轉運。由是挽粟飛芻,得以無阻。時晉豫各省連年旱,額餉解不及半,孤軍遠出,時有嘩潰之虞。府君籌借商款,并請相國左恪靖侯按月接濟,卒使豫軍立功西域,士飽馬騰?!毙陆C清后,經左宗棠保薦升郡守,以道員遇缺題奏,并賞帶花翎,授正二品封典。及左公于光緒辛巳(1881年)移督兩江,首先奏調怡棠公前往江南襄佐。至此“始交糧臺整轡南返,在甘已十有二年矣”(《家乘》)。左宗棠以欽差大臣出任陜甘總督是在同治丁卯即1867年,怡棠公隨豫軍入隴是在同治己巳年即1869年,前后相距僅兩年,而從此受左公知遇之恩,遂得于暮年隨左公回歸江南,誠為家族史上一段佳話。

怡棠公的兩個兒子(維藩、世恩)都是出生于山西而成長于關隴。世恩有《隨家君赴隴西》一詩:“金城玉壘舊曾游,萬里重來待白頭。胸次欲吞滄海日,眼前又見灞陵秋。廿年身世勞車馬,一劍光芒燭斗牛。不有勛名能蓋世,男兒翻怕說封侯。”但世恩在隴時間不算很長,他是這個家族三代男性成員中唯一堅持科舉應試者,所以常往返于京師與蘭州酒泉之間。他在考場屢遭蹉跌,怡棠公南歸后,他因自己雙祧楠、桐兩位叔父,遂回太原侍奉雙親。時楠已死,應歸桐家,桐以候補知縣在太原謀職,仕途似不得意,而家庭生計亦頗艱窘。世恩歸晉后曾有《辛卯除夕感懷》一詩,自注:“時年三十一歲,落第后作。”詩云:“已過員上書年,文陣猶難敵五千。貧恥媚人甘俗謗,傲能得友悟前緣。舉戈意氣思揮日,咒柱功名不問天。自笑儒生家食久,中宵偏夢勒燕然。”辛卯是1891年,怡棠公南歸不過兩年即以公務出差病逝于天津,并由已在安徽任地方官的維藩迎葬于杭州。但世恩依然夢縈塞外勒馬嘯西風的豪邁往昔,那是多少血性男兒終身難忘的征戰情結?。?/p>

不過兩年以后(光緒癸巳年),世恩“應順天試,中副車”。他原本是淡漠視之,但因其后家益貧,“遂以州牧赴豫浮沉下僚”。幸好又得到熱河都統錫良的賞識,檄調督治墾務,成績卓著,想必與隨怡棠公在酒泉、哈密屯墾積累經驗有關。錫良移督四川,檄調世恩偕行,并派往歐美購買兵工機器。“事畢,偏游英、法、美、日本、比利時諸國,歸至上海復購鑄錢幣各機器。凡經歷七萬里,為行四百八十余日,司出內為銀二百七十余萬,無毫發私”(《章叔振家傳》)。回蜀后,“即以考察各國政治所得者匯冊進呈,并條具立憲事宜。錫心重之,而不敢以上聞,僅客薦君才堪大用”。世恩因此郁郁不歡,加以官場人際關系復雜,光緒三十二年以血管破裂暴卒,年僅46歲。

從甘肅最先往新疆發展的應是維藩公,他是在光緒二年(1876年)投效西征大營的,時年23歲。《贛岑府君行略》稱:“弱冠從明公鏡泉于新疆,時天山南北路尚未肅清,回漢羼雜,動生齟齬,明公依府君如左右手,事無洪纖,悉以咨之。府君亦殫智竭慮,于剿撫事宜,洞燭無隱。哈密等城設屯墾,籌善后,府君綜其大綱,為百年閎遠之計。故左文襄公督師出關,諗府君賢,委以轉運軍實,往來冰天雪窖之中,飛挽計胥,士馬飽騰,其堅忍勤,有人所不能勝者……文襄凱旋,敘府君勞,以知州上薦,揀發安徽。”其后歷任安徽懷寧、無為等地州、縣官,并于甲午戰爭前后辭官轉而投身實業,先后創辦蕪湖益新面粉廠與寶興鐵礦公司,成為中國近代民營企業家的先驅者?,F今電視系列歷史文獻紀錄片《百年商?!芬阎谱魉膶]?,可惜只限于面粉廠的創業史,而缺漏更為重要的當涂凹山(今馬鞍山)鐵礦開發。

追尋祖輩的足跡

去年暑假,承蒙蘭州大學邀請講學,這才實現了多年夢寐以求的追尋祖輩在大西北生活蹤跡的夢想。不過,為了旅行的便捷,我走的卻是與祖輩正好相反的路線:他們是從山西到甘肅,最后到新疆;我與妻卻是先到烏魯木齊,然后再經大戈壁、嘉峪關直奔蘭州。

在烏魯木齊僅逗留兩天,只能說是走馬看花。但與1982年首次入疆相比,烏魯木齊已有極大的變化,堪稱是一座美麗而又整潔的現代化都市。由于行程緊迫,我們只能通過坎兒井、左公柳等物,想象當年林則徐、左宗棠等先賢對于大西北開發的篳路藍縷之功,卻很難追尋自己祖輩在新疆生活、工作將近5年的任何遺跡。

哈密是怡棠公父子居住較久的故地,因為此乃當年左宗棠西征軍大本營的所在地,而維藩公又擔負著軍需物資轉運與組織部隊就地屯墾的重任。但由于所乘火車是半夜經過,我雖利用短暫停車時間下車,但除車站外看不見任何哈密市容,這是此行最大遺憾。

早晨抵達楊園車站后,改乘出租車到敦煌。月牙湖畔有左公柳數株,均百年以上古木,而仍郁郁蔥蔥,遂留影紀念。遙想當年維藩公兄弟頗愛騎馬遠游,也許有可能在湖畔詩文吟和……

為追隨先輩足跡,從敦煌到蘭州改乘出租車。9月3日晨起出發,經安西、玉門,下午2時許到達嘉峪關。登城墻,參觀城樓,然后又考察僅存的烽火臺。這是可以確知的先輩曾游故地,世恩公早年有《題嘉峪關城樓》詩:“跨馬按吳鉤,閑為出塞游。河分中外險,日照古今愁。敗鼓余殘壘,悲笳動戍樓。男兒須努力,幾輩此封侯?!贝嗽娢醋懽鲿r間,但可以斷定是在1873年11月左宗棠軍收復肅州(今酒泉)以后,因為1874年10月左宗棠奉旨督辦西征糧餉轉運事宜,隨即將糧臺移設肅州。怡棠公本來常駐蘭州,具體執行籌措糧餉事務,自然會隨糧臺與西征軍大本營一同向前推進。維藩、世恩想必也隨營進駐肅州。嘉峪關位于肅州城西,相距不過10余里,軍營少年騎馬佩劍、登關一游應屬輕而易舉之事。

“河分中外險”應指過賴河,因此河正好橫貫于嘉峪山(祁連山支脈)與嘉峪關之間,而嘉峪關又控扼著河西走廊南北山系拱合處的咽喉津要。“日照古今愁”則暗寓國勢日頹、邊疆危急之意。敗鼓殘壘,遙聞營中悲笳,更增添了幾分凄涼。但少年詩人卻不乏軍營子弟的英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西征又正好為有志之士提供建功立業的難得機遇。維藩、世恩兄弟正是胸懷壯烈地隨著左軍大營,由蘭州推進到酒泉,終于在哈密為西征大展身手。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百余年前的敗鼓殘壘之地,現在已修繕成為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旅游勝地。嘉峪關以酒鋼為依托,升格為甘肅省直轄市并成為全國先進花園城市。撫今思昔,感慨良多!

強忍轆轆饑腸,在市內草草進餐后繼續驅車疾行,循祁連山脈馳騁于大戈壁上。平沙千里,渺無人煙,想見先輩當年乘馬騎駝跋涉于風雪征途之艱苦。夜宿張掖甘州賓館,張掖舊稱甘州,亦為祖輩西征必經之地。

9月4日晨起參觀鼓樓后繼續前行,途經山丹、永昌、武威、古浪、天祝、永登等地,沿途均可見祁連山連綿不絕之雄姿?!懊钸B山,黯黯臨洮水”,在怡棠父子詩文中最常見的就是對祁連山與黃河水的詠嘆。愈近隴東,林木、莊稼愈見豐茂,而人煙亦稍稠密。晚6時半抵蘭州,但因市區堵車,至7時半始到達蘭州大學。

蘭州是怡棠公父子居住最久之地,但卻無多少遺跡可以追尋。只有貢院舊址,原考官閱卷之處(至公堂)尚存,門口有左宗棠所書木質長聯兩幅,可惜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首聯末端已磨損,字跡漫漶無可辨識。不過最使我們流連忘返的卻是流經蘭州市區的那一段黃河,此前我一直自命為長江之子,但經過這番西北尋根之行以后,很自然地對黃河萌生了濃郁的親情。從石庵公到怡棠公父子,我的直系祖先整整有三代人是靠黃河水養育滋潤的??!我的血管里流有西北人的血性,西北漢子憨直粗獷的基因,也遺留在我這生于江南長于江南的后代身上。因此,在蘭州期間,盡管講學、交流頗為繁忙,但只要有空閑,我與妻子必定前往黃河岸邊,親近黃河,觀賞黃河,閱讀黃河,仿佛偎依在母親身邊,享受那無邊無際的溫馨親情。

尋夢無痕,但是感受卻頗多。例如,左宗棠收復并開發新疆,通常只歸功于湘軍,有所謂“三湘子弟滿天山”之說,但其實也有許多外省人參與其間,如來自河南的張曜率領的嵩武軍。由于左宗棠此前曾任閩浙總督,所以又延攬了一部分浙江精英協贊軍務,如胡雪巖即主要幫助籌款。章氏父子三人雖無赫赫戰功,但也曾為西征的物資轉運與屯墾自給做出重要貢獻。蘭州大學友人對我此次尋根之旅極為關切,臨別時敘談興味甚濃,遂以研究課題“浙江人與左宗棠西征”奉贈,大家都認為很有意思,并愿今后加強鉆研。也許這就是此行的意外收獲吧!

(題圖:凹山鐵礦的鐵軌)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91蝌蚪窝|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在线国产资源|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成人在线综合|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国产特级毛片| 免费无遮挡AV|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97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五月婷婷综合色|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www| 欧美中文一区| 99热免费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91国内在线观看|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第八页|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成人午夜网址|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精品|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婷婷五月在线|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免费a级毛片视频| 欧美视频二区|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香蕉网久久|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二区|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91视频|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亚洲九九视频|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人妻21p大胆|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欧美激情首页| 啊嗯不日本网站| 91无码网站|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bt欧美bt精品|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a级片|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国产亚洲精品yxsp|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四虎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