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九江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但是由于九江旅游產業的管理體制及觀念政策相對落后,導致了九江旅游業的發展較為滯后??朔挠行мk法是構建九江大旅游的戰略新理念,從科學規劃到經營理念及構建職業旅游服務等各方面著手,構建九江大旅游體系,實現九江經濟大發展。
[關鍵詞] 九江;旅游;經營;人才;服務
江西九江市享有江南文化名城、優秀旅游城市和中國魅力城市等美譽,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但是由于九江旅游產業的管理體制及觀念政策相對落后,導致了九江旅游業的發展較為滯后。因此,加快九江旅游業發展,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就必須科學規劃,整合資源,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轉變經營觀念,完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水平,樹立大旅游新理念,構建九江大旅游體系,最終實現九江經濟大發展。
一、樹立大旅游新理念,培育大區旅游模式
所謂大旅游,是相對過去那種就旅游抓旅游的狹隘觀點和旅游只能由旅游部門搞才算旅游的封閉觀點而言的。旅游業是集觀光、購物、娛樂、交通、飲食和住宿等一體的產業,是一個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關聯性強、牽涉面廣的綜合性產業。將旅游業放在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規劃,將旅游業與當地經濟發展更緊密地結合起來,通盤發展各種直接、間接向旅游業提供資源的行業,切實解決旅游需求膨脹與供給短缺的矛盾,此其一。其二,旅游業的發展須調動、借助、依靠各行各業的力量和積極性、創造性,發揮社會各方面優勢,在服從統一規劃的前提下進入旅游領域,打破地域、所有制限制,各盡所能,各展才華,各顯神通,實行誰開發,誰所有、誰得益的政策,切實解決既得利益壁壘和各方進入旅游的積極性與行業壁壘的矛盾。其三,綜合評價旅游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從全社會的總體旅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來客觀地全面地衡量旅游工作的成敗。
大區旅游是區域之間的旅游大聯合。九江市作為江西省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集名城、名山、名江、名湖于一體,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獨特,生態環境優美,確實獨具神韻,巧奪天工,令人拍手稱奇,嘆為觀止,有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萬里長江,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鄱陽湖和被國際鳥類學家驚嘆為中國發現了一個大金礦的鄱陽湖候鳥奇觀;有江西最著名的旅游品牌,連獲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聯合國優秀生態旅游景區三個世界級榮譽的廬山。廬山奇觀有被宋代詩人蘇軾贊嘆為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峻嶺奇峰,被唐代詩人李白形容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九天奇瀑和清代詩人張維屏為之陶醉的白如雪、軟如綿、光如銀、闊如海的神奇云海,毛澤東吟詠過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險峰奇洞,江南第一溫泉之稱的天沐溫泉,我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高等學府,久享海內書院第一、天下書院之首美譽的白鹿洞書院和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察過的第四紀冰川遺跡等。有鑒于此,首先可以考慮建立九江大廬山風景區——以廬山風景區為主體,聯合附近的湖口石鐘山、鄱陽湖風景及候鳥觀測站、星子秀峰、白鹿洞書院、廬山西海風景區、云居山風景區和九江市區甘棠湖、潯陽樓等。另外,九江距南昌市和景德鎮市路途很近,加上昌九高速和九景高速公路的便捷,也可以嘗試建立九江、南昌和景德鎮三市一體化的大贛北旅游區。
二、轉變經營管理觀念,建立科學管理體系
我國風景名勝區的管理經營體制可歸納為政府專營的經營管理模式,租賃、承包或賣斷的模式,現代企業制度經營景區模式三種模式。
第一、政府專營的經營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由政府成立的機構對景區進行經營管理,實行財政統收統支。弊?。?.政府可能將景區作為搖錢樹。2.經營管理上,由于所有者缺位,沒有人對景區的經營效益負責,導致人浮于事,效益低下,或內部人吃光,或淪為接待景區。
第二、租賃、承包或賣斷的模式。特點:用租賃或承包模式,政府可能不需要通過太多努力就可以收到比自己經營還要多的收入;賣斷模式則可以一次性收到比較多的錢用于解決政府的財政困難,該模式帶來的問題:1.可能導致國有資源價格低估和流失。2.由于管理者缺少對景區歷史的了解和對發展的前瞻性,對景區進行掠奪性的經營開發,導致對景區的嚴重破壞。3.景區的經營管理牽涉到政府的各職能部門、景點所在地居民、旅游產業鏈中的旅行社、酒店等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只要有一個方面關系沒有協調好,都可能導致經營失敗。
第三、用現代企業制度經營景區模式——景區以經營性資產做價,吸收其它經營成份,組成多元化經濟成份的股份公司。優點是:
1.將景區的經營與管理分開。景區管理是指制訂景區發展規劃、建設方案審批和資源保護監管。景區經營是指以效益最大化為目的的景區經營行為。包括游客服務、景點維護和市場營銷。作為政府派出部門的景區管理委員會或管理局,只負責制訂景區的發展規劃、建設方案審批和資源保護監督實施的管理職能。而景區的游客服務、景點維護和市場營銷則交由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來的公司負責。這樣,管理者職責清楚,執行有效,經營者以市場為主導,效益更好。這種模式為旅游開發和景區保護提供了一個切實有效的制度保證。
2.以專營權有償出讓的形式,有效地避免國有資源的流失。景區經營需要專營,否則就會出現混亂而無法管理。政府通過有償出讓專營權,既可保證國家收入,又可通過專營權的收回或出讓來約束經營者的行為,保證政府對景區的絕對控制。
3.這種模式有利于旅游開發和資源保護。將景區管理與經營職能分開,作為專司管理職能的管委會,將不必為經營效益操心,因而可以實行嚴格的管理。作為經營者,必須嚴格按規劃建設,在保護的前提下經營。
以武夷山為例,1999年武夷山景區以國有的經營性資產作價入股,占總股本的51%。吸收民營資本和內部職工以現金入股占總股本的49%。發起設立武夷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景區管委會以營業收入的50%上繳政府作為景區特許經營權費,將景區的經營權交給公司。
九江風景名勝經營管理基本上以政府專營的管理經營模式為主,而且缺乏全局觀念和統一管理思想,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九江旅游局和廬山區、星子縣等各自為政。九江市要轉變經營管理觀念,盡快引入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并成立更高一級的統一指揮系統,如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監督,成立九江市大廬山旅游集團公司(國有控股超過50%)負責經營管理。
三、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構建職業服務網絡
九江的旅游尤其廬山不再是拘泥于國內的旅游,而是面向世界的旅游。而旅游業大發展,要求有足夠專業的隊伍,及應有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發展旅游,豐富的旅游資源與相關的旅游產業固然重要,而高素質的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尤為重要。因為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能否擴大市場占有份額,要靠人才去開拓去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也要靠人才去把握去操作。因此,發展旅游業,要把培養和造就專業人才放在首位。目前,九江旅游的專業隊伍人數少,質量不高,管理人才特別是高層管理人才緊缺,素質偏低,難以適應市場的發展要求。
1.建立培訓基地。要搞好大旅游,可以考慮由九江市旅游局牽頭,以九江學院旅游學院為依托,設立若干旅游樣板賓館和人才培訓基地,加強對專業隊伍的培訓,系統提高他們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服務水平,實行嚴格的考核上崗制度。
2.強化崗位培訓,對現有涉外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分別進行崗位資格和技術等級培訓,考試合格,發給結業證書和等級證書。
3.采取引進來、送出去的辦法,培養和造就人才。一方面,利用廬山環境的魄力,再營造一個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工作環境,吸引與招聘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選派優秀人才到發達地區外資企業培訓鍛煉,甚至到國外進修、學習、考察,造就有現代化經營頭腦的高級人才。
[參考文獻]
[1]侯曉麗,董鎖成,賈若祥.旅游規劃整合——對“大旅游”內涵的再認識[J].旅游學刊,2005,(4).
[2]鄧燕萍.樹立“大旅游”理念,加快江西旅游業的發展[J].求實,2002.44-46.
[3]熊晉喜.構建九江大旅游戰略[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3).
[作者簡介]喬秋敏,女,江西九江學院旅游學院;任小蔓,女,九江學院招生辦公室。
[責任編輯: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