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是一種自豪;
21年前的1986年,《老區建設》雜志的前身——《江西老區建設》創刊,這份扎根于紅土地的刊物,以其鮮明的個性,成為全國創刊最早的扶貧開發工作指導類期刊之一。
回顧是一種責任;
21年的歲月,是我國有計劃、大規模開展扶貧開發的二十一年;21年的歲月,也是《老區建設》雜志不斷成長、發展的二十一年。期間,盡管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但雜志始終堅持正確辦刊方向不變、堅守辦刊宗旨不變,對老區建設和扶貧開發起到了積極的宣傳和指導作用,在全國,特別是在扶貧戰線有著廣泛的影響。這份光榮如何傳承與光大,使我們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回顧更是一種前行的力量。
一個多月前的2006年12月8日,《老區建設》雜志編委會會議召開;十多天前的2007年元月16日,全省扶貧開發宣傳工作會召開。兩個會議對刊物發展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兩個會議對刊物進入新時期、面臨新形勢提出了明確的發展要求與發展方向??锬Y了編委們的殷切期望,匯聚了各界及讀者的無盡關愛。這是我們前行的不竭動力。
當回顧已成往事,我們只有前行;而要前行,必須創新。
我們深知:創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也是一份刊物永葆青春的關鍵所在。一份刊物要做到在內容上有精彩之筆和閃光之作,在形式上有鮮明個性和獨特魅力,離開了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們深知:創新是時代的召喚,發展的需要。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構建、扶貧開發等各項偉大事業,正在新形勢下以新的姿態朝前發展。作為一份以“關注老區建設、關注扶貧開發、關注民情民意、關注和諧小康”為已任的刊物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把握住時代發展的脈搏,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
我們還深知:唯有創新,才能使回顧的回顧更加美好,更加讓人自豪。
于是,伴著春的腳步,帶著春的氣息,2007年第1期的刊物以新的面貌展現在了您的面前。
《老區建設》此次改刊所追求的是刊物的內容、形式、風格等能夠與讀者更貼近、更相宜、更有益。我們不僅希望刊物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工作指導、政策宣傳的作用,而且希望刊物能夠擔承起理論研究、學術傳播的重任。為此,我們一如既往地歡迎來自實際工作一線的鮮活文稿,我們同樣歡迎來自理論學術界的研究文章。只有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之樹才能常青,實踐之路才能常新。
澎湃的是熱血,涌動的是春潮。
讓我們在回顧與創新中,在光榮與夢想中,在激情與實干中,聽從責任的召喚,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