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9日,冬日暖陽讓人感到格外舒坦。溫州市區(qū)東片道路交通環(huán),當滿載著20位市民代表的參觀車駛上寬達112米的甌海大道時,車廂內頓時激起一陣歡呼聲。大家迫不及待地站起身,透過車窗,舉起手中的數(shù)碼相機、攝像機,爭先恐后地記錄這一瞬間——市區(qū)東片交通環(huán)正式通車了!早晨6點半,就有市民和人大代表從四面八方趕來。從甌海大道西段開始,沿著湯家橋南路、上江路、惠民路,公路兩旁五步一隊、十步一排,都是沿途居民們組織的舞獅隊、腰鼓隊、花環(huán)隊、彩旗隊和銅鼓隊。大家知道,溫州市“五個一”工程建設終于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110步、111步、112步……特意和別人調了班趕來的出租車司機陳師傅用自己接近1米的步寬,一步一步量完甌海大道西段112米的路寬。
陳師傅說:“過去的城區(qū)東片,有不少斷頭路,湯家橋路、府東路、溫州大道等卡口,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就會發(fā)生路阻,給我們的生意帶來不少影響。現(xiàn)在,路有這么寬,車開上去這么穩(wěn),接下來我的生意肯定也會跟著好起來。”
陳師傅也許并不清楚,為了“五個一”民生工程,溫州市人大常委會進行了不懈的監(jiān)督。
城市基礎設施難以承受之重
溫州是一個市場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的城市,但是,它的基礎設施建設卻遠遠滯后于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
“五六十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洗不凈馬桶蓋”。這是溫州老百姓對母親河溫瑞塘河污染狀況的調侃。
每年的臺風季節(jié),溫州臺風登陸頻繁。老城區(qū)幾乎都會出現(xiàn)水患現(xiàn)象,家家戶戶都忙著往高處轉移財物。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城區(qū)防洪能力薄弱、防洪標準低。
溫州一些百姓住房面積只有10多平方米,廚房只能設在走廊上;一些木結構老房子連基本的抽水馬桶也沒有;房子周邊綠化、相關配套設施欠缺,居住品質低下。
……
在歷次市人代會上,市人大代表多次提出關于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
在市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董朝武等代表提出關于要求落實責任,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建議。他說:“當前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最大困難是征地、拆遷和政策處理問題。為了突破這個‘瓶頸’制約,建議市政府要超前規(guī)劃,超前實施,搶機遇、搶時間,落實責任,明確任務,開展考核。”
市十屆人大四次會議,陳海海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快市區(qū)沿河重點排污口截污納管工作的建議。建議稱:“雖然前幾年的塘河整治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整治措施不到位,整治效果不甚明顯,實施目標的進度緩慢,各種污水仍舊通過沿河排污口或者地下滲漏等方式直接排進塘河,嚴重惡化了塘河水質,造成河水發(fā)黑發(fā)臭。建議安排專項資金,盡快對其中10個急需整改的排污口進行截污納管,以逐步達到河水變清的整治目標。”
老百姓和人大代表的呼聲,引起市人大常委會的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市人大常委會幾年來跟蹤監(jiān)督的重點。為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市人大常委會多次專門聽取審議市政府的相關報告。針對資金、拆遷等問題,市人大常委會積極與政府共商辦法,共破難題。
2006年,溫州的基礎設施建設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為了改變以往基礎設施建設各自為政的狀況,這年新春伊始,溫州市委作出決定,提出要全力實施“五個一”民生工程,以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五個一”工程是指關系溫州市民切身利益的“一房、一路、一堤、一網(wǎng)、一環(huán)”建設項目:拆遷安置房建設工程、甌海大道建設工程、沿江防洪堤建設工程、地下排污管網(wǎng)建設工程、市區(qū)東片道路交通環(huán)建設工程。
“五個一”建設,承載著民生,凝聚著民心。市人大常委會抓住市委做出決定的契機,加強對這個問題的監(jiān)督。這是2006年溫州市人大常委會監(jiān)督的重點內容。為更好監(jiān)督“五個一”民生工程,從2006年3月2日開始,市人大常委會先后5次組織人大代表深入施工現(xiàn)場,實地視察“五個一”工程建設進展情況,了解建設中的實際困難,為推進民生工程建設進行全方位監(jiān)督。
人大代表關注“五個一”工程建設
2006年5月的溫州,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對“五個一”工程進展情況進行了視察。
在看到好幾座宏偉氣派的大廈矗立在黃金商業(yè)區(qū),即將迎接拆遷戶回遷時,市人大代表瞿韶軍高興地說:“我們看了以后覺得歡欣鼓舞,有很大的進展。”但他話鋒一轉,說,“現(xiàn)在部分地段安置房建設較為緩慢,無明顯進展,主要問題就是‘釘子戶’問題,處理好拆遷征地問題已經(jīng)成為工程建設的當務之急。責任單位不管遇到多少困難,不管遇到多少問題,不管過程多少艱難,都要做到不動搖、不分心、不放松。”
市人大代表徐爾習指著一排排建設中的安置房說,我覺得安置房進度比以前加快了,但還有兩個難點,一個是拆遷難,還有一個是資金落實難。希望能克服困難,使我們的城市越變越好。”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五個一”工程的進程,9月底,市人大常委會又一次組織代表視察。代表們在視察甌海大道建設工程時,站在靈昆大道交叉口至機場大道永梅環(huán)島的高架橋上舉目遠望,剛剛貫通的橋身猶如長虹俯臥,顯現(xiàn)出挺拔的身姿。十幾米高的鋼筋水泥柱依次撐起橋面,平緩地延伸至遠方,在下一個匝道處順轉到輔道上,形成錯落有致的主輔線交通路線。
但代表們也發(fā)現(xiàn),在甌海大道建設中,共需建設資金7億元,籌措資金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人大代表施明庚說,我們這次來視察以后,希望甌海大道沿線的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要全力支持這條大道的建設,同時也希望指揮部要加快資金的籌措,促使這條大道早日建成。
一路走來,代表們發(fā)現(xiàn)溫州大道向東延伸至開發(fā)區(qū)邊防大樓段,由于路面陡然變窄,相向而行的車輛擁堵不堪,大貨車的喇叭聲、農用車主的埋怨聲響作一片。
市人大代表王益琪憂心地說:“這幾年,我市城市東片的交通道路建設投入很多,建設速度也很快。但城市東片道路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湯家橋路、府東路、溫州大道等道路都存在卡口,成為交通瓶頸。道路卡口的存在,主要是東片道路還未形成網(wǎng)絡化。打通卡口,成網(wǎng)成環(huán)是接下來政府交通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建設好東片道路網(wǎng)絡,不僅能提升中心區(qū)城市的功能和城市形象,也是切切實實解決老百姓出行難的民生工程。”
溫州市區(qū)地下排污管網(wǎng)建設進度,一直是人大代表十分關注的難點問題。由于溫州市沒有城市污水集中收集輸送系統(tǒng),只好直接排入甌江及其他河流內,每天約5萬噸的污水使溫州的水質不斷下降。雖然市政府加大了排污管網(wǎng)設施建設,但代表們發(fā)現(xiàn)進度仍參差不齊,西片污水干管104國道一期1號泵站征地,市、區(qū)、鄉(xiāng)政府多次協(xié)調都解決不了,工程建設資金又沒有及時得到財政撥付,實在是舉步維艱。
市人大代表陳海海認為,排污管網(wǎng)設施建設進度慢的原因在于建設環(huán)境不理想、政策處理難;建設缺少系統(tǒng)性;各個責任單位協(xié)調太少。
代表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五個一”工程各方面的難點,都被代表們仔仔細細梳理了一遍。
有力的審議
“市政府要盡快抓緊解決影響工程進度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握拆遷征地工作的主動權,重視解決好單位拆遷難、歷史違章處理難和征地過程中農民留地難等有關問題,抓緊落實有關政策措施。”
“要加快研究調整拆遷安置的現(xiàn)行政策,建立以市場化為主體,以保障群眾居住為出發(fā)點的城鎮(zhèn)房屋拆遷安置新體制。”
“要重視研究解決甌海大道與南塘大道等交叉口交通組織問題。要按規(guī)劃建設樞紐互通,避免甌海大道通車后出現(xiàn)交通擁堵,影響整條路線功能的發(fā)揮。”
2006年5月26日,溫州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廳正在舉行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五個一”民生工程建設情況的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發(fā)言擲地有聲。
市政府領導表態(tài)說,“一定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設進度、保證工程質量、提高投資效率。”
常委會審議意見指出:市政府要認真做好群眾工作,協(xié)助工程責任單位落實工作,確保工程各項前期工作按時完成。要整合財力,確保建設資金同步到位。部分工程資金缺口問題將是下一步工程建設高峰的重要制約因素,市政府在加快推進工程進度的同時,要重視確保各項工程資金按計劃同步到位。對“五個一”工程項目的資金計劃要進行一次檢查,明確資金渠道和責任單位。要按進度安排資金撥付計劃,及時掌握工程動態(tài)情況,主動服務,盡快盤活存量資產,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要盡快研究解決工程實施中凸現(xiàn)的政策性、普遍性問題……
審議后,常委會領導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馬上投入到審議意見的督辦工作中去。常委會領導聯(lián)手抓督查、抓落實,針對審批環(huán)節(jié)每繁瑣、資金短缺等制約安置房建設進度的關鍵因素,結合審議意見的督辦,督促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限期加以解決,從源頭和機制上推動城市拆遷安置工作向良性化方向發(fā)展。
7月24日,常委會組成人員頂著烈日,先后視察了府東路北段、仰義污水泵站、賣麻橋延伸工程,以及市區(qū)望江西路及解放南路安置房建設進展情況。當了解到因個別人員從中作梗,導致仰義污水泵站征地受阻,無法開工建設的情況后,常委會組成人員一致要求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切實加大工作力度,依法堅決予以處置。
全市人民密切關注的一房、一堤、一路、一環(huán)、一網(wǎng)“五個一”民生工程在甌越大地的各個建設工地上加快了步伐。工人們不辭辛苦,為工程建設添磚加瓦。早上7點半前到工地,晚上披星戴月回家,工人們已習以為常。
一位工人發(fā)自肺腑地說:“老百姓在外等了這么久時間,都希望早點搬新房。我們作為建設一線的一員深感外界的壓力,深知自己的責任。”
針對工程建設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各地、各有關部門及時碰頭、協(xié)調,倒排時間表,齊心協(xié)力,完成拆遷征地任務,做好資金籌措工作,千方百計確保工程高標準施工、高品位建設。沿線拆遷戶更是不遺余力支持工程建設。
面對如火如荼進行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zhàn),一位網(wǎng)友這樣評論:“沒想到力度如此之大,沒想到氛圍如此之濃,沒想到成效如此之好。”
民生工程建設沒有休止符
2006年12月25日,在溫州市區(qū)望江路舉行的安置房交付使用儀式上,丁杰等拆遷戶高高興興地接過金燦燦的新房鑰匙。
到2006年年底,可交新房鑰匙達8232戶。雪景公寓C幢1012室的拆遷戶林堅,分到了兩套面積分別為130平方米和77平方米的新房。一套舊房換成了兩套新房。
拆遷戶余荷花說,盡管拆遷安置給拆遷戶帶來了生活上暫時的困難和不便,但看到新房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齊全的功能,大家都認識到拆遷安置對城市、對市民都是有好處的。
拆遷戶姜家麟說,以前住舊房,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現(xiàn)在住上了安置房,居住條件和周邊環(huán)境都“翻了一番”。
僅僅過了4天,在甌海大道和市區(qū)江濱路中心區(qū)段又分別舉行了“一環(huán)”建成通車、沿江防洪堤2公里閉合暨3公里開工儀式,給廣大市民送上了一份溫暖的新年賀禮……
疏堵為暢,輕快的不僅僅是參觀車的車輪,還有行路者的心情。從湯家橋南路,到上江路、溫州大道、惠民路,沿途每經(jīng)過一條路,都會看到很多市民,在路旁駐足留影。
家住老城區(qū)的市民鄧兄龍,一直舉著攝像機舍不得放下,生怕漏掉了每一個鏡頭:“我要把這些通衢大道都拍攝下來,給家人、親戚,還有定居國外的好朋友看看,讓他們也一起為家鄉(xiāng)的變化而高興。”
跨過三垟濕地,途經(jīng)楊府山住宅區(qū)、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沿途除了寬闊筆直的馬路,還有路旁郁郁蔥蔥的樹木;更遠處,是青山如黛、綠水盈盈,構成一幅生態(tài)城市的絢麗畫卷。
面對這個“淡妝建筑、濃妝生態(tài)”的交通圈,一位人大代表激動地說:“出門交通順暢,放眼滿目綠色。這樣的幸福路,讓我看后感覺很振奮。這樣的交通圈,確實是為民造福的好路啊!”
但民生工程建設沒有休止符,市十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連正德指出:“五個一”工程立足于改善市民居住條件,完善城市設施,增強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這些都是廣大市民和群眾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將一如既往地關注民生,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將一抓到底。
如今,民生工程每一目標的完成,都有眾多人大代表、市民在關注、在付出、在期待。一個充滿活力、實力的和諧溫州正在向人們走來。
相關鏈接:溫州市人大常委會“五個一”工程監(jiān)督大事記
2006年3月2日 市人大常委會組織近百名省、市、區(qū)三級人大代表深入施工現(xiàn)場,實地視察“五個一”工程建設進展情況。視察前,代表們集中聽取了市政府的匯報,了解了工程相關情況。視察后,市人大常委會及時召集部分代表交流討論視察情況,代表們對“五個一”工程進度表示了肯定,對如何加強工程建設的資金保障、簡化安置房的土地行政審批程序、土地征用政策落實的連續(xù)性、工程質量的保證等問題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和建議。
5月23日 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市人大代表,兵分5組,視察了“五個一”工程建設進展情況,了解建設中的實際困難,共同為破解建設難題支招。
5月25日至26日 市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于市區(qū)“五個一”民生工程實施情況,并通過了關于市區(qū)“五個一”民生工程實施情況的審議意見。
7月14日 常委會主任連正德、副主任翁錦武、秘書長杜玉生率有關委室負責人前往江濱路防洪堤建筑施工點和百里路安置房工地視察抗臺情況。
7月24日 常委會組成人員分成4組,分別帶領部分市人大代表視察“五個一”工程的落實情況。
9月19日 部分市人大代表視察“五個一”工程進展情況。視察組先后實地察看了錦江路、惠民路、甌海大道、沿江路至上江路地下管網(wǎng)、安瀾亭防洪堤以及信河街A地塊安置房建設進展情況。
9月25日至27日 市十屆人大常委會二十三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于“五個一”工程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