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和煦,青草依依,春回大地。踏春的季節,人們走在曠野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到碧波蕩漾的河道,看到歡快嬉戲的魚兒回來了,心里不知有多么高興。
寧波素有江南水鄉之稱,是個環境宜人的天府寶地。但是,如果回到4年前,諸多河流因工業廢水污染發黑發臭,水生物不斷減少,是很難見到這一幕的。那么在短時間里,是什么讓這一切悄然變化,并使寧波于今年2月順利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的復查,再次榮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這一切,離不開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在重大事項決定、立法、監督等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
“環境就是生產力”—— 一個決定的出臺
在全球生態500佳之一的奉化市滕頭村,一位果農喜滋滋地說:“我們的草莓4元一公斤仍供不應求,而有的草莓1.5元一公斤都賣不掉,原因就在于我們的草莓是綠色食品。這是生態環境給我們帶來的財富。”
2003年,寧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勇在一次調研中聽到一位果農所說的這段話,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她也多次在各種場合以此為例說明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環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財富,環境就是競爭力,環境就是生產力。建設生態市,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是寧波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關系人民群眾長遠的根本利益。”這是寧波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共識。
正是在這樣一種思路的指導下,《寧波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建設生態市的決定》于2003年11月14日誕生了。隨后,在市政府努力下,一股以“藍天、碧水、綠色、潔凈”為主題的生態市建設熱潮在四明大地蓬勃掀起。
2004年3月1日至10日,市人大常委會組成3個調研組,分別由副主任鄭杰民、邵孝杰、張金康帶隊,就寧波市的水資源情況進行調研,重點調查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配置情況,水資源管理、保護情況,節約用水情況,并提出加強水資源管理,把“碧水工程”建設作為本屆人大常委會推進生態市建設重中之重的意見建議。
由此,一場監督水環境治理的大戲在寧波有聲有色地上演。
立法促環保——一批相關法規相繼誕生
今天,走在余姚江這條寧波人民的母親河邊上,我們早已感覺不到它幾年前受污染的的污穢面容,清澈的河水回來了,各種水生動植物回來了……姚江水經鎮海嵐山水庫處理,已成了供應舟山市的飲用水。
說起這條母親河的保護,“老人大們”都會跟你講起寧波市十屆人大常委會所立的一部法規——《寧波市余姚江水污染防治條例》。為一條河的生態環境保護立法,這在寧波立法史上首開先河。有了法規作后盾,寧波市環保部門對余姚江的管理力度陡然加大,一大批污染企業被遷移走或關閉。據統計,共搬遷關閉各類污染企業120多家,其中規模企業27家,拆除養殖網箱11000只,削減COD85000噸,削減廢水7800多萬噸。
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對姚江環境的保護也沒有僅僅停留在這部法規出臺上,而更注重這部法規的落實上,4年來,多次安排對姚江環境保護情況進行視察。
2004年5月的一天,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邵孝杰帶領執法檢查組來到江北區慈城鎮的姚江邊,看著鐵紅色的河水,檢查組一行心痛啊!原來,檢查組目睹的是從事金屬制品表面酸洗處理的企業在偷偷排放污水,而這樣的企業僅慈城鎮就有20多家。
隨后,檢查組對姚江沿線酸洗行業污染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這一帶蓬勃發展的不銹鋼行業帶動了小酸洗行業的興起。以余姚河姆渡鎮為例,2003年該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3億元,其中60%來自不銹鋼行業,而不銹鋼行業酸洗會產生大量污染物,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母親河的保護刻不容緩,市人大常委會督促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立即依法進行治理。
2005年10月,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城建農資環保工委專門組織記者對過去小酸洗污染嚴重的余姚市河姆渡鎮進行“回訪”,眼前的一幕的確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通往姚江的白羅浦河河水發紅發臭,當時已基本恢復本來面貌。據河姆渡鎮領導介紹,為使不銹鋼行業酸洗污染脫離姚江,該鎮投資3000萬元在余姚市濱海工業園建設了不銹鋼酸洗處理中心,把小酸洗企業全部搬遷到園區內,污水得到了集中處理。
這部法規體現的良好效果讓寧波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格外興奮。市人大常委會繼承前幾屆積累的經驗,繼續制定有利于加強環境保護的法規。4年來,先后制定了《寧波市象山港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保護條例》等3部涉及環境保護的法規。
2005年7月1日起實施的《寧波市象山港海洋環境和漁業資源保護條例》設置了一些剛性的條款,在象山港的環境保護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象山港建立并實施海域排污總量控制制度”。
——“禁止在象山港沿岸及島嶼新建、擴建化工、印染、造紙、電鍍、電解、制革、煉油、有色金屬冶煉、水泥、拆船以及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項目。”
——“ 象山港沿岸及島嶼已有的企業事業單位排放的污染物應當符合規定的排放標準……污染嚴重又難于治理或者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按照管理權限,由市和沿象山港縣(市)、區人民政府責令停業、關閉。”
……
這些規定,有效保護了象山港生態環境,促進了海水養殖業的發展。特別是沿岸各縣(市)區積極行動起來,加快對排污企業整治和監測,并嚴格執行禁止在象山港沿岸新建、擴建嚴重污染環境項目的規定。其中,寧海縣關停了一批重污染企業,象山縣排污企業在環保部門監控下實現了達標排放。
目前,寧波市政府已經批復實施象山港區域空間保護和利用規劃,正向著努力把象山港打造成我國著名的生態經濟型港灣、長三角南翼特色海洋旅游休閑基地、國家級海洋產業基地和現代國際物流基地的目標邁進。
“萬豬場”搬遷——一個豬糞變寶的故事
過去不值一文還污染環境的豬糞,經過加工后成了當地農民搶購的有機肥。這一昔日污染環境的“萬豬場“——鄞州區聯誼牧場,如今依靠先進的環保技術,不僅解決了廢棄物的污染治理問題,還變廢為寶,創造了經濟效益,成了遠近聞名的環保典型。
講起“萬豬場”的搬遷,還要追溯到寧波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期間的2000年到2001年。2000年,當時的寧波市人大代表傅其照了解到群眾反映的情況后,一個人來到位于鄞州三溪浦水庫上游的“萬豬場”進行實地察看,用隨身攜帶的照相機拍攝了一個又一個受污染的場景。“萬豬場”對三溪浦水庫的污染讓他感到觸目驚心。當年的寧波市人代會上,他奮筆疾書,寫下了關于要求搬遷三溪浦水庫上游畜禽養殖場的建議,并與其他9位寧波市人大代表一起聯名將建議提交大會,背后還附上了24張現場照片。
該建議所反映問題的嚴重性引起了寧波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的高度重視。在現場視察基礎上,寧波市人大常委會領導要求寧波市環保局立即妥善處理此事,徹底解決三溪浦水庫污染問題。很快促成了“三萬頭豬大遷移”的大動作。
“萬豬場”搬走了,作為寧波市鄞州區部分鄉鎮和鎮海煉化公司的飲用水源的三溪浦水庫不會遭受污染了,但會不會對新址附近環境造成污染呢?這件事沒有被人大淡忘。寧波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接過接力棒,繼續跟蹤督查。市人大常委會多次組織人大代表對“萬豬場”新址運行情況進行視察。
視察中,代表們看到了一個干凈環保的新牧場。場主應善國吃一塹、長一智,把新牧場的污物治理放在頭等重要位置,建立加工廠,引進設備,運用干化發酵工藝處理豬糞,使其變成有機肥,并逐步形成了年產3500噸的規模。這樣一來,不但豬糞污染環境的問題解決了,而且還靠它賺了錢。當時,豬糞加工成的有機肥,成為無公害蔬果基地急需的肥料,每噸可賣到150元。場主還籌資80萬元,采用先進的污水處理生態模塊系統,使每天近250噸的高濃度有機污水處理達標,并用于牧草地的灌溉。當年,聯誼牧場還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認證,成為全省首家通過這一認證的牧場。
新牧場的環保情況讓參與視察的寧波市人大代表們都十分放心。
“烏龍江”變清水河——一條城區內河的變遷
《如畫的河流變成了“黑龍江”》、《夏虞河:“烏龍江”不堪入目》,2004年、2005兩年間,位于寧波市江東區江南社區的夏虞河頻頻成為當地媒體的曝光對象。
3年來,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多次組織執法檢查組進行檢查,發現該河污染的確非常嚴重。
2003年5月,檢查人員在現場看到:河面上漂浮著一層黑油油的污物,其中還有如鐵銹般的小魚蟲成群結隊地在蠕動。一位姓石的居民說,四五年前,這條河還很清,可以釣魚,也可以游泳,沒想到現在變成了這個樣子。
“夏虞河河水受污染發黑變臭的情況,媒體曾多次報道過,后來聽說政府部門投資進行了治理,可我發現,污水亂排現象仍沒有杜絕,黑乎乎的污水還在往外流。夏虞河何時才能變清呢?”一名圍觀群眾問檢查人員。
參加檢查的市人大代表林立鈞激動地說:“想不到現代城市中還有這樣一條臭水溝,生活在附近的老百姓真是太苦了。政府部門應該早日拿出解決辦法來,給老百姓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給我們漂亮的城市抹去一個污點。”
檢查后,寧波市人大常委會一方面要求市政府有關部門出臺具體整治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分步實施,還周圍群眾以清流;另一方面組織新聞媒體參與現場踏看,對存在問題給予曝光,把依法監督與輿論監督有效結合起來。
市政府有關部門深入實地調研,找到了造成夏虞河發黑發臭的兩大原因:一是自身凈化功能差。夏虞河屬于末端河流即斷頭河,自身凈化功能幾乎沒有。二是污水直排影響大。夏虞河地處城鄉接合部,由于歷史緣故,在河道周圍近兩百戶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納入城市污水管網,各類生活污水直排入夏虞河內。
經與相關專家反復論證,最后寧波市內河管理部門決定采用設置臨時翻水泵,定期將污水排入甬江,從臨近河道換進新水,通過一天兩次翻水的方法達到臨時治理的目的。據了解,夏虞河所在的福明余隘村已列入城中村的拆遷計劃,透底改造夏虞河將隨城中村改造一起進行。
那么,3年后的今天,夏虞河究竟怎樣了呢?走進江南社區,聞不到嗆人的陣陣惡臭,河水也不再污黑不堪,水面上很少見到漂浮的垃圾……據居民反映,自去年夏虞河翻水站投入使用后,經常交換水體使得夏虞河的污染情況有了明顯好轉。
市人大常委會還從此事中舉一反三,建議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完善配套市政設施、加快舊村改造和截污納管工程建設的同時,著力推進鄞州區與老城區、鎮海區與北侖區等地內河的同步治理。
春天的甬城繁花似錦,春天的甬城綠草茵茵,春天的甬城更是碧波蕩漾。一萬多公里的河道里,清清河水平緩流淌,流淌著甬城百姓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