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許多學者對科技文件運動過程和規律進行了深入研究,也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是,隨著科技活動的發展和理論研究的深入,以往對科技文件運動的研究顯現出不夠系統和深入的特點。表現為:首先,在科技文件與科技檔案的有關教科書中,對科技文件及科技檔案運動規律的研究,基本是建立在對紙質科技文件或科技檔案的研究基礎之上的,有關電子科技文件的運動規律較少涉及。也就是說,研究的對象范圍不夠全面。其次,在有關文件運動規律的研究論著中,雖然將科技文件特別是電子科技文件納入視野,得出了有見地的觀點,但對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的研究很分散,系統全面地加以研究的較少。因此,對科技文件運動全面系統加以研究很有必要,也很有價值。黃世喆先生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完善而成的《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研究》(中國檔案出版社2004年版)一書,對科技文件運動規律作了較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是代表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研究的新的理論成果。該書是作者的博士論文,更是作者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對困惑所作的思索和提煉,可謂是“十年磨一劍”的結晶。
作者以唯物辯證法和系統論作為主要指導思想,緊密結合科技活動實踐,廣泛吸收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對科技文件運動過程和規律作了系統的研究和總結。該書共分四章。
第一章介紹了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研究的基礎。主要包括概念基礎和理論基礎,具體介紹了科學與技術、科技活動、信息、信息源、廣義文件、科技文件等概念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文件連續體理論、文件運動理論模型、科學發展理論。作者大量吸收與論題相關的科研成果,但又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進行融通、提升,通過自己的細致研究,對各種觀點加以評價,發表有價值的見解。作者在對上述概念和理論基礎邊敘邊議中,將本書的研究基礎框定在廣義科技文件概念之上。
第二章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理論,是本書重點。作者分三個層次詳細論述了科技文件運動規律。作者認為,在廣義的科技文件概念下,一是不同領域科技文件的共同發展規律是:科技、科技管理活動的特點及科技創新過程和過程模式的演變決定了科技文件運動過程是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統一;科技文件的形成主體從單一到多元;科技文件運動狀態從線性到多維,從階段性到連續性;運行機制從經驗到科學。二是同一領域科技活動的科技文件的運動規律;科技文件運動過程出現“馬太效應”;科技文件運動過程中,科技文件及其生產者呈現集中與分散的分布規律;科技文件的交流與傳播中遵循指數增長規律、老化規律和引用規律。三是同一科技活動的科技文件形成規律:對象律、程序律、成套律、轉化律和動態律。
第三章闡述了科技文件運動規律決定科技檔案的性質。在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理論的架構下,作者對科技檔案的性質——成套性、完整性、準確性、真實性與現實性,做了重新認識與闡釋,認為科技檔案的這些性質是由科技文件的運動規律決定的。
第四章論述了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理論與檔案學基礎理論的關系。作者以為,檔案學的基本理論,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來源原則和全宗理論,其基本精神都對科技文件(包括電子科技文件)具有適用性,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理論是對檔案學基礎理論的發展和完善。
本書具有兩大突出特點:第一,創新性。創新是一部論著的價值所在。誠如王傳宇教授在本書序言中所說,該書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將本書論述的基點定在廣義科技文件概念之上,認為現行科技文件與科技檔案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發展階段,為全文展開論述奠定了概念基礎。其次,從整體上講,分層次系統論述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的內容,所作的結論概括與其他表述大有不同,尤其提出了一些獨特的論斷,發人所未發。再次,從具體細節上講.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觀點。比如,認為“‘科技檔案的補充’比‘科技檔案的更改’提法更恰當”,提出了“淡化科技檔案的概念,突出科技文件概念”的觀點等。第二,完整性。篇章結構方面,既論述了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的基本內容,又論述了科技檔案的性質特點及檔案學基本理論對科技文件的適用性,論述對象涵蓋了廣義的科技文件。觀點闡釋方面,分層次多角度細致入微地深入論述,完整準確,全面深刻。
作者提出“淡化科技檔案概念,突出科技文件概念”的觀點以后,引起了部分學者和科技檔案工作者的討論,有極力反對者,也有持不同觀點者,頗有一番爭議。霍振禮先生是淡化科技檔案概念的極力反對者,為此發表了數篇文章。他認為黃先生的結論“沒有從實際(實踐)出發,而是概念的推導”,“首先他否認科技檔案與科技文件概念上的區別;第二,他否認了科技檔案‘管理’的意義;第三,他沒有看到我國當前信息管理工作的現狀。”他認為我國科技檔案工作發展為國家規模來之不易,淡化科技檔案概念在實踐中是有害的。西北大學的張莉老師對之持有不同見解,她認為“一方面,是科技檔案概念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檔案管理和檔案學科的發展。這兩個方面共同作用,使科技檔案概念的式微成為必然結果”,“‘式微’并非指科技檔案概念完全消失或被替代,而是其在理論層面上向恰當地位的回歸”。筆者以為理論問題只要言之有據是可以探討的,但科技檔案概念是老一輩檔案學者和實際工作者共同創立的結果,在科技管理工作實踐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微觀的實際操作方面,因此在不能提出能比之更好的指導實踐和發展理論的概念以前,對科技檔案概念應當慎言“淡化”,以免給實際工作造成混亂。
總體來說,全書結構嚴謹,思維嚴密,視野開闊,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有力,論述深刻,用語規范,用詞精當。本書雖是科技文件的專著,但是對于檔案學(包括科技檔案)的諸多理論問題都有所論及,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學術研究尤其是基本理論研究要想取得巨大突破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對于檔案學及其相關理論來說,能有些許創新和突破都應該說對理論發展做出了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的出版對于科技文件運動規律的研究將起到不言而喻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