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學的內容之一,但它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教學內容又不在一個層面,那么綜合性學習試題應當怎么出呢,或者說什么樣的試題才是真正的綜合性學習試題呢?
其實,近幾年綜合性學習試題一直是課標試題研究的重點,只是目前研究和命制出的試題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這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對7~9年級綜合性學習的目標要求把握不準確。課程標準將義務教育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綜合性學習的目標要求都不同。第一階段,要求在活動中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自己的見聞和想法;第二階段,要求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第三階段,要求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第四階段,要求在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后,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還要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因此,初中階段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可以概括為“確定主題、制訂計劃、獲取材料、分析問題、形成報告(成果)”。根據這樣的要求,現在一些綜合性學習試題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在研究主題上設題,比如說給出一些材料,讓學生根據材料自己確立研究內容或提出問題。現在的試題,基本上還是給出具體問題,讓學生就所給的問題來回答,換句話說,就是問題不是由學生提出的。
其次,把綜合性學習簡單地理解成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這種現象比較普遍。應當說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是實現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保證,沒有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就沒有綜合性學習。但是,如果在對綜合性學習的考查中,只將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作為考查內容,那就有失偏頗了。因為,綜合性學習的基本特征是重探究、應用,重過程、參與,重方法、體驗,如果不圍繞這些特點設題,就不能說是綜合性學習試題。
再次,在試題命制中忽視綜合性學習的基本載體——活動。綜合性學習是在活動中完成的,也就是說,活動的過程和活動的方式方法應是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內容。反觀現在許多試題,根本就沒有以活動為依托,更多的是以閱讀為依托。當然,綜合性學習試題的活動不可能是真實的活動,這正是試題的活動與課程標準要求的活動的不同之處。課程標準要求的活動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實際行動,綜合性學習試題中的活動則只能是一種為命制試題而設計的活動。
設計綜合性學習試題要考慮下面幾個問題:第一,要考慮試題如何以試卷形式承載。不可否認,綜合性學習是在活動中完成的,但是活動本身是不可能進入試題的,那就要采取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將活動的內容或者要求提示出來,即先把活動寫在試卷上。這樣,有了活動這個載體,再來設計試題就比較容易了。第二,要考慮試題的綜合性。這里所說的綜合性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指思維層面的綜合,即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具體來說,就是能夠從試題提示的活動中產生自己的認識,有對活動中產生的問題的分析,在活動中能夠取得自己預期的結果。二是指能力層面的綜合,即搜集、處理和交流信息等能力的綜合。具體來說,就是能夠借助試題提示的活動,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第三,要考慮試題所能承受的方式。例如綜合性學習的結果呈現方式可以是圖畫、照片,甚至可以是研究報告,但是這些呈現方式對于一張試卷來說恐怕都不適宜。第四,要考慮試題的測試效果,命制綜合性學習試題必須控制難度。
鑒于以上考慮,綜合性學習試題的命制應當重視對活動的設計。設計活動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活動的過程,即活動一定要由幾部分組成,各部分之間承接要順暢;二是考查的目的,即活動設計要有利于綜合性學習基本考點的落實。綜合性學習試題的命制還要重視對學生認識水平的考查,這里所說的認識水平主要是指能夠對提供的活動內容和相關材料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見解;因為綜合性學習是以活動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如果不是去解決一個問題或者沒有一個活動的主題,那么這個活動也就難以進行了。綜合性學習試題的命制也要重視對提取、處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和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
下面的綜合性學習試題可以作為研究此類試題的一個借鑒: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班里在這天舉辦關于讀書的班會。班會的主題是“讀書與成功”。請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務。
1.為營造活動氣氛,教室里需要張貼一副對聯。請你從下面所給的對聯中選擇一副貼在教室黑板的兩側,并簡要說明你選擇的理由。
①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②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多讀書。
③世間唯有讀書好,天下無如吃飯難。
2.同學李明在班會上作“讀書帶給我的收獲”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涉及以下三則材料。在認真聽了他的發言后,同學們發現有一則材料不符合他演講的主題要求,請你提出來,并說明不符合的理由。
材料一:現在常聽人說“多讀杰作,學取技巧”,這話是不錯的,但倘使他讀杰作的時候,心里總惦記著“快學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間時時都發生“這是不是技巧”的問號,那他絕學不到什么技巧。
材料二:那些有學問且對我有用處的書,我用吃橄欖的辦法閱讀,反復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學問然而對我用處不大的書,我用吃甘蔗的辦法閱讀,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材料三:最近,東方圖書市場內各類包裝精美的高價圖書特別暢銷,不少人是為送給親戚朋友而買的。對此現象,有關學者認為,將包裝精美的圖書作為禮品送給別人,雖然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人們對文化的重視,但如果僅限于此,就會流于形式,導致讀書浮夸風氣的蔓延。
3.在聽了同學們的發言后,你對“讀書與成功”有了怎樣的認識?請把你的認識寫下來。
4.在活動即將結束時,班長要求每位同學說一句讀書使自己獲益的話。你想說的話是。
5.活動結束后,班長讓你將同學們的留言編輯成冊,并為這個冊子起一個四個字的名字,你想起的名字是□□□□。
這道綜合性學習試題是以一次活動為依托,試題的設計是按照活動的過程來安排的,試題的綜合性得到了較好的體現。這種綜合性既表現為對學生思維水平的綜合考查,也表現為對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考查。應當承認,這道試題本身還有缺陷,但這正說明綜合性學習試題的命制還有許多需要研究的地方。而對綜合性學習試題的研究最主要的是解決“定型”問題,即這種試題基本呈現形式到底應當是什么樣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必須深入研究綜合性學習試題的本質特點,我們的確還有一段艱苦的路程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