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不同品種砧樹、不同嫁接方法及不同時間嫁接的試驗,優選出了適宜高接紅富士的優良組合,明確了高枝嫁接的最適時期和適宜的高接方法,總結出了不同砧樹高接紅富士的效果。
關鍵詞:中間砧;高接;紅富士
為了將生產中的老劣品種改良為優質品種,實現果園效益的最大化,2003年春我們在潞城市神泉、子南等村采用高接換頭的方法實施了品種更新,同時對不同品種、不同嫁接方法及不同嫁接時間高接紅富士的效果進行研究,以進一步掌握高接換優的規律性,為指導生產中品種優化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試驗采用樹齡為17~19年生的紅星、金冠、國光、祝光、倭錦5個品種砧樹,基砧為山定子。株行距為3m×4m,樹形為小冠疏散分層形。所采用的接穗為處于盛果期的紅富士品種。包扎用的材料為0.007mm的聚氯乙烯微膜。為了保證試驗效果,所采用的砧樹均為生長健壯的、無腐爛病發生的中庸樹。采用的嫁接方法為皮下接、切接、腹接3種。嫁接時間為2003年4月5日到5月15日。嫁接前把接穗每50條扎成1捆,用濕砂埋在果園背陰處,隨用隨取。嫁接前一天取出插入清水中浸泡一夜,使接穗充分吸水。嫁接后及時進行除萌、解除包扎物、綁支柱及病蟲防治和肥水管理。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砧樹、不同嫁接法的接口愈合效果
為了準確了解5個品種砧樹高接紅富士的愈合情況,2003年8月下旬針對不同品種砧樹、不同嫁接方法分別隨機抽取100株共1500個接口進行調查,從調查結果(見表1)可以看出,不同砧樹、不同嫁接方法其愈合情況不同。5個品種砧樹中,國光的愈合情況較理想,其次為金冠,再次為祝光、倭錦,最差的是紅星。尤其在腹接中,紅星愈合良好率僅占51%,而愈合不良率占到42%。從嫁接方法看,皮下接平均愈合良好率為73.4%,切接為68.6%,腹接為61.6%。愈合不良率皮下接為14.8%,切接為22.2%,腹接為27.2%。從試驗情況看,中間砧為國光且采用皮下接的愈合情況最好,達到84%,中間砧為紅星且采用腹接方法的愈合情況最差。
2.2不同時期嫁接對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長量的影響
2003年我們從萌芽到幼果膨大期分9個時段對金冠品種采用皮下接的方法改良為紅富士,并于同年9月25~28日進行了調查。從調查結果(見表2)可以看出,自萌芽、開花到幼果膨大期,不同嫁接時間對嫁接成活率、新梢生長有明顯影響。單從成活率看,隨著時間的推移,除落花期的4月30日嫁接的略有下降外,其余呈逐漸提高的趨勢,5月15日嫁接的成活率達到95.6%,為各時期最高。從新梢生長情況看,適當提早嫁接利于發育,以花蕾分離期的4月15日前后為宜。花后嫁接的新梢生長量明顯減小。從試驗情況看,蘋果樹雖然適于嫁接的時間較長,但最適宜的時期在花蕾分離到盛花期這一段時間。

2.3不同砧樹對產量的影響
2003年度我們高接后的幾年間相應采取了摘心、拿枝、環剝等促花措施,并針對不同品種砧樹、不同嫁接方法的單株各10株,共150株樹的產量情況進行了為期3a(年)的跟蹤觀察。
從觀察結果(見表3)可以看出,不同的高接方法產量恢復情況不同。皮下接的產量恢復較快,第2~4年的平均株產達到9.73kg;其次為腹接,第2~4年平均株產為8.56kg;切接產量恢復的較慢,第2~4年株產僅為7.01kg。同時,不同品種砧樹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以國光為中間砧的產量恢復較快,第2~4年間采取3種不同的嫁接方法,總均株產達到12.43kg,其余依次為金冠10.59kg、倭錦9.21kg,最差的是祝光和紅星,為5.52kg和4.40kg。試驗表明,以國光、金冠、倭錦高接紅富士產量恢復較快,而祝光和紅星恢復明顯慢。
3討論與結論
通過4a(年)時間的試驗,結果表明,選擇適宜的砧樹品種、恰當的嫁接時間和適當的嫁接方法對于接口的愈合、新梢的生長以及產量的恢復至關重要。從試驗情況看,中間砧為國光高接紅富士蘋果整體狀況良好,其余依次是金冠、倭錦、祝光、紅星。不同嫁接方法中以皮下接表現良好,愈合度高且產量恢復快;不同嫁接時期中,以花蕾分離到盛花期為最適宜期。所以,選用國光作砧樹、采用皮下接且在花蕾分離到盛花期高接紅富士是最佳組合。
(收稿日期:2007-04-11;電話:1383557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