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蘋果套袋作為生產優質、高檔、出口果品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在果品產區越來越受到生產部門和果農的高度重視,并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效益。為了更好的了解我省蘋果套袋情況,我們前后深入平陸、鹽湖區、萬榮、吉縣、襄汾、堯都區、榆次區、祁縣等縣區,同當地縣果業局、果農和果品經紀人等有關人員,就我省蘋果套袋問題進行了專項調查。結果表明,我省蘋果套袋技術實施效果明顯,在提高果品質量、增加果農收入方面作用顯著,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全省蘋果套袋現狀
1.1蘋果套袋發展迅速
為了適應國際市場以及消費者對優質、安全果品的要求,上世紀90年代初我省運城市果業局組織人員到山東省考察蘋果套袋技術,并在小面積范圍內進行試點,經過五六年的探索,不斷地總結經驗,直至1997年在全省范圍內推廣開。以后,有的縣市由紙袋到膜袋再到紙袋,有的縣市由紙袋到膜袋再到紙+膜袋,最后根據各地的氣候特點、立地條件、水肥情況、生產目的及經濟條件等多方面綜合考慮確定合適的套袋,蘋果套袋數量從少到多,呈直線上升。截止2006年底,全省蘋果套袋數量達到150億個,其中蘋果套紙袋(包括紙+膜袋)數量約60億個,套膜袋約90億個,分別占蘋果套袋數量的40%、60%。
1.2套袋蘋果市場銷路好,效益明顯
蘋果套袋技術的實施,給果園生產帶來了勃勃生機。所生產的果品除了品質有很大的提高外,其售價也隨之上升,銷路十分看好,套袋產生的經濟效益明顯。全省蘋果套袋中,以嘎拉、華冠為主的中早熟蘋果占套袋量20%,以紅富士為主的晚熟蘋果占套袋量80%。在套紙袋果中,以嘎拉、華冠為主的中早熟蘋果,平均價格為2.6元/kg;以紅富士為主的晚熟蘋果,平均價格為2.5元/kg。在套膜袋的果中,以嘎拉、華冠等為主的中早熟蘋果,平均價格為1.2元/kg;以紅富士為主的晚熟蘋果,平均價格為1.6元/kg。套袋增加了果農收入和調動了果農在蘋果套袋生產中的積極性。
1.3蘋果套袋,優果率和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據調查,全省套袋蘋果的優果率由2005年的60%提高到2006年的70%,總的表現為果面干凈,果形端正,著色均勻,果品整體質量普遍提高。以臨汾市上陽村蘋果套中檔內紅紙袋為例,商品果率和優果率分別達到90%和85%。
1.4套袋果的出口量越來越大,出口勢頭越來越高
由于業務部門每年對果農進行蘋果套袋操作規程的技術培訓,在套袋前幫助果農調運果袋,督促果農套袋前澆水、噴藥、補鈣、選果等,從而使果品的優質率大幅度提高,規?;O果出口基地逐步形成。國內國際果品出口公司,紛紛來到我省平陸、萬榮、祁縣等地安營扎寨,組織出口。2006年秋季出口套袋的金冠蘋果地頭價為每1kg2.76元,中高檔紙袋紅富士蘋果以每1kg4元、3.6元、3元等價格,分別銷往俄羅斯、西班牙、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總出口量約7.5萬t(噸),形勢十分喜人,蘋果生產已成為我省的支柱產業之一。
2當前蘋果套袋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果袋種類繁多,質量難以保證
當前市場上銷售的果袋有“運紅”牌、“財神”牌、山東的“香果”牌、“森泉”牌、“凱祥”牌、河北省的“信泉”牌、“惠豐”牌、河南的“樂園”牌、萬榮縣的“玉田”牌,還有祁縣、平遙等地個人小規模生產的果袋,果袋種類繁多,質量難以保證,造成果農難以選擇的局面。同時由于果袋質量沒有專業機構認證,因而果袋質量也存在一些問題,進而影響果品質量,主要表現在三方面:第一是果袋上無固定鐵絲的比例過大;第二是果袋下面的通氣孔打不開的太多;第三是果袋用紙質量不穩定,有的廠家甚至有好有劣,有意摻雜。
2.2套袋技術不規范,輕視配套技術
果農在蘋果套袋生產中,一方面對套袋技術掌握不到位。調研期間,發現在套袋應用過程中,不少地方還存在操作技術不規范的問題。有的封口不嚴,有的果袋未撐開而粘貼果面,有的損傷了果柄,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另一方面輕視蘋果套袋的配套措施:第一是有的果園在套袋前不噴防治輪紋爛果病的特效藥,或只噴1~2次保護性的防病藥劑,再加上套袋費時費工,致使果子在套袋前已染病菌;第二是不進行嚴格的疏花疏果和定果;第三是不進行果樹生長季節的修剪,樹體透光度達不到30%左右;第四是套袋果采后處理不當,采收后不能盡快放入冷涼處。
2.3中高檔袋比例小,投入有困難
全省蘋果套袋中,套膜袋量較大,套紙袋量較小,尤其是使用中高檔紙袋量更少,致使高、中檔果品質量結構嚴重失調,農藥殘留超標果品占有一定比例,蘋果出口遇到多處壁壘,蘋果產業整體效益低下,農民增收幅度較小。果農對果袋投入有較大困難,影響了積極性。
2.4外銷龍頭企業少,銷售渠道不暢
當地出口外銷的龍頭企業太少,不能拉動產供銷一體化。從而使高質量的套袋果子沒有賣到應有的價格,即高投入得不到高回報,影響了果農套高中檔果袋的積極性。
3今后應采取的措施
3.1選擇果袋企業,保證果袋質量
針對當地果農的經濟、水肥等情況,由當地業務部門首先將果袋廠家進行登記造冊,全面了解省內果袋廠家的基本情況,征集省外著名果袋生產企業,進行果袋廠家的招標,明確果袋紙張質量、果袋的商標名稱、規格、價格,最后由專業機構檢驗認證確定質優價廉的果袋企業,由業務部門和果袋企業簽訂合同。果袋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將由企業負責,并由業務部門統一調袋,統一發放給果農。這樣,一方面可以根據當地水肥情況、不同品種特性選擇果袋,保證果袋質量;另一方面又解決了果農選果袋難的問題,果農套袋的積極性將會進一步提高。
3.2加強技術培訓,全面提高果農的技術素質
由于果農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質不高,因此各級果業部門要加強對果農套袋時期、套袋方法等操作技術規程的培訓。首先,在培訓方法上,專業技術人員要理論聯系實踐,到果園實地操作培訓講課,使果農嚴格按照《果實套袋操作技術規程》進行套袋;其次,加強果農對套袋配套栽培措施的重視。蘋果套袋栽培是一個系統的生產過程,套袋只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確保通過套袋生產出精品高檔果,重要的是落實系列配套栽培措施,做好套袋前的澆水工作、疏花疏果、病蟲害防治和樹體生長季節的整形修剪以及果實采后處理等工作。
3.3政府實行套袋補貼,提高果農套中高檔果袋的積極性
為了使我省水果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擴大出口,提高價格,則必須提高蘋果的套袋質量,使用中高檔型紙袋。運城、臨汾、晉中等是我省蘋果的主產區,每年大約5月份進行蘋果套袋,此時果園正需澆水、施肥等大量投資,建議我省有關政府部門能夠實行一定的果袋補貼,那么果農套中高檔紙袋的積極性將會更高,果品質量也會隨之提高。
3.4搞好果品營銷環境,促進果品銷售
在優化和改善果品營銷環境中,政府和各級果業部門應積極配合,扶持培育出口外銷龍頭企業,實行產、供、銷一體化,加大直銷力度,建立果品銷售“綠色通道”,促進果品銷售,為果農提供更好的服務。
(收稿日期:200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