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扁1號”扁桃是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扁桃課題組選育的扁桃新品種,于2003年4月17日通過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審定并命名,并獲得2005年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該品種堅果光滑、美觀,果仁大而飽滿(平均單仁重1.5g),香脆可口,營養豐富,豐產性好,抗病性強,綜合性狀超過國內同期成熟的其他扁桃品種,值得大面積推廣。為促進“晉扁1號”扁桃的高效栽培和示范推廣,現將其配套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供參考。
1適栽區域
“晉扁1號”扁桃有一定的抗寒性,在山西原平(北緯38°44\")以南及我國北方相似氣候區均可栽植,冬季絕對低溫低于-26℃的地區應謹慎栽植。另外,在生長季雨水過多的長江以南地區及北方降雨偏多的地區,扁桃病害發生嚴重,樹勢易衰弱,不適宜栽培。
2園地選擇
“晉扁1號”扁桃適應性強,但為了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應盡量選在土層深厚、土質好、背風向陽、光照充足并有一定排灌條件的地塊建園。由于扁桃不耐澇,切忌在土壤黏重、容易積水的低洼地塊栽植。扁桃為喜光樹種,且具有休眠期短、開花早的特性,山地溝谷建園時切忌在山頂、迎風口及陡峭陰坡處建園,以山體中下部避風向陽的南坡或開闊的谷地建園為宜。
3苗木選擇及定植
栽植“晉扁1號”宜選用山桃砧或本砧的健壯苗木,以山杏為砧木的苗木因親和力差,有“小腳”現象,嫁接部位易風折,不宜使用。該品種由于生長勢強,樹體高大,壽命長,栽植密度一般以4~5m×5~6m為宜,不宜過密。同時,該品種由于自花結實率較低,栽植時需配置適宜的授粉樹,授粉品種宜選用“晉扁2號”扁桃,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比例以2~3∶1為宜。
定植前先按照栽植株行距挖好定植坑,坑深0.8m、寬1.0m,每坑施農家肥30~50kg,并與土混勻,回填踏實。栽植時應挖小坑,將苗木嫁接部位留在地表以上,填土、澆水。春季栽植時用地膜覆蓋樹盤,以利于保水保墑,提高苗木成活率,縮短緩苗期。定植后在80cm左右處定干,如果中心干上部有健壯枝條時,可適當選留(不超過3個枝條)并短截,其余枝條全部疏除。在冬季寒冷地區,定植后第1年和第2年,幼樹盡量覆土越冬;第3年樹干較粗,不易覆土,應灌足封凍水后覆蓋地膜,并提前冬季修剪,以保護樹體安全越冬。
4整形修剪
扁桃喜光,整形時宜選擇自然開心形、自由紡錘形等豐產樹形。一般自然開心形的整形可于定植當年,利用其芽的早熟性和多次分枝的特點,通過夏季修剪(以6月、8月兩次疏剪為主,結合摘心、拿枝、拉枝等方法),在中心干上培養方向不同、有一定距離的3~5個強壯枝作主枝,主枝與主干呈40°~50°,同時在每主枝上選留1~2個側枝;冬季修剪時對主、側枝進行適當短剪,其余枝條全部疏除。定植第2~3年通過夏季修剪繼續培養、延伸各主枝,并在各主枝上再選留2~3個側枝,同時在每個側枝上培養2~3個結果枝組;冬季對各主、側枝進行適當短剪。另外,考慮到定植第2~3年樹體較大,難以埋土越冬,為避免或減輕早春抽條,需要在落葉后及時疏除生長不充實的二次枝、三次枝及秋梢。通過2~3a(年)的整形修剪即可基本形成穩定的骨架結構,為豐產奠定良好的基礎。
扁桃初結果期樹勢強旺,修剪的目標:一是擴大樹冠,注意調節主枝、側枝和結果枝組的從屬關系;二是促進成花早結果。修剪方法主要是對各骨干枝的延長枝進行適當短剪、開張角度;由于扁桃花芽多著生于枝條中上部,為純花芽,所以對可利用結果的各類枝條主要采用輕剪緩放以及拿枝、拉枝的方法,控制營養生長,促進開花結果;對花枝盡量保留,不進行剪截;對背上直立旺長枝、內膛徒長枝、外圍競爭枝和過密枝要進行疏除。盛果期對側枝和多年生結果枝組進行回縮,用逐年輪換更新復壯的辦法延長結果年限,確保豐產穩產,同時注意及時疏除背上直立枝、弱枝、過密枝、病蟲枝及枯枝。盛果后期重剪延長枝,促使頂端形成結果枝,并輕剪各級枝組,控制旺長使之充分結實;為控制結果部位上移和外移,需交替進行回縮修剪,內膛留預備枝,使之轉化為結果枝組;對連續結果衰弱的各級枝條,應及時進行回縮更新,回縮1/2~2/3。結果衰老期進行更新修剪,回縮光禿的大枝,以徒長枝作新枝頭,逐年恢復樹勢,形成新的樹冠,延長結果年限。扁桃的樹形雖然和桃樹同屬于自然開心形,但由于樹勢、樹性及食用器官的不同,修剪量明顯輕于桃樹,應充分保留和利用各類果枝結果。
5土肥水管理
扁桃園生長季節應進行多次中耕,保持土壤疏松狀態;秋季結合施基肥進行耕翻,深度20~25cm。
扁桃雖抗旱、耐瘠薄,但從豐產穩產和優質的角度考慮,也應進行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扁桃長勢旺,落葉遲,發生二次、三次枝條能力強,生長后期枝條發育往往不充實,尤其是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全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更加劇了枝條旺長,尤其是幼樹,常造成早春抽條,所以在肥水管理上應采用“前促后控”的原則。追肥主要集中在生長前期進行,扁桃對氮敏感,萌芽期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坐果后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盛果期大樹每次每株追肥1~2kg,幼樹酌減。生長后期一般不再追肥,要重視秋冬季基肥的施用,一般每年盛果期大樹株施優質有機肥50kg以上,幼樹10~20kg。
扁桃的澆水應根據立地條件和降雨量來決定,一般在干旱少雨的黃土高原區全年應保證澆好花前水、果實膨大水和封凍水,這對提高產量、品質和樹體抗凍性至關重要。另外,扁桃不耐澇,在雨季或降雨偏多的地區應注意及時排水。
6花果管理
“晉扁1號”扁桃自花結實力低,除在栽植時配置授粉樹外,花期放蜂可顯著提高坐果率,除掛果過多或樹勢過弱外,一般不需要疏花疏果,其花果管理主要是保花保果。
扁桃花期早,花果怕凍,為減輕早春晚霜危害,可采取一些延遲開花的措施。如萌芽前灌水、萌芽后噴水,可推遲花期1周左右;也可根據天氣預報在可能出現霜凍之前采用熏煙、灌水等方法預防凍花凍果。
另外,在花前追肥、灌水和花期噴施葉面肥(如噴布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等),對保花保果和提高坐果率效果明顯。
7病蟲害防治
該品種抗病蟲能力較強,一般不發生危害桃李的蚜蟲、葉螨等常見蟲害,其主要害蟲為桑白蚧,需重點防治。由于桑白蚧在果樹休眠期和生長期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有蚧殼保護,防治比較困難,有效的防治方法為:一是人工防治。利用硬毛刷或細鋼絲刷刷掉枝干上的介殼蟲體,并結合冬季修剪,剪去被害嚴重的枝條,并加以集中燒毀。二是藥劑防治。在若蟲分散轉移危害至分泌蠟粉形成介殼期間是防治的關鍵時期,可使用菊酯類殺蟲劑進行防治,如噴布2.5%的敵殺死或3000~4000倍液的功夫乳油。在老果區附近的扁桃園易發生卷葉蟲和桃小食心蟲的危害,主要采用藥劑防治方法:一是萌芽前噴布5°Be石硫合劑;二是根據蟲情測報,在第1代幼蟲期噴布1~2次3000~4000倍液的菊酯類藥劑。另外,在多雨季節應注意防治細菌性穿孔病和流膠病,每半月噴1次800~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或其他抗菌類藥劑,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8鳥害、鼠害防治
在果實成熟期應注意預防鳥類、鼠類的危害。常用的方法有:在果園設置稻草人,園內放狗驅鳥,錄放噪聲、狗叫聲,或者適當使用化學驅趕劑(如涂抹煤焦油等),對預防鳥類危害可起到一定的效果。防治鼠類可在樹冠下投放毒餌或設置捕鼠器,能有效控制其危害。
9采收和采后處理
扁桃果實采收不宜過早,也不宜過遲,當大多數果實外果皮變黃開裂露出果核時為扁桃成熟的標志,應及時采收。采收過早,皮核不易剝離,且核仁含油量低,品質差;采收過晚,果肉干硬,核仁發黑,食用價值降低,商品性差。果實采收大多采用長桿敲打或搖動樹枝的方法,可在樹下鋪塑料布接收果實,敲打時盡量不要損傷枝葉。果實采收后應立即將外果皮人工剝落,對于果肉不易剝離的綠果,可先浸泡于2000倍乙烯利溶液中5min(分鐘),再撈出置于28℃以上的條件下堆積50h(小時),果、核即可全部分離。取出核果后晾曬3~5d(天),切忌曝曬,否則堅果表面及種仁易變黑,使商品性降低。堅果晾曬后再用硫磺熏蒸消毒,可殺死寄生在核果內外的蟲、菌,還可使核殼保持黃白色,提高商品性。堅果經晾曬處理后在干燥通風的避光環境中保存,可貯存半年以上。
(收稿日期:200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