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因被申請人北京X建筑工程隊深圳工程處(原X施工處深圳指揮部)承建的X花園一區三棟商住樓工程中需要使用焊接鋼筋網,1997年10月19日被申請人以“X施工處第四項目經理部(未注冊)”的名義與申請人深圳某公司簽訂了訂貨合同,由申請人向該工程供應鋼網。前期合作是順利的,但后期被申請人未完全履行合同,沒有按時支付貨款。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多次協商還款未果,便依照合同約定的仲裁條款向深圳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005年3月30日,仲裁庭開庭審理本案并依法作出了裁決,由被申請人向申請人支付貨款及利息和其他相關費用。
【本案評析】
本案是一起買賣合同貨款糾紛,爭議的焦點是誰為這筆貨款“買單”?本案涉及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及第四項目經理部三方關系。欲分清本案法律責任,須從案件的基本事實出發,理順相關法律關系,把握好以下爭訟雙方的焦點。
一、關于第四項目經理部與被申請人北京X工程隊深圳工程處的法律地位問題。法律關系的成立及法律責任的承擔前提,須有獨立的法律主體,即在具體案件中主體有獨立的法律地位。本案中,正確判斷被申請人與第四項目經理部是否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以及二者間的關系,是正確認定法律責任承擔者的前提。
1、“一債兩主”的主體資格認定。 第四項目經理部與被申請人是否是兩個不同主體可從以下事實認定:(1)1997年10月9日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簽訂訂貨合同,約定:申請人為被申請人承建的某花園一區3棟高層住宅樓樓面提供鋼網,簽字人是楊某,簽章是“第四項目經理部”;(2)2000年與2001年申請人與第四項目經理部簽訂還款協議書,簽字人是張某,簽章是“第四項目經理部”;(3)某花園中標單位是X指揮部(被申請人原名);(4)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許可證上X花園1區項目施工單位是被申請人,負責人是楊某,(5)工程竣工驗證書的施工單位是第四項目經理部,簽字人張某;(6)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報告上該項目施工單位為被申請人,項目經理為張某。(7)深圳市工商物價信息中心沒有第四項目經理部注冊登記。從以上事實與證據可以看出,第四項目經理部與被申請人是名為兩個獨立主體,實為一個法律主體。雖然有時以被申請人的名義,有時以第四項目經理部的名義開展業務,但實際上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實際上只有被申請人一個法律主體。
2、“一債兩主”的實質——一個責任主體。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主體,依法都應享有獨立的法律地位,承擔獨立的法律責任。但本案中,第四項目經理部并未取得注冊登記,因而不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對外不能獨立承擔責任。被申請人雖以第四項目經理部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但第四項目經理部不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因此合同的實際簽訂及實際履行者仍然是被申請人。在實際經營中,有時以被申請人的名義,有時以第四項目經理部的名義開展業務。可以看出,“一債兩主”實質上是被申請人利用了不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第四項目經理部簽訂合同的手段,以達到自己逃避法律責任的目的而已。實踐中此案例較常見,一些公司為逃債,往往一套人馬、幾塊牌子,與其未注冊登記的機構之間進行惡意串通,以這些機構未登記注冊為由逃債。這種數個主體,一個人格,享有事實上的連帶債權,卻逃避了法律上的連帶債務。因此在案件的審理中,應認清被申請人與第四項目經理部實際上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應將二者視為一個整體,而由具有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被申請人對外承擔債務。
二、 關于訂貨合同的效力問題。明確訂貨合同的效力問題是確定合同債務由誰承擔的前提。訂貨合同名義上是第四項目經理部與申請人簽訂,但通過上述法律關系的分析可知,實際的合同簽訂者和履行者均是被申請人。被申請人以未經注冊的第四項目經理部的名義簽訂合同來規避法律,但合同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雙方的合同關系依法應受保護。被申請人應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應由善意的申請人承擔責任。
【仲裁結果】
廣東眾誠律師事務所劉浩律師接受申請人委托后,充分收集證據,利用證據的關聯性使復雜的事實關系明了化,抓住了本案爭議的焦點并提出了中肯的代理意見。 仲裁庭采納了劉浩律師的代理意見,認為申請人提供的證據足以證明其與被申請人締約、履約的全過程。雖然工程竣工核驗證書X花園一區項目的施工單位是第四項目經理部,而施工許可證、竣工驗收報告又證明該項目的施工單位為被申請人,在沒有證據證明該項目同時有兩個施工單位的前提下,只能說明第四項目經理部與被申請人實為同一主體,被申請人以第四項目經理部名義與申請人締約后從申請人處取得鋼網用于其所承建的X花園一區項目,理應承擔付款義務,被申請人對關于其與第四項目經理部是兩個不同主體的主張未提供證據證實,仲裁庭不予采納。申請人與第四項目經理部實為同一主體,被申請人以第四項目經理部名義簽訂的訂貨合同有效,應由被申請人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駁回被申請人關于訂貨合同無效的主張,裁定其承擔付款及其他相應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