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真的只有離開之后,王佳芬才能更看清自己,看清光明
1月24日,光明乳業(600597.SH)發布公告稱,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董事會決定實行董事長和總經理分設,董事會同意王佳芬董事長提出辭去本公司總經理職務的申請,根據王佳芬提名,董事會聘任郭本恒先生為本公司總經理。
郭本恒,1963年生,食品學博士,現任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管理委員會主任。同時兼任江南大學上海水產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上海食品學會副理事長、國家營養咨詢委員會顧問等職,職務、榮譽等身,是一名技術性乳業權威。對于此次人事變動,王佳芬曾對媒體表示,她和郭本恒都是光明乳業戰略制定的主要參與者和決策人,光明乳業的既定戰略目標不會改變。在辭去總經理職務后,她將更加專注于公司戰略等重大方向性問題;郭本恒則更關注于日常營運,致力于年度目標的實現。王還表示,“新的接班人在光明內部已接受了十年的培養,非常了解企業的情況”。光明乳業新聞發言人龔妍奇也表示,“此次人事變更對光明乳業不會帶來什么影響”。
光明乳業近一年多來可謂飽受指責。2005年6月初,河南鄭州爆出光明把生蛆的過期牛奶加工后重新上市的丑聞,此事經媒體報道,一時轟動全國。王佳芬立即跳出來對此事予以斷然否認。隨后光明網站也發布《關于鄭州光明曝光事件告消費者書》進行否認。6月21日,光明又突然拋出一則短短的公告應付全國的質疑之聲:“鄭州光明山盟乳業有限公司存在用庫存產品在保質期內經檢驗合格再利用生產的情形”。2005年6月9日,杭州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光明乳業杭州生產基地進行突擊檢查時發現,許多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居然是6月12日。對此,王佳芬辯稱,提前打印生產日期是業界潛規則,一面又繼續保證:上海光明不會有任何問題。同年6月13日,上海閔行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對轄區內的光明二廠抽查時再次發現大量早產奶,生產日期有6月15日、6月16日。對于早產奶,光明可謂唯我獨尊,今年的1月4日《華西都市報》報道,1月3日成都再次發現光明標簽生產日期為1月5日的早產奶,再次引發人們對光明液態奶生產日期標注問題的爭議。
除了對王佳芬的危機公關失望之外,人們對王的其他手筆也頗有異議。受光明危機公關失敗的影響,光明乳業漸失常溫奶領地。2006年5月,為了振興常溫奶,光明乳業對常溫奶事業部進行了大規模的人事調整,吸納了原伊利液態奶事業部營銷副總陳成熙以及部分原伊利干將。但業內人士指出,光明乳業隨后并沒有開發出主導型的常溫產品,也沒有從更遠地層次完成主導型產品的營銷戰略規劃,實質上并沒有改變這種競爭上的劣勢。
2006年2月、4月、7月,光明的部分乳品相繼調高價格。公司稱此舉為自我減壓。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由于2005年危機公關能力不夠,致使光明市場份額節節下降,對公司形成了嚴重考驗。而目前乳業巨頭還在搶占市場份額階段,各公司毛利率都不會太高,對他們而言,營業收入比利潤率重要。但光明仍然我行我素,事實上,民眾對光明乳業的提價非常敏感,每次提價都引起媒體的強烈反應,許多對光明乳業有感情的老客戶最終離光明而去。
2005年8月,《董事會》雜志刊登《王佳芬:失去光明》一文,既指王佳芬令人遺憾的危機公關,又有對王佳芬將離光明權杖越來越遠的深遠預測。今天,這種情況某種意義上正被我刊言中。王佳芬主動提出只做董事長,已顯露出頹勢,更像是一種“退守”。也許,真的只有離開之后,王佳芬才能更看清自己,看清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