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不僅要在經濟建設層面,而且要在政權建設層面發揮作用,這在今天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筆者以為,現在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解決的是審計究竟應該怎么去發揮在權力運行中的監督作用,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發揮作用的路徑問題。因為一則目前有些同志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看法過于片面,影響審計監督作用的全面發揮;二則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可以增強我們工作的主動性,更好地在加強對權力約束和監督中發揮審計的作用。江蘇這些年來的審計工作實踐告訴我們,必須把對權力運行的監督貫穿于各項審計業務工作中,充分發揮審計在政權建設層面的作用才有可能實現。
一、通過預算執行審計,加強對財政分配權的監督。財政分配權,是政府權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財政部門權力的集中體現。在預算執行審計中,必須堅持以支出為重點,把檢查了解預算支出安排是否合理、科學、公正、透明作為重要審計內容,特別要重視對預算支出調整包括部門預算追加和專項預算支出安排的審查,注意揭露財政資金分配過程中的隨意性和“暗箱操作”行為。如果我們的預算執行審計能始終緊扣這方面的內容去開展,不僅可以抓住預算執行中尤為需要關注的問題,提高和保證預算執行審計的質量,而且對規范財政行為、建立公共財政管理體制具有促進作用。
二、通過稅費征管審計,加強對稅費征收權的監督。稅務部門和非稅收入征收部門擔負著組織政府財政預算內、外收入的重要職責,其權力行使得正確與否不僅與納稅人和非稅收入征繳戶的關系極大,而且所造成的社會影響也很大。在稅收和非稅收入征管審計中,注重檢查稅務部門和非稅收入征管部門批準減免稅費的合規性,檢查其執收執罰情況,了解其有無權力使用不當或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的問題,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揭露和處理,對加強稅費征收權的監督、保證正確行使這一權力會起到很好作用。對此,我們應該明確,更要堅持去做。
三、通過行政事業審計,加強對財政性資金支配權的監督。行政事業單位是財政資金的主要使用者,有些部門還掌管著大量的專項經費和專項資金,其能否正確安排和使用這些經費和資金,是事關能否維護預算執行的嚴肅性、能否保證各項事業的發展、能否堅持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的大問題。在行政事業審計中,要突出對各項財政性資金的安排和使用情況的檢查,看安排是否合理、科學,撥付是否及時、足額,使用是否合規、有效,尤其要注意了解、揭露和嚴肅查處截留、擠占、挪用專項經費和專項資金的問題。這對促使行政事業單位正確行使財政性資金支配權,加強財政性資金的管理,保證發揮好財政性資金的作用,必將產生積極的效果。
四、通過國有企業審計,加強對國有資產處置權的監督。在企業改制和經營過程中,發生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大多都與企業領導人員行使國有資產處置權不當或者錯誤有關。因此,進行國有企業包括國有資本占控股或占主導地位企業資產負債損益審計時,必須突出對國有資產處置情況的檢查,弄清究竟有多少國有資產和國有資產的流向,看國有資產處置是否合理、合規,有沒有流失。審計發現這方面存在的問題,既不能回避,又不應遷就,要依法從嚴處理。應該明白,資產是維系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所在,加強對國有資產處置權的監督,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是審計機關的神圣職責。
五、通過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領導人員經濟決策權的監督。目前,我國開展的經濟責任審計,實際上是一種領導人員任期績效審計。要客觀地反映領導人員任期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就必須關注和了解其所作出的重大經濟決策,尤其要看有無重大決策失誤而造成嚴重損失浪費,有無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等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權力莫過于經濟決策權的行使影響大。通過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領導人員經濟決策權的監督,對促進領導人員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發展觀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勢必收到好的效果。我們要在這方面努力做好工作,務求經濟責任審計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審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