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投機二字解釋不了這空前妖艷的中國股市。在實體經濟保持健康快速發展的前提下,中國證券市場的制度優化和中國人逐漸恢復的大國自信,決定了對股市長期看多的大方向
在“五一”前的一個交易周,即4月23日—4月27日,中國股市在震蕩上升走勢中站穩3700點,并不斷創出新高,最高至3802.92點。
在股指一片紅火的同時,是更為紅火的炒股熱。每天幾萬人乃至幾十萬人開戶,今年前4個月新開戶總數達到1000萬以上——超過此前4年總和;在銀行排隊購買基金的隊伍,更是讓人恍惚回到30年前的商品緊缺時代。按照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的說法,中國正在進行一場新的人民戰爭——他的博客里記錄了一個新近流傳的笑話:一位大媽執意要買入某只銀行股,理由是該股才5元多,“買斤豬肉還要8元吶——便宜,買!”看著新基民們像搶錢那樣認購基金,看著新股民像菜市場買菜那樣排隊開立股票交易賬戶,所有的理性投資者和分析師都是捏了一把汗。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標題更為直接:“中國股民搶乘泰坦尼克號”。
事實上,警告在今年1月就已經開始了。2006年,內地股市擺脫了長達5年的熊市,全年累計上漲130%。今年初,由于擔心股市估值過高,中國證監會暫停了對新基金的審批,以抑制市場需求。此后,即不斷能夠看到對回調的預測。在一片“烏鴉嘴”的悲觀論調下,中國股市在2月底出現暴跌,跌幅將近9%,并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一波拋售。但讓專家大跌眼鏡的是,中國股指隨后即再次強勁反彈,今年前4個月,又有了60%多的上漲。2000點、3000點都已經輕松跨過,4000點就在跟前,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戰爭的威力,終于在時隔多少年后再次呈現在全世界面前。興高采烈的是那些甚至連K線圖都不會看的追漲新股民,而自認為會炒股的高手們則紛紛踏空了這波牛市。畢馬威和路透最近進行的一項聯合調查發現,盡管合資企業占有39%的中國基金管理市場份額,但這些引進了國際先進技術和經驗的合資基金公司業績表現遠遠不如他們的本土同行。事實上,今年一季度,大部分基金經理都在做著減倉這件他們今天后悔莫及的事情。更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底嘉實基金募集了420億元資金,在當時2600點的位置上,穩健的金牌基金經理邵建遲遲下不去手,一定要等調整,結果三個月后大盤上漲了1000點,而邵健的基金被贖回了一半。
在經歷了高歌猛進的18個月之后,五一長假之后,中國股市又會呈現怎樣的新走勢?這個問題,13億中國人至少有1個億在問。從長假前一周的情況看,看空和看多依然分化嚴重。4月26日,原證監會副主席,現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高西慶表示,中國股市似乎要“脫離地球引力”,“這個市場讓我感到緊張”。他透露,社保基金正在賣出股票。社保基金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投資者之一,總資產高達4500億元人民幣,由于股價持續高漲,其在股票市場的投資目前已經增值為接近全部資產的40%。高西慶的表態,讓各界越來越擔心,中國股市的上漲勢頭難以持續,甚至可能轉頭就快速下行。但在此前后,仍有大量資金涌入。4月23日—4月27日的一周中,基金市場迎來了發行高峰,共有5只新基金和封轉開基金發行或開放集中申購,募集金額410億元,其中兩只限額百億的基金都是一天內售罄。
事實上,后市如何,我們從盤面多少可以看出端倪。在這一周,市場仍處于多頭主導的格局中,藍籌股取代短線投機股輪番走強,推動大盤進一步震蕩走高。滬深兩市的成交量繼續放大,動輒兩三千億的交易量,指數卻呈現穩步上漲的走勢,盤中則不時出現急速下跌和集聚拉升的景象。顯然,盡管分歧嚴重,大家操作手法卻相當一致:短線操作。這一筆資金短線獲利后迅速撤離,新資金積極接手;三兩天后,買盤和賣盤角色輪換。這說明,大家對后市都心中沒底,但又都不愿意坐失良機。正是在這種投機心理作用下,大盤走出高換手率的慢牛形態。
當然,僅僅投機二字解釋不了這空前妖艷的中國股市。盡管仍然存在著諸多增長模式的問題,但中國經濟持續向上的力量已然無人能擋,正如陶冬所判斷的,無論是內生式增長或外延式增長,都是可以預期的。盡管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中國A股的市盈率已經偏高,但這一輪牛市卻有著一個重要的基礎面支持,即各上市公司極其強勁的盈利增長。已經公布年報的1254家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42.66%;已公布季報的661家公司,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5%,其中129家公司的凈利潤增長過倍。事實已經證明,中國的經濟快車能持續保持三、四倍于歐美經濟體的速度,為什么衡量上市公司預期價值的股價市贏率就不能比歐美成熟市場更高呢?
一個經濟體的資本市場能否健康成長,依賴于兩大因素,一是以實體經濟為代表的經濟基礎,二是制度、文化、心理等上層建筑。在實體經濟保持健康快速發展的前提下,中國證券市場的制度優化和中國人逐漸恢復的大國自信,決定了對股市長期看多的大方向。如果有了這樣的共識,人人都是股神,人人都能從中國經濟快車中分享紅利,并非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