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偉
摘要:新課標要求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因此,衡量一堂初中生物課的質量,不在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如何精彩,而在于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此我們必須更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密切關注學生在課堂內外的表現,改進教學過程,構建生物教學的新景觀,更好地展現初中生物教學的生機與活力。在日常生物教學中通過開展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的注意力、人際交往能力、思維創造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合作學習;綜合能力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改革主要圍繞以下兩點進行:一是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牢固掌握教師傳授的知識與技能,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二是如何使教師有效的傳授基本知識與技能。坦率地說,目前的教學目的和任務,主要還是為了各種考試,尤其是中考與高考,我們目前的教育教學仍然處在考試的指揮棒下。以往初中生物教學中,都是從知識的理解、記憶、解題的立意訓練入手,因此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成為初中生物的主要教學模式。新課標要求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因此,衡量一堂初中生物課的質量,不在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如何精彩,而在于學生是否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此我們必須更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密切關注學生在課堂內外的表現,改進教學過程,構建生物教學的新景觀,更好地展現初中生物教學的生機與活力。在生物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與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要構建一堂優秀的生物課,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注意力、情緒、參與課堂的狀態,以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核心出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筆者經過多年從事生物教學實踐,談談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
一、問題引入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
問題引入是否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隨著教師的引導主動進入到學習狀態去,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好的問題引入已經使教學活動成功了一半。對于枯燥的生物知識記憶,如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從而帶動學生的熱情變得尤為重要。“第一錘就敲在學生的心上”——這體現了導課的藝術,課堂導入講究的是針對性、趣味性、啟發性、新穎性、簡潔性,其中針對性和趣味性是最重要的。在一堂課的前十分鐘,力求把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興趣以及好奇心引導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上來,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起著決定性作用。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所有的生物學知識都來源于實驗,同時生物學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將現實生活經驗引入問題討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也是生物課所獨有的優勢。
二、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保證
在小組學習活動過程中,要盡量讓每個學生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最大限度地激發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的手、腦、眼、口、耳等多種感覺器官共同參與到小組學習中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該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創設各種情境,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果我們一步一步的講解,自然能得到結論,學生也能接受我們得出的結論,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對于教師來講,教學工作量是完成了,但是教師的教學任務遠遠沒有完成,學生只能記住一些枯燥的結論,根本談不上對結論的深刻理解,過一段時間就會漸漸忘記,更別說應用結論去解釋一些現象了,這就從根本上違背了生物學的教學宗旨,教學效果是可以想象的。相反,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多準備幾組實驗:第一步讓學生感受每變化一個條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第二步小組之間進行充分的討論;第三步由教師進行恰當的點評,引導學生自主地得到結論,這樣學生對結論會有深刻的認識,進而能運用結論解釋很多現象。
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特色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在學習的同時產生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交流,進而產生思維的撞擊,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本人在教學中,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合理搭配,編成學習小組,每組3到5人。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小組互助學習的最大作用,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達到共同進步。在各個小組進行學習討論的過程中,各個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辯論,各自發表看法與觀點,讓每個學生不但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還傾聽了別人的觀點與想法,使每位同學都能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這樣,每位同學不但能從別人的立場思量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同時別人的觀點對自己的觀點又是一個反思與進步,不斷拓寬自己的思路,激發自己的思維能力以及不斷學習進步的熱情。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們教師應當摒棄師道尊嚴的陳舊觀念,把民主平等的新觀念灌輸到日常教學當中,在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在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中,恰當地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通過小組討論學習、小課題的指導等多種形式給學生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另外教師應時時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對小組學習的引導,提高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溝通的實效,讓學生在開放、平等、有活力的互動學習中獲得更快的發展。這樣生物學教學就會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學習效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