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文楊+匡淑娟+楊建中


摘要: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以針對其教學內容的操作性、實踐性、綜合性較強的這些顯著特點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與重組,合理設計工作任務,將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恰當的應用于課程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了以工作任務為明線、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為暗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特色,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機床電氣控制技術 任務驅動 課程教學改革
任務驅動教學法將以老師為中心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完成工作任務的教學新模式,實現理實一體教學,這種方法將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對問題的理解程度,根據已具備的理論知識及操作能力提出實施方案去解決問題,在探究、思考、討論及實施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這種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團隊協作及工程實踐等綜合能力和職業素質有更直接的平臺和機會。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技能課程,也是筆者所在學院的一門教學改革立項項目課程,其內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與實踐性,也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非常適合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因此,我們對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過程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
一、教學內容的選取及任務的設計
合理有效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前提關鍵是要精心、謹慎的對工作任務進行設計,我們結合專業群的職業崗位需求,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指導,對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內容進行了認真的分析與選取,結合根據教學內容與課程教學目標進行工作任務的設計,并提煉出典型工作任務,將學生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融入到所設計的工作任務中去。為了達到工作任務的合理、科學、可行,我們對工作任務的設計主要考慮到了以下幾點:一是知識點的密切相關性,任務能夠涵蓋課程必需的知識點,讓學生通過任務的完成過程獲得系統的知識與技能。二是興趣的密切相關性,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體會到工作任務完成的結果有價值、有意義、有成就感。三是明確的操作性,設置的任務在教學時長內學生能夠完成。經過調研、分析、研究,我們將課程內容分成了5個項目,25個工作任務,如圖1所示。
以5種常見的普通機床為載體,通過“項目引領、工作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完成對機床電氣控制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故障分析與排除等任務。任務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由簡到難、由單一到綜合,將課程項目內容知識與技能融入到每一個工作任務中,以達到對學生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及素質目標的培養要求。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過程也是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是獲得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是相關能力培養的過程,也是課堂教學組織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要進行有效的結合,方能保證任務的順利開展與完成。本課程實施任務驅動的過程中,教師教學過程的主要行為是:展示案例或直接提出任務主題,描述任務結果;對學生指導與引導并對任務完成過程進行有效控制;注重學生對新知識的與技能的掌握,引導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遷移;激勵學生的創造能力、學習能力。學生學習過程的行為主要體現在:獲悉任務,觀看案例,認真思考,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任務的設計或決策,如進行機床電氣故障檢修時,制定故障排除步驟,需要準備哪些知識與工具,為任務的實施做好準備;與小組成員進行合作與討論,分工協作,如進行電氣故障檢修任務,2人一組,一人操作觀察,另一人觀察記錄,共同探討;將新知識應用與工作任務中,有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并注重職業素質的培養。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體現以上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的教學組織過程主要分為任務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實施、評價總結等階段,如圖2所示。
以車床電氣控制系統故障檢修的某個任務為例:
1.任務提出階段,以學生比較熟悉的工程實際案例引入(如主軸電動機突然不能連續運轉),通過視頻展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2.任務分析階段,學生操作機床設備,調查研究故障現象,根據車床基本知識及電氣控制相關知識對故障現象進行剖析,制定任務實施計劃與步驟。
3.任務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生查閱資料,教師引導講解在任務分析過程中遇到新知識。
4.任務的實施階段,根據故障排除步驟逐步完成故障的檢測與修復,教師演示、指導,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有效完成任務,這樣他們才會有成就感,才有學習的干勁。
5.總結評價階段,制定好故障排除檢修評價表及相關技術資料,讓學生根據自己完成任務的綜合情況及技術資料的填寫情況進行自評或互評,做到查漏補缺,教師則對學生的綜合表現及結果進行總結評價,給予鼓勵與表揚,同時針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
為了有效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改革,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的教學方式必須發生改變,首先是傳授知識的途徑從傳統的教師傳授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教師的職能由講授為中心的教學轉變為引導者、幫助者、咨詢者,甚至是學習伙伴。這就需要教師在任務實施前、實施中及實施后都要做足功夫,讓教學效果達到最大效益化。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顯著特點是“以任務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的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掌握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在決策、思考和完成任務的動態過程中有機地進行主動學習與協作學習。這種方式使得枯燥難懂的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知識轉變為生動的學習內容,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學習能力及實踐創新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將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的知識與技能全面貫穿于工作任務的實施中,體現了以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教學新理念、新模式,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了很大提高,通過問題的解決來建構知識,將理論付諸實踐,提高了學生學以致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使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內容不再是封閉的、預設的、固定不變的,而是開放的、靈活的,這就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基礎、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學習的需要,滿足了一部分學生學習訓練的滿足感,也成就了一部分學生學習結果的成就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處于積極學習的狀態中。
總之,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不再感覺到課程的難學、難懂,看到復雜的電氣圖紙,接到任務不再退縮與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積極動手,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白曉虎.機床電氣控制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法實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15,(05).
[2]祁舒慧,徐濤.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技術,2011,(04).
[3]龔文楊.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