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要求,基礎教育各門課程在目標設置上,要注重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經驗以及社會、科技發展的現實,把結果性目標與過程性目標、體驗性目標相結合,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一。因此,各門學科的教學都應該以此為標準進行設計。
就初中數學而言,例習題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概念類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教材中的例習題都是編者精心篩選的,具有典型性和啟發性,它們不僅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同時對培養學生智力、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等都有重要意義。所以,在例習題的教學設計時,教師應該注重反思,不能只簡單地給出解題過程,而是要關注它的分析過程和思維過程,使學生逐步掌握分析問題的思維方法。
反思之一:在例習題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理解與掌握。
日本著名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認為,學生在學校學到的許多數學知識,如果畢業后沒有機會去用的話,不到一年就忘掉了;唯有深深銘刻在頭腦中的數學精神、數學思想、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卻時刻發生作用,終生受益。因此,數學思想和方法對人才的培養及人的一生影響非常重要。初中數學有許多常用的、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如轉化與化歸、猜想與驗證、類比、分類討論、方程與函數、換元、整體、數形結合等等。這些數學思想方法,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應加以充分重視,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明確其方法及應用。
例1.解方程:

在這個方程中,如直接去分母,會得到一個次數高于二次的整式方程,不易求解;但由于
互為倒數,故可把它們看成一個整體來進行,通過“換元”的方式就可以巧妙地把這道題解出來了。在教學過程中,可先讓學生按常規方法將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來求解,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其中的代數式之間互為倒數的關系,把它們看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解題。這樣,學生既弄清了“換元”的意義、方法,又通過實例體會“換元”的作用,突出“換元”這種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學生理解、掌握了數學思想和方法,能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之效。
反思之二:在例習題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注重數學思維活動過程及方法的指導。
在數學例習題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不能僅僅只注重結果,把解題過程和盤托出,而應該注重數學思維活動過程的分析及數學思維方法的指導。通常可以從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數學思維的發生過程、方法的探索過程、問題的分析解決過程等幾方面去進行。
例2.某商場銷售一批名牌襯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為了擴大銷售,增加盈利,盡量減少庫存,商場決定采取適當的降價措施。經調查發現,如果每件襯衫每降價1元,商場平均每天多售出2件,當降價多少元時,商場每天獲得的利潤最大?
此問題涉及到三個量,即利潤、降價、銷售量,商場每天獲得的利潤受價格、銷售量的影響,在其中起關鍵作用的因素是降價,利潤隨降價幅度的變化而變化,由此可聯想到建立函數模型,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
面對實際問題,有時學生不知如何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教師在例題教學中,就應該把怎樣思考、為什么這樣思考的路徑展示給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發現、概括及應用過程進行揭示和闡釋,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達到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充分啟迪學生的思維,通過巧設“空白”,給予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去“發現”,去“創新”,讓學生在思維活動過程中體會到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真正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要為他們提供觀察、操作、思考、探索、表達的機會,并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予必要的方法指導,保證學生思維的順利進行。
反思之三:在例習題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注重變式訓練,提高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
教師在例習題教學設計中,根據實際情況恰當地對題目進行不同的求解、延伸、演變、拓展,適時地創造懸念,通過變式練習, 使學生思維處于積極狀態,開拓思路,提高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條件或結論適當改換或互換
通過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所學的知識,理解了例習題目中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邏輯關系,而且能夠引導學生把相關的知識點有機地鏈接起來,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分析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3.已知正三角形的邊長為a,求它的內切圓與外接圓組成的圓環的面積。
變式練習一:將此例中的“正三角形”改為“正方形”,圓環的面積是多少?
變式練習二:如果改成“正多邊形”,圓環的面積是多少?觀察你所計算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2.條件或結論開放

例4.如圖,可以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圓形工件的直徑,說明測量的理由。
這樣的習題,我們可以把它改換為:根據所學知識,請你設計幾種測量圓形工件直徑的方法。此題改換成開放題后,學生就能通過做題,使其思維積極地發散,這樣既考查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也考查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除此之外,還有“一題多解”、“結論引申”等方法,都可以在例習題教學設計中很好的加以運用。總之,對于例習題采取不同方法的變式設計,能開闊學生思維,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和形成。
(作者單位:安徽省壽縣石集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