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中國教師》2006年第11期《做個寬容的老師》一文,感動于金老師對待學生的寬容意識和教學機智。但筆者認為《寬容》中還有一些值得商量的地方。諸如,上課時學生喝水到底是什么行為,能和“把寵物帶進教室”一樣嗎?金老師同意這是一件值得寬容的事情,而筆者卻認為在不影響別人情況下,喝水是學生很正常的權益,無須別人寬容。此時的斥責,是一件違反倫理的事情,而“寬容”則可能反映了一種不寬容的思想。
筆者這里無意在這個案例上多費口舌,僅就“寬容”這一話題再多說幾句,希望我們在教學之中能妥善地處理好寬與嚴的關系,做到寬嚴有度,達到最佳育人效果。
“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是中華民族的古訓;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古人教導我們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寬嚴觀。嚴就是嚴肅、嚴格、嚴厲。而“寬”指什么呢?《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寬宏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求?!本唧w表現(xiàn)為理解、親近、原諒等。寬容是嚴格執(zhí)行制度和規(guī)范條例的情感釋放,是為了實現(xiàn)更高目標的一種理性退讓,是與人和諧相處、合作共事的潤滑劑。寬容學生是十分必要的,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睂捜菪枰@種“和合”觀,君子和諧相處卻不盲目茍同;小人盲目茍同卻不和諧相處。和是互相補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樣沒有自我。教師作為引領者、管理者、服務者、知識傳授者,其言行必須得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同,同時又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任其所為,必須保持教師身份和尊嚴(不失去自我)。因此,學校和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教師自身意義之所在?!叭绻薪處熞晃俄樓檎f好話,對兒童的過失都贊譽有加或不置可否,肯定會妨礙學習者的健康成長?!睂W生的某一行為該不該管,用什么方法管,管到什么程度要因人因事而異。一般地說大事不糊涂,小事裝糊涂;糊涂中保持一份清醒,清醒中保持一份糊涂。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教育要有一個認識和實施轉變的過程,輕重緩急要恰如其份,切忌不分輕重或急于求成。教師要經常加強與學生的“同”,只有把自己當成學生,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我心付童心”,主動地親近、關心他們,多替他們著想、說話、辦事,才會贏得尊敬和愛戴,有利于樹立威信和開展工作。
“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闭钸^于寬松,民眾則怠慢,糾正怠慢的措施是用嚴厲;政令過于嚴厲,民眾易受到傷害,糾正傷害民眾的措施是用寬松。用寬松的措施糾正嚴厲,用嚴厲的措施來匡正寬松,是治理國家的平衡術。寬與猛、柔與剛、恩與威在施政過程中都是必需的、合理的,但又都是有缺陷的,解決的辦法是相互補充,相互包容,防止“過猶不及”。班級管理何嘗不是如此?學生上課時喝水并沒有干擾、破壞班級秩序,卻被“勃然大怒”的老師施之以嚴,被金老師施以形似寬實則嚴的教育方法,這不是殊途同歸么?
總之,嚴與寬是辨證的:寬嚴同一、適度,從嚴與寬容要真正體現(xiàn)民主、平等和公平,方顯化腐朽為神奇的教育神功。
(作者單位: 湖北省公安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