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外語教學要重視課本,但如果完全被課本束縛,不僅會導致教法凝滯、教學受限制,更重要的是達不到交際的目的。所以在教學中要增加語言材料的輸入。 在利用課本的同時使用電化教學手段,逐漸增加與課本水平相近的語言材料。
這樣使學生既學課本內的知識,又能在廣泛的生動材料中讓所學詞匯、語法及語音在其他情景中不斷地反復再現,從而在真實生活中將詞匯、語法、語調的意義生動具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學生也能跟著材料的設計自覺地參與練習, 積極思考,從而將英語學習的方法提升到更高境界。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很快就能深刻地感到,書本上的英語只不過是活生生的有趣的交際工具的一種書面符號,有意思的在于用一種語言表達、接收、傳輸信息,利用它去學習、了解、享受生活,創造生活。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與活動的主要場合。教好一門語言課,必須從課堂中心跳出來,創出一條課內與課外結合,新課與舊課結合,復習與講新結合,游戲與講練結合的新路。把傳統的復習、預習、講授、練習都納入到以學生為主體的生動有趣的言語活動中去。不論聽錄音、看錄像、講故事、學歌曲,還是角色扮演或對話都是在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課堂上有新課,有練習;課外活動,業余自學也有新課,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這樣學生就會用這種語言交流思想,做事情,享受英語的樂趣。
教師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又不能完全依賴教師。教師要把精力放在培養學生“愛學、肯學、會學”的良好習慣上,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從一開始就接觸標準優美的發音,規范工整的書寫,主動有趣的情景,可意會難言表的文化內涵。教師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設備,從旁指引、輔導和解疑,讓學生直接同活生生的英語見面,主動地吸收、了解、練習和掌握。讓學生跟錄音學,跟錄像學,跟英國、美國人學,跟同學學,這樣學生就能運用他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同時也增強了語感。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喇嘛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