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稅合并前,各地區為吸引外資展開“稅收優惠大戰”,片面依賴大幅度、大面積的減免稅,而不是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兩稅合并將推動各地由注重提供優惠政策轉向通過優化行政服務、規范市場環境等來提升投資環境的新階段
3月15日,《企業所得稅法(草案)》提交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在經歷12年立法長路后,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一大焦點。
兩稅合并后,我國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率將從現行的33%(其中,絕大多數的外資企業實行著15%的優惠稅率,內資微利企業享受27%、18%的照顧稅率)統一為25%。
作為我國1994年稅制改革的遺留問題,兩稅合并必將長久地促進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也會在短期內對國家稅收、企業所有制結構及整體稅改的推進帶來影響。就此,本刊采訪了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何曼青,就上述問題展開深入的探討。
兩稅合并主要的困難和障礙在細節問題上
人民論壇:在歷經12年的難產之后,兩稅合并終于露出了曙光,兩稅合并問題為什么會經歷那么多波折?關鍵問題在哪里?
何曼青:兩稅合并問題,一直是熱點。其實,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兩稅合并的問題,并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和準備。由于種種原因,兩稅改革一直緩行。盡管各方對兩稅合并的方向早已達成共識,但原定于2006年8月提交人大常委會一審又未能實現。
作為新一輪稅制改革的關鍵一環,兩稅合并主要的困難和障礙是在合并后的稅率高低、過渡期及地區產業優惠等細節問題上,而對具有根本意義并得中央力推的兩稅統一問題卻無分歧。
立法關鍵是先涉足其中,踏實去做,從搭架法律框架開始,而不是一上來就冀望立法過程中的一勞永逸。開始做,就成功了一半;反之,就還在原地踏步。
當前是兩稅合并難得的機遇期
人民論壇:為什么當下的形勢要求我國加快實現兩稅合并?
何曼青:我國加快實現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統一至少有十大理由:兩稅合并對外資的吸引力影響不大;有助于減少假外資;有助于優化我國經濟結構;將促進企業公平競爭,提升中國經濟整體競爭能力;雖然兩稅合并后國家稅收收入將有所減少,但延緩改革成本會更高;是完善外資政策的需要;有助于推動中國投資環境的改善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助于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兩稅合并拖的時間越長越被動;兩稅合并的時機基本成熟。
人民論壇:為什么說,目前兩稅合并的時機基本成熟?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和稅收增幅形勢對兩稅合并改革有哪些影響?
何曼青:首先,現行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在很多制度設計上與國際接軌,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包括稅基、計稅成本的確定等方面,兩稅合并后的新法在這方面已無大礙。二是國內已經采取了一些建立統一稅收法制的做法,積累了經驗。三是當前經濟和財政狀況的良好為推進稅制改革提供了寬松的外部環境條件。宏觀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目前已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增長期。我國稅收連續四年實現了超額增長,2005年我國稅收收入增幅達25.7%,遠高于同期GDP的增長速度,這就為兩稅合并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間:經濟增長的慣性和自主性,將使政策和制度調整對經濟增長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相對充裕的財政,承受改革可能產生的成本的能力和回旋余地大大增強。
通過兩稅合并改革,實行“特惠制”將減少低端技術水平的外資進入,降低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順差及外匯儲備的增長幅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因此,當前是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難得的機遇期。
我國吸引外資的有利因素在不斷優化,兩稅合并對外資的吸引力不弱反強
人民論壇:兩稅合并后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會有什么影響?
何曼青:稅收優惠對吸引外資的作用有限且呈不斷弱化趨勢,外企更看重的,是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穩定的政局、廉價的勞動力、配套產業體系完備性、高速增長的經濟、資源稟賦和在中國參與競爭的比較優勢等,這些吸收外資諸多有利的因素在不斷優化,我國對跨國資本的吸引力只會增強不會減弱。
人民論壇:為什么說,兩稅合并是完善外資政策、促進改善投資環境的需要?
何曼青:在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會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政策。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雙缺口”條件下采取的稅收優惠政策,盡管在吸引外資、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許多問題:注重規模刺激,目標不清晰,產業導向過于簡單化,外資投向不夠合理;優惠手段單一,政策效果模糊,容易造成外資企業的偷稅避稅;稅收優惠存在“稅收歧視”現象,缺乏統一性;優惠政策彈性較大、地域性優惠層次過多,差異過大,各地區為吸引外資展開“稅收優惠大戰”,片面依賴大幅度、大面積的減免稅,而不是著力改善投資環境。但是現在中國的經濟運營環境已發生很大變化,根據相機決策的原則,對外資政策應該進行相應調整,重新定位。目前中國的生產、金融、外貿都處在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這是進行外資、外貿政策調整的有利時機。
“兩稅合一”有助于推動中國投資環境的改善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將推動各地由注重提供優惠政策轉向通過優化行政服務、規范市場環境等來提升投資環境的新階段。由于統一企業所得稅解決了現行企業所得稅稅率過高、優惠過多引發的地區之間的稅收優惠競爭,加之稅前扣除及優惠政策的統一,有利于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人民論壇:以前人們對內外資稅制不統一的微詞,其中就有“假外資”,兩稅合并為什么有助于減少“假外資”?
何曼青:由于內外有別的稅制所誘發的負面政策效應,刺激了一些國內企業搞假外資以達到增加企業利潤的目的,給國家造成了稅收流失。“假外資”是內資實行“稅收套利”的產物,是對稅率最敏感的外資,一旦稅率升高,這些資本就會撤離。
兩稅合并將提升中國經濟整體競爭能力,優化經濟結構
人民論壇:我們知道,稅制改革的作用不可小視。兩稅合并對于完善市場經濟,提升中國經濟整體競爭能力有什么重要意義?
何曼青:現行內外資企業不同的所得稅制,在稅率適用、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減免稅優惠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別,使得內外資企業稅負差距很大。據調查,目前外資企業的實際稅負在13%左右,內資企業的實際稅負在26%左右。這種不平等的稅收待遇大大削弱了國內企業競爭力,也違背了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不能完全體現WTO原則,更不利于中國經濟整體競爭能力的提高,甚至對國家經濟安全也有不利的影響。
統一企業所得稅是在降低稅率的基礎上解決內外資企業的稅負差異,減輕了內資企業較重的稅負,不僅有利于內資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從長遠看,還有利于完善我國市場經濟,更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與競爭力。
兩稅合并對優化我國經濟結構也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稅收優惠政策從單純對外資企業的普惠制向內外資企業普遍適用的以產業導向、高科技導向、地區發展導向為主的轉變,優惠方式更加科學,將有助于我國以產業升級為主線的經濟結構調整。
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兩稅合并
人民論壇: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兩稅合并對中長期的國家稅收收入有什么影響?
何曼青:短期來看,兩稅合并可能會因內資企業每年稅負降低對稅收收入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從發展來看,一方面降低稅率會減少逃稅激勵,從而促進稅收征管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稅率降低有利于降低企業稅收負擔,增強內資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從而壯大整個經濟總量,從中長期看這還有可能增收,稅收收入會進一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