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目管理者通常在復雜的、跨學科的情景下工作,文章分析了IT企業項目經理的領導勝任力的特性、構建因素,借助模糊綜合評判法構建出完整的項目經理勝任能力模型,并探討了該模型對IT企業項目經理的選拔和培訓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項目經理 勝任能力模型 模糊綜合評判法 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1-020-03
一、引言
隨著市場競爭和變革的加劇,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客戶需求日益復雜,給IT業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適應這種多樣性與多變性的環境,許多IT企業逐步推行項目管理的經營模式,使相當一部分風險最終由項目經理人來承擔,這對項目經理人的勝任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采用什么標準來選拔和培養項目經理人,越來越受到企業人事主管的關注和重視。
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一般是通過職位分析來確定管理者所需要具備的任職能力,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選拔、培訓和評價。然而,管理人員所面臨的是一個隨機多變的環境,環境變化已使得傳統的職位分析方法很難滿足新的條件下所帶來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從項目管理者的自身特點出發,考察優秀項目管理者的特征,積極探索項目經理勝任力模型,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前項目經理勝任力模型的研究主要著眼于管理流程,考察項目生命周期中各步驟對勝任能力的要求,而對項目管理中的領導過程,項目管理者的團隊管理能力關注較少。而實際中,項目管理者通常在復雜的、跨學科的環境下工作,對項目團隊成員的支配權不大,更多情況下是通過諸如影響力等非正式的權力模式來領導團隊,因此,更需要對他們的領導特征進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現有的研究大多基于行為事件訪談技術,對勝任能力因子的分析較為成熟,但一般重定性而輕定量,無統一可行的標準或數量表示。由于沒有采用可量化的測評工具,也就無法高效準確地對員工予以評估。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充分考慮實際評估工作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結合行業特點,在現有的研究基礎上提出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建立項目經理勝任能力模型。
二、項目經理勝任能力的主要構成因素
哈佛大學的戴維#8226;麥克米蘭教授于1973年提出了勝任特征的概念。勝任特征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的表現優異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潛在的、深層次特征,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的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并且能顯著區分優秀績效和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征。”①而勝任特征模型則是指擔任某一特定的任務角色所需要具備的勝任特征的總和。自從勝任特征的概念被提出來以后,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并在國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項目管理者工作的環境往往隨機多變,加之項目的一次性特征,他們沒有傳統的職能式領導對下屬的領導關系可靠,所以他們經常是通過各種影響策略發展非正式的權力模式。
1.技術能力。這里所說的技術能力,并非指對項目本身所要求的專業技術,而是指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應該具備的對項目整個宏觀層面上的一種掌控能力;因此,全局觀念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在執行方面,合格的項目經理還應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前瞻性、條理性,并且對相應的法律法規有一定的了解。
2.個人魅力。鑒于項目的一次性特征,大多數公司不會直接賦予項目經理以人員、費用等資源的支配權,因此要獲得推進項目必要的資源,順利完成項目任務,就必須充分運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在本研究中,將個人魅力歸納為這幾個要素:勇于承擔責任,誠懇,獻身組織精神,關心下屬,公正性。
3.領導能力。如果把項目看作航船,那么項目經理就是指引航向的舵手,因此,可以說領導是項目經理的重要職能。項目經理要提高領導能力,首先要解決思考問題,具備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的領導能力,擔當好“協調者”的角色,具體則體現在溝通能力、協調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以及對人才的培養能力,從而促進項目團隊的凝聚力。
三、構建項目經理勝任模型
1.確定項目經理所需素質的要素集U。
選擇對項目經理勝任能力評價所涵蓋的因素作為評價要素,得項目經理素質要素集為:U={U1,U2,……}
根據上文的分析,技術能力、個人魅力、領導能力是項目經理所必備得素質,在這里我們把這三者作為評價要素指標。
2.確定評語集。把對各評價要素得評價分成評語等級,即對設置的項目經理所需素質的要素進行評定,按其滿足各項目管理的要求程度分不同檔次,得到評語集為:V={V1,V2,……}
3.確定勝任力要素的權重向量W。不同的勝任力要素需要給出相應的權重來確定其重要性,在此,我們采取AHP方法來確定相應要素的權重比較。首先組織高層或者專家建立評價小組,然后根據表1的內容對勝任力要素進行評價,得到權重判斷矩陣D=(dij)。
4.確定勝任力要素的隸屬度矩陣R。有評價小組的每位成員對照分級標準,對每項勝任力要素進行評價;經統計后,將結果填入勝任力要素評判表(如表2所示)。表中的比重,即為要素的隸屬度。其計算方法是:用每一欄的人數除以參加評判的總人數。
5.模糊綜合評價數學模型。由上面了確定勝任力要素的權重向量W和評價矩陣R,便可做模糊變換來進行綜合評價,模糊綜合評判得數學模型為:
B=W*R
經由上述模型計算,可得勝任力要素評價向量B,并進行歸一化處理B′。
6.計算綜合評判值P及模型評價。
向量B′依然無法直接進行評判解讀,考慮采取評價等級分數化的方法,通過勝任力要素評價向量B′計算出綜合評判值P并進行判斷。以評語集V=(優,良,中,一般,較差}為例,評語與分數對應關系如表3。
此處,P值越大,表示項目經理的勝任力越強。
企業可根據綜合評判值P的大小對項目經理勝任力進行評級。這里設低勝任力與中等勝任力之間的閾值為0.3,中等勝任力與高勝任力之間的閾值為0.7。勝任力評價與P值區間的對應關系如表4。
四、勝任模型應用實證分析
以某IT項目經理為實例,建立圖1所示的項目經理勝任力評價模型流程圖。
根據評價模型流程圖,邀請專家進行分析,確定A-Bi的判斷矩陣,如下表:
用和積法計算特征向量有WA-Bi=(0.6334,0.1061,0.2605)
從而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同理可以計算出C層各元素相對于B層與其相關的元素的權重,見表5。
個人魅力0.1061獻身組織精神0.1610關心下屬0.0986公正性0.0624溝通能力0.467領導能力0.2605協調能力0.278
人際關系處理能力0.160培養人才0.095
五、結論
全球經濟在IT企業的帶動下發展,而IT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否生存與發展則與其是否擁有有效的項目管理息息相關,因此,針對IT項目管理者的勝任能力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項目經理的勝任力模型研究是一個較新的領域,實踐上仍處于探索階段。它對高科技企業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首先,對項目經理的選拔有直接的指導作用。如果在招聘過程中忽視這些重要特征,將會影響選拔工作的有效性。其次,該模型對于項目管理者的培訓也具有很高的指導與參考價值。可根據模型中所涉及的人際關系處理因子,對項目經理加強溝通技巧的培訓。這尤其對于那些從內部技術人員中選拔上來的項目經理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他們往往在學習能力和專業知識上很強,但在溝通和人際關系處理上需要培訓。此外,項目經理對此模型的了解,有助于對自身的客觀評價分析,從而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自己。
參考文獻:
1.潘文安.IT業項目經理人勝任模型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2)
2.Skulmoski,G..Projectmaturityandcompetenceinterface.CostEngineering.2001,43(6)
3.Kloppenberg,T.Petrick,J;Leadershipinprojectlifecycleandteamcharacterdevelopment;ProjectManagementJournal,1999(1)
4.姚翔,王壘,陳建紅.項目管理者勝任力模型[J].心理科學,2004(6)
5.PMIStandardCommittee;AGuideto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USA:PMI,2000
6.梁建春.組織的核心勝任特征理論及其人力資源管理[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7.王光遠.論綜合評判幾種數學模型的實質及應用[J].模糊數學,1984(4)
8.宋曉秋.模糊數學原理與方法[M].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00)
(責編:若佳)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