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考慮了由兩個先期競標者進行競標而形成的動態博弈問題。在文章的模型中,一 方面,競標者在競標成功之后可以與合伙人之間有先后決定的合作問題,另一方面,兩個先 期競標者之間,又有相互競標的競爭的關系。通過兩期行動的選擇,分別說明了競標者的決 策與合伙人的決策。
關鍵詞:競標合作 動態博弈 決策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1-073-02
一、 引言
在當代經濟的趨勢下,不同獨立經濟主體之間的協作和合作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一個重要 現象。在關于經濟合作的研究中,有兩種主要方法。一種是基于傳統的交易成本理論,如 Rockart與short(1991),Madhok與Tallman(1998)。另一類是運用博弈論或委托代理模型, 如Clemons與Kleindorfer(1992)。Vetschera(2004)運用合作信任方法討論了一個先期投資 者與一個合伙人之間的投資與合作問題。本文在其基礎上考慮了由兩個先期競標者進行競標 而形成的合作問題。在本文的模型中,一方面,競標者與合伙人之間有先后決定的合作問題 ,另一方面,兩個進行競標的競標者之間,又存在相互競爭的關系。通過兩期行動的選擇, 分別說明了競標者的決策和合伙人的決策。
在本文中,假設有兩個競標者,考慮對同一個合伙人的競標問題。在第一期,每個競標 者可以對合伙人進行一定數額的競標投入。第二期,合伙人可以選擇兩個競標者中的至多一 個進一步合作,也可以不與任何一個競標者合作。
競標者在第一期的競標資金投入額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記為Ai,是用于投標前對投 標項 目進行前期準備,如設計、規劃和聘請技術人員等的技術方面的資金投入,是由競標合作關 系之外的因素決定的,與合作的選擇無關;另一部分記為Bi,是投標項目的后期資金投入 ,如建設、實現等方面,與合作的決策有關。由此,競標者i的競標總額為Ai+Bi。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