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管理現狀和發展態勢不容樂觀。 文章從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現狀分析入手,闡述了我國中小企業要尋求可持續的發展,應當 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尋找切合實際的管理方法。同時指出,古典管理理論的回歸是我國中 小企業管理實踐的現實需要。
關鍵詞:中小企業 管理現狀 古典管理 理論回歸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1-167-02
按照國際上對中小企業的標準界定:員工在2000人以下。銷售額在3億元以下、企業資 產在4億元以下。我國中小企業占全國工商注冊登記企業的99%,中小企業已成為推動我國國 民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渠道,成為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安置 國有企業下崗分流人員就業的主力,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國中小 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9歲,如何使它們獲得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一、我國中小企業管理現狀
1.管理模式比較低級。我國中小企業大體上分成三類:家族型、朋友式和國有中小企業。據 調查在這三類企業中 ,有60%的中小企業存在明顯的家族型管理,而在管理上帶有家族傾向的占80%。
2.經營管理層組成不合理,企業管理粗放,效率低下。 多數中小企業具有濃重的家族式管理色彩,管理粗放,決策隨意性較強;組織結構選用 職能層級型,其經營管理層由復雜的血緣、地緣、情緣關系構成,經營管理缺乏理性,整體 經營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低,無法正常發揮組織職能,管理效率低下。
3.企業員工素質普遍低下,人員流動性高。 企業員工多數是放下“鋤頭”的農民,其他的大部分是國有企業下崗分流人員。而大多 數企業產業地位低,很大比重在一些資本準入成本較低、行業發展要求不高的產業,只能進 行簡單的、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加工,幾乎不需要高技術的員工,員工素質普遍較低。多數企 業沒有規范的人事計劃,人員流動性高,嚴重影響工作和生產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4.企業的管理體制不健全,缺乏規范系統的管理制度。據2006年8月公布的《全國中小 企業管理現狀問卷調查報告》顯示,雖然已經制定了各項工作標準和制度的中小企業均超過 被調查企業總數的半數,但是許多中小企業對于制度的落實往往流于形式,中小企業基礎管 理工作還比較薄弱,需進一步加強。多數企業經營者制定新管理制度時,很少顧及新制度與 原有制度之間的邏輯關系及新制度是否適應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結果造成管理制度之間的系 統性不強。
二、如何在中小企業管理實踐中運用古典管理論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還遠沒有達到使用現代管理理論為我們所提供的像決策模 型、激勵手段等先進管理工具的階段。中小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做的應當是從企 業的管理實際出發,樹立針對企業現狀的正確管理意識,尋找切合實際、提高效率的管理方 法,加強管理基礎的建設,從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現狀來看,古典管理理論的回歸有著重要 的實踐意義。
1.古典管理理論回歸有比較適宜的管理環境。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看,按照美國經濟學家羅 斯托的經濟成長五階段論(傳統階段、起 飛前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和高消費階段),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處于起飛階段的關 鍵時期,與古典管理理論誕生時的上個世紀初的美國的發展狀況有很強的相似性;從前面列 舉的我國中小企業管理的突出特點可以看出中小企業所處管理狀態也與古典管理理論產生時 的企業管理狀態十分類似,這就使古典管理理論的回歸有了比較適宜的管理環境。
2.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所能達到的認知水平及企業的管理效率水平都符 合古典管理理論的實踐應用范圍。雖然調查報告結果顯示,79.63%的中小企業總經理接受過 中專以上的學歷教育,但我國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整體層次仍然很低,再看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不健全的管理體制、隨意 性較強的管理決策、低下的管理效率,不難推斷出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正處在一個迫切需要集 管理理念、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于一體的管理理論的指導的層次上。而以泰羅的科學管理理 論、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和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論正是一個對這樣的 指導對象有極強指導意義的理論體系。
3.古典管理理論的實踐價值與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實踐需要相吻合。管理理論的實踐價 值并不在于管理理論本身,而在于它與指導對象的吻合性。古典管理理 論對我國中小企業管理實踐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應用價值。
(1)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泰勒的科學管理以基層管理為對象,科學管理四個原理中的工時研究標準化和差別計件 工資制等科學方法,恰好符合我國中小企業處在較低產業層次上更需要提高一線生產效率的 要求;而對人員進行科學的選拔和培訓、管理人員和工人在工作和職責上劃分明確,不能把 工作和責任推卸給工人等管理理論和辦法,所解決的管理實踐問題都是我國中小企業管理中 所要解決的管理基礎問題,對于加強企業的管理基礎有明確有效的指導作用。泰羅還認為管 理的真正目的是使勞資雙方都達到最大限度的富裕,這在今天仍是指導我 們尋求雇主和雇員關系和諧共同發展的重要思想。
(2)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一般管理理論指向企業的全部管理活動,認為管理是可 以教授的,并且可以成為在廣泛 的組織環境中應用的工具。這一思想使得通過企業有計劃和富有實效的培訓工作來提高企業 管理人員的認知水平和經營管理決策的水平成為可能。
法約爾對管理過程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五個要素進行的詳細分析,是讓管 理者認清管理工作流程,實現管理過程科學化必不可少的指導原則。他提出的14條管理原則 中的專門化勞動分工、權責對等、紀律嚴明、個人利益服從集體 利益、報酬、秩序、人員穩定等,都是對解決我國中小企業管理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原則,對提高管理效率、實現有效運營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3)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行政組織理論為20世紀初的歐洲成功從不正規的家族式管 理走向正規化職業性管理提供 了純理性化的組織模型,今天對大多數選用職能層級型、大量采用家族式管理的我國中小企 業的組織活動仍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行政組織中成員非人格化的相互關系、對人員的正規選拔,可以改變由復雜的血緣、地 緣、情緣關系構成的經營管理層,提高經營管理理性;企業管理者與所有者相分離正是我們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要求;具有成文的制度和標準的運作程序,則是企業形成完整、有 序和高效、合乎理性的組織體系和管理體制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要改變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現狀,更切合實際的做法是應用“科學管理”理論,提高計 劃水平,增強管理控制能力;通過貫徹和運用“一般管理理論”的原則與方法,來提高企業 的生產計劃、組織與控制能力,從而實現管理效率的提高;應用 “行政組織理論”,促進 組織優化,為企業準確、迅速、有效地工作奠定基礎。
要延長我國中小企業的壽命,實現可持續發展,更需要的不是學習現代管理理論,而是 立足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實踐,普及更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古典管理理論知識,幫助企 業加強管理的基礎建設,古典管理理論的回歸是我國中小企業管理實踐的現實需要。
參考文獻:
1.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全國中小企業管理現狀問卷調查 報告,2006.8.18
2.萬成海.古典管理理論回歸探因.科技創業月刊,2005(12)
3.[美]斯蒂芬#8226;P#8226;羅賓斯,瑪麗#8226;庫爾特.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山東泰山學院經管系 山東泰安 271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