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具有知識的人力資源即人才資源, 是 新經濟的主體。文章分析了新經濟時代企業所需人才的類型及素質,并對企業在新經濟時代 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提出了看法。
關鍵詞:新經濟時代 人力資源管理 創新
中圖分類號:C9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1-181-01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發展的軌跡可以發現,美國經濟是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 基礎的新經濟。這里所說的新經濟指的是已經存在數年的兩種廣泛趨勢:第一 種是商業的全球化,第二種是信息技術革命。
經濟學家及其他理論學者對新經濟進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認為新經濟的涵義有 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講,新經濟就等于信息經濟、網絡經濟、數字化經濟、生 物經濟、風險經濟等等。狹義新經濟是指美國于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在技術進步和全球化共 同作用下所出現的一種相對于傳統經濟的新的經濟形態,它與傳統經濟的本質區別就是在實 現低通漲和低失業率較長期并存的情況下的經濟持續增長。
綜合上述,新經濟是相對于“傳統經濟”或“舊經濟”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資源配置 和市場開發基礎上,以信息和網絡技術為支撐,由高新科技產業驅動,以創新為核心,可持續發 展的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大調整。知識化、創新化、全球化、網絡化、科技化 、持續化是其具有的明顯特征。
一、新經濟時代企業所需人才的類型及素質
新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具有知識的人力資源即人才資源是新經濟的主體。新 經濟時代所需的人才,不同于工業經濟時代,下面就新經濟時代企業所需人才的類型及素質作 概要簡述:
1.創新性人才。創新是新經濟時代的主題,新經濟是創新化的經濟,創新化經濟需要的是具有 創新性的人 才。首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廣泛應用,電腦將取代一些機械性腦力勞動。例如: 信息的記憶、信息的檢索、復雜的計算等都可用計算機完成。也就是說,計算機的應用,不再 要求我們有很強的記憶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綜合的研究、判斷、邏輯推理能力,高度的創造意 識 和創造能力。其次在新經濟時代,產品的知識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識產品。知識產品的生產 ,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不是設備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識的能力,特別是人的創造能力。另外,商 品的價值不再是勞動者體力的簡單轉化,而是勞動者知識的轉化。所以,要求勞動者必須有 較強的創造能力。最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創新對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科學家研究,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20世紀初為5%~20%,70年代至90年代為70% ~80%。信息高速公路聯網后,將提高到90%。由此可見,科技創新是發展的關鍵。唯有全面 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等,才能維持經濟的競爭力 。所以,新經濟時代需要創造性人才。
2.個性化人才。 個性化人才是創新過程的一種表現形式,任何一個創新計劃都體現出個性化的思想。在 工業社會,生產是標準化、大規模生產,而在新經濟社會,生產是非標準化,甚至可能是單 件生產。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中,誰能設計出個性化的適應不同層次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誰就 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勝。所以,有的經濟學家把新經濟稱為個性化經濟。個性化經濟需要個性 化人才。所謂個性化人才,就是讓其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適合學什么,就讓其學什么;適合 干什么,就讓其干什么。有哪一方面的興趣與特長,就讓其在哪一方面發展。當然,個性發 展 ,并不是發展個人主義,更不是否定集體主義。個人的發展必須與社會的需求相復合,必須 與所在組織的需求相吻合,這是個人化發展的基本前提。
3.復合型人才。 所謂復合型人才,是指多種專業能力的復合,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復合,是智力因素 與非智力因素的復合。新經濟時代很多創造活動是跨領域的,這種創造不可能依靠某種單一 知識和單一技能來實現,它必須借助多種知識、多種技能的綜合運用來完成。社會越發展,創 造的復雜程度越高,高度復雜的創造需要高度發展的能力系統,也就是對知識面的要求越來 越寬。實際上,不用說創造,在新經濟社會就是應付許多日常工作也離不開綜合能力。日本 學者有一個明確的表述:“單一能力時代已經結束了,只有具備綜合能力的人,才能在現代 競爭中獲勝。”所以,復合型人才是新經濟時代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同時也是企業的稀缺資 源,企業要努力地培養這種資源。
4.合作型人才。 在新經濟時代,許多項目只有通過合作的方式才能實現共贏,信息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合 作的組織,企業是鏈狀供應,銀行是網狀服務,信息是網上共享,創新是網點協作。因此,新 經濟社會是一個人際關系高度社會化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需要更緊密的聯系和協作,需 要借助集體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才能發揮自己的力量,取得事業的成功。也就是說,在新 經濟環境中,要從事科研、發明、創造,或從事生產與經營,靠一個人的力量難以完成。美 國學者比恩等人認為,競爭是工業社會的價值觀,而新經濟時代的價值觀是合作。因此,合作 型人才是新經濟時代企業所需的人才。
二、企業在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
新經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具有創新、個性化、復合型和合作的特點,這給企業的人力資 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這是企業內外環境變化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新經濟時代,我國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應該根據新時期人才的特點進行創新,除了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主要 應該強化以下幾個方面:
1.營造創新文化。在新經濟時代,創新和時尚已經成為這個時期的主題,企業的發展需要這 種創新的理念 來驅動。企業的人才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核心,吸引和留住創新人才已成為企 業最關切的問題。伴隨著中國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員工,思想開放、 技術精湛、自信自強、流動性很高。要想吸引這些人中的佼佼者,企業管理創新必須建 立創新文化。企業應致力于創造一個激勵型的、充滿創新氣氛的開放環境,以利于發明、創 造和未來的技術研究與展望,提倡挑戰性思維。挑戰性思維鼓勵廣大員工對現實狀 態提出質疑,不斷思考和創新,企業為此可能承擔一定風險,但企業這種文化氛圍和對待風險 與失誤的態度會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增強員工的競爭能力,并會以此吸引大批優秀人才,設 立共同的目標。企業應設立可以激起人們奮斗精神、愿為事業共同努力的目標,包括短期目 標和長期目標等,在這樣的創新環境下,企業的發展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
2.實行柔性管理。 在新經濟時代,知識型員工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真正才華橫溢的人才,往往是充滿個 性而難以駕馭的,這就要求人力資源管理必須主動拋棄傳統的管理方式,運用組織的共同價 值觀和經營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動的心靈進行柔性管理,給員工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 和氣氛,給他們更多的授權,讓他們成為工作的主人,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從而激發員工的 創造欲,使潛能和天賦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3.企業與人才同成長。新經濟時代改變了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變化的環境使得企業的發展 帶有很大的不確 定性,因此新經濟時代的人才時刻在思考著個人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生涯。所以企業要轉變傳 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路,將員工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在讓員工與企業 共同承擔風險的同時,讓人才能夠分享企業的成果,讓人才能夠實現個人價值。具體強化的 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個體成長——員工對知識、個體和事業的成長有著不斷的追求,存在使個人能夠認識 到自己潛能的機會。 二是工作自主——建立一種工作環境,員工能夠在既定的戰略方向和自我考評指標框架下 完成交給他們的任務。三是業務成就——完成的工作業績達到一種令個人足以自豪的水準和 質量水平,這是跟組織的需要相關聯的因素。
(作者單位:山西晉城煤業集團趙莊礦 山西長子 036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