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對溫州銀行業安保工作的實踐、難點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 相關對策。
關鍵詞: 溫州 銀行業 安保工作
中圖分類號:F23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1-234-02
金融平安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穩健發展的前提。近年來,溫州銀監分局、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公 安部門加強配合,積極創新,實現聯動,在銀行業安全保衛工作方面進行有益的實踐和探索 ,較好地實現了溫州金融運行安全、金融環境優化、金融風險可控、金融秩序和諧的建設目 標,在全市形成金融安全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但基層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安全保衛工作還存 在許多問題與難點,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并采取針對性措施的實踐性課題。
一、溫州銀行業安保相關概況
溫州現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8家,從業人員22005人,保衛人員數219人,占比0.99%;經警保 安人數2120人,占比9.63%;涉槍單位31個,槍支總數319支,共有營業網點1168個,現已達 標994個,達標率85.1%。其中一級風險網點460個,達標392個,達標率85.2%;二級風險網 點635個,達標541個,達標率85.2%;三級風險網點73個,達標61個,達標率83.6%,總體情 況良好。現有金庫94座,專用運鈔車299輛,自助柜員機1087臺(其中自助銀行113個)。
二、溫州銀行業安保工作的創新實踐及成效
1.建立案件防范機制,落實安保工作責任。為了切實推進銀行業安保工作,防范銀行業 案件風險,溫州銀行業改變以往案件專項治理的做法,成立銀行業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 綜合推進銀行業案件專項治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治理商業賄賂,形成“三項治理”齊頭 并進、互為補充的工作格局。溫州銀監部門牽頭召開平安創建推進會,與市級銀行業金融機 構簽訂治理責任書,強力推行綜合治理“十個抓”(抓平安創建方案、案件風險分析會、安 全評估報告、綜合治理考核、銀行業網點巡查、違規責任追究、安全保衛檢查、內控優勝評 比、平安創建交流會、案件快報),層層落實了銀行業安全保衛及監管工作的責任。
2.建立安全評估機制,狠抓隱患整改。溫州銀監、公安、銀行加強合作,根據實際創造 性地建立金融安全評估機制。一是率先建立銀行業風險評估與分類處置機制。區別不同金融 機構、金融“兩非”活動等六類對象的風險側重點,建立六大類150多項評估指標體系,按 季進行金融風險評估,并采取風險預警、風險提示、行政處罰等10種監管手段跟進處置。二 是實行專項安全評估。溫州銀監機構和公安部門建立聯動評估機制,制定評估方案和具體標 準,對溫州1100多個銀行業網點進行安全評估。三是開展“回頭看\"督查。跟蹤檢查評估發 現 問題的整改情況,建立高風險金融機構處置、信貸集中度風險、防范擔保公司貸款擔保風險 、民間資金流動情況等10個金融敏感問題監測機制。同時,要求市級銀行業金融機構上報年 度安全隱患整改情況的評估報告,聯合組織“抓落實,見成效”巡查,嚴格落實“定期檢查 、定期評估和實時整改”機制,較好地實現金融安全評估的系統性、專業性和評估處置一體 化。
3.建立自查督導機制,提升安保效果。根據“管好自己的門,看好自己的人”的原則, 為了充分激發銀行業金融機構安全保衛工作的主動性和主體意識,溫州市創新推行銀行業安 全自查督導機制,即根據評估鎖定的重點環節,向不同銀行下達不同的自查督導要求,并由 銀行按“組織動員、全面自查和整改提高”三個階段,認真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在自查基 礎上,監管部門組織力量進行重點抽查,實行“自查從輕,被查從嚴”的監管原則。2006年 至2007年4月底,全市共派出治理督查組48個,1000多人次參加督導活動,自查和抽查發現1 000多個違規問題及風險隱患,并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形成了銀行監管與行業管理良性互動 的良好局面,保障了溫州銀行業“保持案件零增長率”治理目標的實現。
4.建立內控論壇機制,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溫州銀行業將培育銀行業內控文化作為安全 保衛工作的重要基石,并且做到一以貫之。一方面,創造性地舉辦年度“內控論壇”,溫州 銀監部門和銀行業機構走到一起,共同研究防范金融風險;組織內控建設現場觀摩,評選內 控先進銀行。另一方面,建立溫州銀行業教育培訓互動機制,定期召集銀行業金融機構就案 件防控知識、商業賄賂的防治重點、安全防保檢查技能等進行互動式學習研究。絕大多數銀 行業機構領導樹立“安全是第一保障”理念,采取以案說法、專題培訓、組織考試、預案演 練、技能比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經常性地在本單位開展安全教育,員工的案防意識 和防保技能明顯提高,能夠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特別是對進入營業場所、金庫和監控室等要 害部位的制度執行比較到位。
5.夯實案防基礎,健全長效機制。溫州銀行業將“庫房、現金、科技、財會、信貸、自 助銀行和內控、保密、廉政、大樓安全”等要害崗位和重點環節納入安全保衛體系,制定 實施定期檢查、評估和實時整改制度,進一步夯實防保基礎。切實做好案件查防工作,對發 案單位及時查明案情,并認真分析發案原因,狠抓整改,堵塞漏洞。認真執行《溫州市金融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建立本單位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并本著“以人為本”原 則,加大物防、技防設施建設,舍得花錢保平安。2006年全市銀行業機構在防護設施建設方 面投入資金達9276萬元,改建、新建網點300個,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立體式 安全防范網絡。
三、溫州銀行業安保工作的難點
1.安保工作組織機構難能落實。大部分股份制銀行由于體制問題,出于精簡機構、壓縮成本 考慮,未設獨立的安全保衛部門及配置專職安保干部,安全保衛職能一般歸屬于辦公室或其 他綜合管理部門,分行層級一般只有1-2人兼職安保工作,支行層級基本無獨立部門及專門 人員,基層網點安全力量相對薄弱,安保基礎工作相對滯后。
2.安保工作績效考核權重過低。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考核指標主要體現在經營業務上,內 控安全及風險防范在績效考核的權重過低,致使一些基層領導對安保工作重視不夠,突出抓 業務而忽視抓安保,安全保衛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重要的現象較為普遍。各項制度未 能有效地落實到每個部門、環節及崗位,對潛在的安全風險視而不見,安全隱患得不到有效 根除。
3.安保人員不安心崗位工作。隨著銀行股份制改造的推進,薪酬改革、崗位定級的結果將保 衛部門列為最低等級,嚴重挫傷了保衛隊伍干部的積極性,安保人員思想波動嚴重。守押、 警衛等保衛人員的待遇偏低,還導致保衛人員招聘難、流動大等矛盾突出。與此同時,銀行 業安保范圍已從單一防搶、防盜向防搶、防盜、防火、防金融詐騙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多 元化、縱深化發展。但安保工作人員年齡普遍偏大、學歷偏低,多數從事安保工作的人員對 有關規定與流程不熟悉,不能與當前銀行業安全保衛工作日新月異的變化形勢相適應。
4. 安保監管工作機制不健全。目前基層銀監系統安保監管工作機制存在“三缺”現象:一 是缺專業性機構,無專司安保監管職能的部門,其職能大多掛靠辦公室,監管職責難以落實 到位;二是缺專業化人員,目前安保監管干部十分缺乏,安保專業知識與技能十分貧乏,安 保監管實踐經驗明顯不足;三是缺安保監管工作標準。目前尚無比較明確、具有可操作性的 安保監管工作制度和銀行業安保工作指引,致使不同銀監機構、不同監管人員對銀行業安全 保衛工作監管的標準要求不一致,難以形成統一的安保監管標準和尺度。
四、對策與建議
1.健全安保監管機制。建議銀監會加強與國務院及有關部門的溝通與協調,爭取銀監系統安 保人員編制,解決“無米之炊”問題。健全安保監管工作機制,設立專門安保機構,配置專 門安保人員。加快安全保衛監管工作制度建設,明確安保監管工作具體職責。制定下發有關 銀行業金融機構安保監管工作規章制度,統一監管工作標準,特別是要盡快明確銀行業金融 機構市場準入過程中,涉及安保監管的事項。同時,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行(總部)從體制 、機制上解決安保獨立機構與專職人員問題。
2.加強督導完善考核。銀監機構要加強對銀行業安保工作的監督與指導,加強對銀行業各級 負責人安保教育,督促其加強安全及風險防范意識,將安保工作作為頭等重要工作來部署與 落實,杜絕片面追求資產規模、市場占有率等業務發展指標。同時積極督促銀行業機構不斷 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加大安保工作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提高激勵系數,運用經濟杠桿將安 保工作責任真正落到實處。
3.創新手段深化檢查。加大安全保衛監管檢查與要求整改力度,采取明查與暗查相結合、白 天檢查與晚上檢查相結合、現場檢查與電話檢查相結合、節假日檢查與平時檢查相結合等方 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重點崗位、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進行監控檢查,及時查找 、分析事故隱患和不安定因素,嚴防各類案件的發生。
4.因勢利導穩定隊伍。銀行業機構要以人為本,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隊伍凝聚力和向心 力,增強歸屬感和忠誠度。采取交友談心、組織活動等措施加強與安保人員的溝通,引導他 們調整心態,正確認識薪酬改革,從政治上、工作上給予最大的關心和愛護,從待遇上、 生活上給予盡可能的幫助和照顧,營造和諧的氛圍,以誠摯溫情感化人,以人格魅力吸引人 ,努力緩解強化管理與穩定隊伍的矛盾。
5.強化培訓提高素質。加強業務人員學習,從業務處理細節入手,強化對員工業務操作流程 及應知應會業務的培訓,規范業務操作行為,增強員工風險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安保 人員學習,從廣義的安全保衛范疇,開展各類基礎知識與操作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安保人員 素質。積極調整人員結構,采取崗位輪換、提前退養等有效措施,及時補充安保隊伍新鮮血 液。
(作者單位:溫州銀監分局 浙江溫州 325000) (責編: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