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探討上海消費者服務業與國民經濟發展互動關系問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 加速進入創新導向型為主的服務經濟與富裕社會階段,消費者服務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兩者互 為一階線性正相關關系,相互促進,且消費者服務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大于國民經 濟發展對消費者服務業的拉動作用。
關鍵詞: 消費者服務業 經濟社會發展 互動關系
中圖分類號:F06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1-271-02
“消費者服務業的發展反映了社會消費結構的變化, 而相應指標的變化可以折射出城市 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與消費結構的變遷。”目前,將生產者服務和消費者服務在統計意義上 區分開來并進行經驗研究是比較困難的, 原因在于迄今為止的國民經濟統計核算還沒有類似 的劃分。因此關于消費者服務業與國民經濟互動關系的研究尚處空白,本文嘗試以社會消費 品零售總額作為衡量消費者服務業發展的指標,以上海市生產總值作為衡量城市經濟發展的 指標建立這一互動函數關系,旨在為定量分析消費者服務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作 基礎性研究。
上海的消費者服務業發展總體趨勢與國內情況一致,略有超前的發展態勢。本文以上海 為實證分析對象,通過現有的研究成果,結合錢納里模型和 波特模型判斷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并且通過回歸分析,求解消費者服務業在不同發展 階段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關系。
一、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判斷分析
1.按恩格爾系數劃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根據1980年以來上海城市居民恩格爾系數 的變化,按照聯合國的劃分標準,可以得出:1980年至1998年為溫飽型,歷時19年;1999年 至2002年為小康型,歷時4年;2003年以來為富裕型。(陳秋玲、宋曉琳、葉楊,2006)。
2.按波特模型劃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波特的鉆石理論提出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四個 階段,它們分別是生產要素導向階段、投資導向階段、創新導向階段和富裕導向階段。結合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變化趨勢圖(圖略),可以發現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呈逐年遞增 的趨勢,在這條趨勢線中可以找到兩個節點,一個是在1985年,一個是在1992年。由有關資 料可知 ,1985年以前(1978-198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十分緩慢,增長曲線近乎為與橫 軸平行的直線。1986-1992年的增長幅度略有上升,增長曲線較前一時期略有變陡的趨勢。 而1992以后(1993-200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幅度明顯變大,增長曲線變得很陡 峭。
由這兩個節點以及現有的研究成果,可以認為:(1)1978-1985年,上海處于生產要 素導向階段,產品主要是滿足消費者較低層次的消費需求,此階段是以食品為特征的滿足溫 飽階段。(2)1986-1992年,上海處于投資導向階段,這個階段所產生的競爭優勢主要來 自供給面而非需求面。(3)1993年以來,上海處于投資導向階段向創新導向階段過渡的時 期,此階段是以食品為特征的滿足溫飽階段發展到食品和其他物質消費并重的小康階段。
3.按錢納里模型劃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階段。錢納里以人均GDP為標準將一國的工業化 階段劃分為起始階段、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以及后工業化階段五個階段。改革開 放以來,上海市經濟發展較快,人均GDP由1978年的316.08美元增至2005年的8543.29美 元, 增長了26倍之多。根據錢納里模型,上海市已經進入工業化高級階段。具體來看,1978-19 92年為工業化起始階段,1993-1994年為初級階段,1995-2000年為中級階段,2000年以來 為工業化高級階段。從中不難看出,上海市的工業發展過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蓄勢待發的15 年起始階段,這個穩步的積累過程,為其下個階段的發展積聚了能量——1993年進入初級階 段,并于1995年加速進入中級階段,2000年以后,又發生了質的飛躍——快步進入工業化高 級階段。當前,上海市的工業經濟正穩步提升,人均GDP已于2005年達到8543.29美元,后工 業化階段近在咫尺。城市工業化提速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這些變化必然要求消費者服務業 相機而動,以更好的服務社會和消費者。
4.采用綜合分析法劃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上述分析方法分別從單一指標或要素 入手,或判斷一個國家和城市的經濟發展階段,或 判斷一個國家和城市的社會發展階段,如 恩格爾系數法主要用居民消費支出結構來判斷社會發展階段,波特模型法主要從經濟要素角 度來 界定經濟發展階段,錢納里模型法則主要從工業化角度著手判斷經濟發展階段,這些方 法各有其優勢所在,但在綜合判斷一國或一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時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 綜合上述分析方法及結論,嘗試給出另一種劃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方法。 (1)1978-1992年,歷時15年,上海處于生產要素與投資導向型的工業經濟與溫飽社 會階段。上海的工業經濟處于起始階段,經濟社會的發展依賴于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的發 展,城市經濟以生產要素和投資為導向,居民消費以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等必需消費 品為主,以滿足溫飽為目的,主要是生存型消費。 (2)1993-1999年,歷時7年,上海處于投資導向型的工業經濟與溫飽社會階段。上海 歷經工業化初級階段,逐步進入工業化中級階段,第二產業的發展仍然在高位上穩定運行并 主導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居民消費以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等溫飽、生存型為主,發 展型消費比重逐年提升。 (3)2000-2002年,歷時3年,上海處于投資與創新導向型并重的工業經濟與小康社會 階段。上海已經進入工業化高級階段,投資導向趨于成熟,供給面的競爭優勢仍然大于需求 面,但此時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更多依賴于不斷創新的第二產業及服務業,居民消費發展 到以食品、衣著和其他物質消費并重的小康階段,以發展型、求美型消費為主。 (4)2003年以來,上海步入以創新導向型為主的服務經濟與富裕社會階段。這一階段 ,為滿足生產和生活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的發展成為經濟 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城市經濟以創新為導向,居民消費結構非物質化趨勢日益明顯,發展 型、享樂型等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比重漸增,這也賦予了消費者服務業新的發展內涵。
二、上海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生產與消費的互動關系研究
本文從彈性分析、回歸分析入手,研究上海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生產與消費的互動關系。
1. 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生產與消費的彈性分析。本文以1978年以來上海市生產總值 作為自變量(X),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作為因變量(Y),根據彈性公式進行彈性分析 ,結果在表3-1(表略)中顯示。
總體上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對生產總值的彈性的平均值為E=1.34,略大于1,富有 彈性,表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幅度大于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但幅度不是很大。
按照上海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分段方式,上海每個階段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對生 產總值的彈性分別為: (1)1978-1992年,在這一時間段,彈性值除個別年份以外基本上均大于1,其平均值 E1=1.78,富有彈性,表明這一階段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幅度大于生產總值的增長幅 度,也就是說,上海消費者服務業的發展水平總體上快于整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2)1993-1999年,在這一時間段,彈性值基本上在1上下很小的范圍內波動,其平均 值E2=0.97,近似于1,單一彈性,表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幅度與生產總值的增長 幅度大致相同。 (3)2000-2002年,在這一時間段,彈性值均小于1,其平均值E3=0.8,缺乏彈性, 表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幅度小于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也就是說,這一階段上海消 費者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已經落后于整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從宏觀層面上看,上海消費者服 務業的發展速度有萎縮的趨勢。 (4)2003-2005年,這一時間段與2000-2002年相同,彈性值均小于1,其平均值E4= 0.67,缺乏彈性,表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幅度小于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與上一階 段相同,這一階段上海消費者服務業的發展速度繼續趨于萎縮。
由彈性數據可知,E1=1.78>E2=0.97>E3=0.8>E4=0.67,可見,上海社會消費品 零售總額對生產總值的彈性值趨于遞減,說明隨著上海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 額的增長幅度逐漸小于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這也意味著現階段上海市消費者服務業的發展 速度不及總體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的速度,并且由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生產總值的比重趨 于下降,從宏觀層面來講,上海消費者服務業的發展速度有逐漸萎縮的趨勢。
2.上海不同階段生產與消費互動關系分析。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變化趨勢圖(圖略)可 知,19 92年為一個明顯的轉折點,之前的總額數量增長較為緩慢,曲線較為平坦;而1992年以后, 總額數量增長較快,曲線變得很陡峭。這表明,上海市生產總值對其社會消費 品零售總額有顯著影響。取顯著水平值為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為n-2=13-2=11的臨 界值t0.025(11)=2.201。t(c1)=22.65456>t0.025(11)=2.201,這表明,上海市 生產總值對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顯著影響。 比較分析1978-1992年間,生產與消費正相關,生產對消費的影響系數為0.515971236,隨 著上海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隨著生產總值的增長而上升且反應較敏感 。1993年以后,生產與消費仍然呈正相關,但生產對消費的影響系數變為0.2989323722,比 前一階段有所下降。這表明生產對消費者服務業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
比較分析1978-1992年間,消費與生產正相關,消費對生產的影響系數為1.892319876。這 反映了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消費總額的上升、消費水平的提高對生產具有引導和刺激作用 。1993-2005年,雖然消費與生產仍然呈正相關,但生產對消費的影響系數上升為3.275044 471。在服務型經濟和小康社會,消費者服務業對生產總值的促進作用逐漸增強,遠大于生 產對消費的促進效應。綜上,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生產總值,即上海消費者服務 業與經濟社會發展兩者互為一階線性正相關關系,兩者互相促進。但在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發 展階段,上海消費者服務業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大于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對其消費 者服務業的拉動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推動上海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應該更加著力發展消 費者服務業,加快消費者服務業的功能轉型,使其更好的服務于生產,創造更大的經濟和社 會價值。
三、主要結論
從對上海所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階段以及上海消費者服務業與其經濟發展互動關系的分 析結果來看,本文得出以下結論。
1.通過考察判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指標,結合波特的鉆石模型以及錢納里模型,首 次嘗試對上海所處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進行新的劃分。研究結果表明:1978-1992年,歷 時15年,處于生產要素與投資導向型的工業經濟與溫飽社會階段;1993-1999年,歷時7年 ,處于投資導向型的工業經濟與溫飽社會階段;2000-2002年,歷時3年,處于投資與創新 導向型并重的工業經濟與小康社會階段;2003年以來,上海已經進入創新導向型為主的服務 經濟與富裕社會階段。
2.基于文中對上海所處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的研究成果,結合統計數據,計算出上海各 發展階段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對生產總值的彈性數值。結果顯示,彈性數值呈逐漸遞減趨勢 ,也就是說,上海消費者服務業的發展速度逐漸滯后于整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并且從宏觀 層面來看,居民消費有萎縮的趨勢。因此,必須加速消費結構的功能轉型,重新對消費者服 務業進行功能定位,使其適應于現階段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更好的起到促進作用。
3.通過對上海市生產總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階段建立互動函數關系的研究發現, 兩者互為一階線性正相關關系,相互促進,一方的發展是另一方發展的主要動因,這充分驗 證了消費和生產是相互促進的。但隨著環境的變化、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以服務經濟為主 的發展階段,上海消費者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大于上海經濟發展對其消費者服務業 的拉動作用。因此,應賦予消費者服務業新的功能及意義,大力推進其快速發展,充分發揮 其對生產的促進作用,以提升上海經濟和社會的總體發展水平。
[本論文獲得2006年度上海市教委重點研究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06ZS06)]
參考文獻:
1.程大中,陳憲.上海生產者服務與消費者服務互動發展的實證研究.上海經濟研究,2006(1)
2.殷醒民.2000-2015年:上海經濟發展階段的判斷.上海經濟研究, 2000(1)
3.何建佳,葉春明,肖蘭.上海目前所處發展階段及其發展趨勢分析-基于波特的經濟發展 階段論.商業研究,2006(11)
4.周曉斌.我國服務消費與國民經濟發展關系研究.消費經濟, 2006(2)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上海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6)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