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海門家紡產業集群的背景分析入手,闡述海門家紡產業集群競爭力,分析展望 美好前景。
關鍵詞: 海門家紡產業集群 背景 競爭力 前景
中圖分類號:F06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7)11-278-02
一、海門家紡產業集群的背景
海門市家紡產業主要分布在三星、德勝、天補、三和、海門等鄉鎮,依托疊石橋國際 家紡城形成。地處海門、通州兩市交界處的疊石橋,當地群眾素有從事家紡品生產的歷史 。改革開放以后,疊石橋家紡業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家紡的品種款式由小到多,生產企業由 弱到強,經營規模由小到大,生產設備由落后到先進,輻射面由狹到寬,形成了生產規模化 、分工社會化、設備智能化、產品系列化和營銷國際化的格局。海門市政府先后投入10億多 元,對市場經過六次擴建、改造,目前疊石橋已形成繡品城、家紡城、商貿城、名品廣場等 四大經營區域,擁有5000多個攤位和2000多個精品門店,營業面積達到30多萬平方米,日人 流量3萬人次,并形成了與之相配套的物流中心、研發中心、信息中心和餐飲娛樂業等。在 疊石橋市場的帶動下,從事家紡產業的人員覆蓋周邊三個縣市10多個鄉鎮,人數20多萬,生 產的產品包括被套、被罩、床單、窗簾、被子、涼席、帳子等,不但暢銷全國,還遠銷30多 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疊石橋家紡市場實現成交額150億元,成為全國同類行業中規模最 大、品種最全、交易額最高、市場前景最為看好的市場。
二、 海門家紡產業集群競爭力分析
這里,筆者運用波特的“鉆石”模型理論對海門家紡產業集群競爭力進行分析。
1.要素條件。 波特認為,生產要素可以被歸納為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以及基礎 設施五類,這些生產要素一般是混合出現的,但每個產業對其依賴程度又隨產業性質而定。 海門家紡產業集群的生產要素表現在以下方面: (1)資本資源。疊石橋家紡市場強大的吸引力和產業的集聚效應吸引了全球家紡企業來到海 門發展。在這片神奇的熱土上,匯集了全國最優秀的企業群體和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成為中 國最大、全球前三的家紡產品集散地。在疊石橋國際家紡城所在的三星鎮,建起了2.8平方 公里的工業園區。園區建成三年來,已有進區企業194家,總投入35億元,其中產值超千萬 元企業有103家,超億元企業有10家。浙江、上海、廣東等地資金以及美、歐、非、亞等大 洲20多個國家外資紛紛涌入,爭搶發展先機。在該市海門、三和、天補、德勝等緊鄰疊石橋 家紡市場的鄉鎮,外資同樣紛至沓來,推動海門2005年總體利用外資列蘇中、蘇北地區第一 ,超過了太倉、宜興等蘇南老牌吸引外資強市。 (2)基礎設施。為打造一流市場,海門市大力實施疊石橋家紡市場基礎設施建設,該市先后 投入近億元對市場的配套設施進行建設和完善,擴建停車場4000多平方米,不斷優化市場配 套功能,有效地提升了市場的配套服務功能。目前,餐飲、娛樂、休閑一條街基本形成;金 融服務、產品研發、機械維修、紡配紡機貿易、彩印包裝、中介服務、信息咨詢、法律援助 、商貿流通等各類配套服務業較為完善。大市場需要大物流。該市投資2億元建起占地面積2 00畝的物流園區,有53條營運線路,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和地區,并經附近的機場、港口 碼頭可遠運至南非、羅馬尼亞、阿根廷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該物流中心貨物運輸 量超200萬件,總價值70億元,同時實現出口供貨額15億元。已搭建成的疊石橋國際家紡城 信息中心,將人員、商品、資金等信息交流暢通到每一個細節,隨時可以提供各類信息咨詢 ,每間商鋪均有閉路電視、寬帶和電話等,代表了未來市場發展的最新理念。
2.需求狀況。市場內為適應不同需要的消費者,繡品產品高、中、低檔應有盡有,交易方式靈活, 現金現貨、訂單皆可。精品城內,內地著名品牌云集,有“心愿”、“天發”、“銀舸”、 “凱帝”、“美羅”、“迪尼詩”、“巨豐”、“凱盛”等20多個內地著名品牌。該市場已 在內地200多個城市建立了穩固的銷售網站,每年至少有300多萬條床罩、900多萬條被套暢 銷內地各大、中城市;同時,產品還遠銷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羅馬尼亞、匈牙利、南 非、智利、阿根廷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市場還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鎮上 有三百多人走出國門,注冊和創辦了二百多家境外公司和企業?,F在繡品城日人流量已達到 三萬人次,全年營業額超過30億元,是全國最大的繡品專業市場。 一直穩坐全國繡品專業 市場“老大”。
3.相關、支持性產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疊石橋家紡業進入了鼎盛發展時期。目前,疊石橋已成為全國家 紡系列產品的生產基地、銷售場所和物流中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生產規?;?。僅疊 石橋所在的三星鎮就有家紡工業企業150家,個體加工戶3078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家, 億元企業3家,加上周圍的鄉鎮家紡工業企業,總量超千家。分工社會化。從原料采購、生 產、加工到產品銷售已形成專業分工,即使生產加工,一戶也只做其中一道工序。設備智能 化。枕套、床罩等家紡產品起初靠手繡,后來在縫紉機上繡。90年代起普遍用電動繡花機繡 。目前已向電腦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疊石橋家紡產業已擁有電腦繡花機8000多臺、電腦多 針絎縫機3000多臺、工業縫紉機25000多臺、噴膠棉生產線35條、其他相關設備2800多臺, 設備總價值20多億元。產品系列化。起初,疊石橋的家紡業主要生產枕套和電視機套等家用 電器套。后來又開發了床罩、窗簾、云絲被、沙發座墊、靠背等。現在其家紡產品,不僅品 種多,而且質量高,有200多個品種,能適應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消費層 次消費者的需求。
隨著海門家紡業的不斷做大做強,商機不斷擴大,家紡產業鏈也不斷拉長,形成了一個 以家紡主導產業為中心,集紡織、研發、加工、機械、包裝和銷售為一體的有特色的產業鏈 。如今,小到一根針、一束線,大到幾十萬的家紡生產機械,疊石橋都有專門的生產廠家。 家紡生產需求量最大的是布料及填充物,由此,天龍印染、金雪化工等企業應運而生。
4.企業戰略、結構與同業競爭。海門市不斷推進家紡生產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進,從傳統的縫 紉機到今天高速絎繡一體 機、智能化電腦繡花機、電腦多針絎縫機等現代化設備普及。設備的更新改造和科技進步, 大大促進了海門家紡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提檔升級。海門還大力實施和推進品牌戰略,不斷增 強企業的品牌意識,提高企業和產品的影響力。截至目前,累計注冊商標200多件,60家企 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獲各類商標名牌產品15個。此外 ,海門家紡的蓬勃發展,吸引了“鱷魚”、“金利來”、“老爺車”、“華倫天奴”、“紅 豆”、“恒源祥”、“波司登”等國內外馳名品牌加盟。激烈的產業競爭,促使海門家紡產 品始終保持著與國際同步的設計品味。現在,海門每天都有100種新品完成設計,1000多個 家紡品種能適應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已有200多個產 品獲國家專利。目前,市場繡品也由家庭生產的“無牌式”繡品逐步發展成有60多種品牌的 系列產品。然而,絕大部分產品仍默默無聞。但是疊石橋繡品城經濟增長點,還是要靠品牌 帶動的銷售量來實現,以將原來隱蔽在疊石城繡品城內的那種分散的無形資產“有形化”, 讓它與現有的顯性銷售網絡相結合,形成有形資源、無形資源最佳組合,最終形成“疊石橋”品牌,向品牌要效益。
5.機會。機會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打斷事物的發展進程,使原來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競爭優 勢 無效,而落后國家的企業如果能順應局勢變化,利用新機會獲得新一輪競爭優勢。隨著中國 加入WTO,海門家紡產業的前景更加廣闊,同時跨入全球市場,如何把握市場先機獲得競爭 優勢,已成為當地政府和企業必須首先面對的問題。
6.政府角色。產業集群是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因而它不能靠政府的行政干預而形成,但政 府可以通 過有效的措施對產業集群加以正確引導。海門家紡產業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 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產業政策的傾斜和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疊石橋繡品城每間 面積一米二的攤位,一年租金為4000元人民幣,精品房一間(面積20至30平方米),一年 租金為20萬元人民幣。當地對于海內外客戶前往投資、經營無不歡迎,經營戶可獲所得稅第 一年免征、第二年減征;工商管理費第一年免交、第二年減半;房租半年免收以及無償為經 營戶在市場有線廣播、電子顯示幕上進行廣告宣傳等優惠政策。此外,對海外投資者,實際 投資額滿一百萬美元的企業,獎勵投資者四百平方米土地用于別墅建設;實際投資額滿二百 萬美元的企業,獎勵投資者別墅一套;實際投資額滿三百萬美元的企業,獎勵投資者疊石橋 中心地帶營業用房一間;實際投資額滿四百萬美元的企業,優先安排一塊商業用地供投資者 開發。
7.產業規劃。 三星鎮黨委和鎮政府依托“繡品城”不斷開拓進取,終于走出了一條集體工業和家庭工 業“一業兩化,比翼齊飛”的新路子。 近年來,海門疊石橋繡品城在三星鎮黨委領導下, 堅定不移地實施市場帶動戰略,按照“城”(繡品城)、“街”(農民街)、“區”(工貿 區)、“帶”(繡品經濟帶)為一體的總體規劃,努力工作,以形成繡品城、商貿城、托運 城三城鼎立,互為依托的大市場格局。投資900多萬元,建造了6080平方米的繡品城、精品 樓、名品廣場;投資1050萬元,建造了占地17畝的托運城,下設26個托運站,能快捷地把三 星繡品托運到全國各大中城市。
三、美好前景
隨著中國家紡產品與WTO成員自由貿易的發展,疊石橋家紡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預 計將在2010年前把疊石橋建設成為中國家紡產業的研究發展中心。數量實現大規模擴張。計 劃 到2010年,疊石橋市場交易量達到500億元,疊石橋區域交易量達到800億元,家紡生產企業 數量達到3000家,從業人員數量達到50萬人,國際貿易額達200億元,形成國內、國際兩個 市場比翼齊飛的格局。質量實現大幅度提升。2010年,疊石橋家紡業要形成全國馳名商標3 ~ 5個,全國名品8~10個,創造出國際品牌。年銷售額超億元的企業達到100家,年銷售額超1 0億元的企業達到2~3家。配套實現全方位完善。外部條件日漸成熟。寧啟高速通車、蘇通 大 橋建成,滬崇蘇通道、崇海大橋和滬通鐵路以及寧啟高速疊石橋互通陸續開工建設,疊石橋 與全國各地的交通更加便捷。內部環境也更加優越,建設疊石橋國際家紡城三期工程和家紡 國際物流中心,使疊石橋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好、服務質量最優的家紡產品集 散地。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 上海 200444)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