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基礎設施;投資;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F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07)09-0041-01
一、基礎設施的含義
基礎設施通常是指為發展生產、保證生活供應和保護生態環境而創造共同條件、提供公共服務設施的總稱。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公共設施類,如電力、電信、自來水、衛生設施與排污、固體廢棄物的收集與處理、管道煤氣等;公共工程類,如公路、大壩、灌溉及排水用的渠道工程;其他交通部門,如城市和城市間鐵路、城市交通、港口和水陸、機場等?;A設施是一個公共的開放系統,很多服務對象沒有選擇性,基礎設施產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通常為“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其基本性質是“一個人使用不能以排斥其他人的使用為前提”,即它為整個社會提供服務,既為生活服務,又為生產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具有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雙重作用。
二、遼寧基礎設施投資效果分析
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一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對其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礎設施服務既會影響到經濟中的供給,也會影響到經濟中的需求。基礎設施投資不僅對經濟增長具有直接推動作用,而且,基礎設施投資給國民經濟所帶來的影響要比投資本身大得多,投資的增加可能引起國民收入成倍增加,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投資乘數效應。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遼寧省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一方面,拉動了遼寧省“八五”、“九五”期間的國民經濟發展,據測算,如果遼寧省基礎設施投資每增加100,全?。牵模袑⒃黾?0.6%。特別是在因體制改革、宏觀經濟調控而使經濟增長速度一度放慢的形勢下,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對推動經濟發展起著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為今天振興東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為實現遼寧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提供了支撐。但是,對比國內其他地區GDP與基礎設施的長期均衡關系和基礎設施投資彈性可以發現,雖然我省基礎設施投資的彈性系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低于整個東部和中部地區,可見,投資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投資效率亟待提高。今后,為促進經濟增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僅要繼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與此同時,必須在投資、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調整結構,以獲得最大的投資效果,進一步提高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三、提高基礎設施投資效果的建議
1.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實行多元籌資政策。通過基礎設施投資體制的市場化改革,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領域,打破城市基礎設施由政府單一投資、國有單位獨家經營的格局,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通過綜合運用城市土地資本、基礎設施存量和其他經濟要素,面向市場、面向社會,構建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運作市場化、經營方式多樣化的新格局,建立基礎設施投融資新體制。由于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規模大、投資周期長、投資回報率低,難以吸引其他資本進入,為此,應加快政策制定,推出各項優惠措施,進行項目投資回報補償。根據國外一些國家的成熟經驗,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融資可以通過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建立基礎設施基金等方式,還可以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基礎設施領域,形成以政府財政資金投入為導向,社會資金投入為主體,引進外資為補充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和投資局面。
2.重視城市資源,著力引導城市經營市場化。城市發展已積累了大量的資產,如自然生成的土地資源、人力生成的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資源,還有其他如政策、文化、歷史、使用權、管理權、冠名權等無形資源,用好市場化手段進行市場化經營,盤活城市資源,把以城市基礎設施為主的有形資產和其他相關延伸的無形資產推向市場,進行市場化經營,從中獲取最大效益。
3.全面、科學地編制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實行多元化投資的同時,還應該對基礎設施作出總體規劃和布局,并制訂基礎設施建設的中長期計劃,消除市場的盲目性,為提高基礎設施投資效率打下基礎。特別是政府應考慮從共同使用地下管道的有關行業中,籌集一筆共同基金,組建地下管網公司,對地下管網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施工,統一管理,將公用網和專業網進行統一協調和共同建設,這樣就會大大節省網絡建設的社會成本,大大提高有限資金的使用效果。
4.完善基礎設施投資結構。由于我國長期推行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戰略,使得國家財政基本建設投資的絕大部分都投向了城市,造成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嚴重滯后,已經成為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重要制約因素。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重要任務,同時,新農村建設是在城鄉統籌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在這種情況下,城市、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全面地向農村延伸、向農村覆蓋,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則要不斷地完善,并向外拓展,以迎接、對接城市(鎮)的延伸。
責任編輯 荀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