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0年,16歲的劉徹當上了皇帝,想到老祖宗“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詩句被人譏為缺少文化,決心提高自己劉家的形象,于是下詔招聘天下方正賢良文學才力之士,以充實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
一次自由命題作文考試,年輕的精英們那個高興啊。于是各顯神通,下筆狂書——有大書古今治道之術,炫耀自己才學的;有大肆指責中央現行施政布政之缺失,以示自己目光不凡的;更有自吹自擂,自比伊尹周公,將輔助小皇帝建立不世奇功,重塑堯舜禹湯盛世的。
考試既罷,精英們幻想著自己即將青云直上,功名富貴已在囊中。誰知榜發下來,竟然除了一人,其余全部零分!
原來試卷上去,丞相趙綰看了,氣不打一處來:天下哪有如此狂妄的小子,你們以為世事那么簡單啊,真正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于是匯集其他考官,統一意見,上報皇帝,說這批年輕人應該全部打發回去,一個都不能錄取!
劉徹聽了,不相信,把全部試卷拿來一看,還真是那么回事。這批自命不凡學富五車的人,真是浮躁淺薄啊。劉徹看了半天,覺得其中有一個,寫得還不錯,至少能錄取他,于是發榜。
這唯一錄取的一個,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東方朔。
請看東方朔同學的試卷:
“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聞。”
在這短短一百多字的求職書里,東方朔講了自己的身世、年齡、形貌,講了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又講了人生的目標。細致誠實,言簡意賅,并無多余廢話。靠的就是這區區一百多字,東方朔成為唯一的幸運兒,從此開始汗青留名的生涯。
(作者單位:湖北省鄂州市東楚法制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