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單反相機領域的產業巨頭,正力圖將人們的注意力從入門級的產品身上轉移到中高端產品上。
艾莉森#8226;賴特女士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師,今年8月,她頭一次來到了中國云南的美麗小城麗江。在麗江的幾天里,艾莉森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走街串巷上,看到有趣的人物就舉起手中的單反相機“咔咔”幾張,不少當地老人都對這位外國女士十分友善,并不介意進入她的鏡頭。“這里的每個人都有故事。”艾莉森說,“我對這次使用的新款索尼α700數碼單反相機也非常滿意,無論從機身做工、對焦速度不是像素、色彩、防抖等方面,它都超出了一般的單反相機。”
這番話對攝影愛好者們是一種巨大誘惑。艾莉森的照片在9月初索尼α700面世的發布會上進行了展示,并博得了如潮掌聲。α700是索尼推出的首部中端數碼單反產品,此舉表明,這家去年剛剛進軍數碼單反領域的消費電子巨頭并不甘于只做一位普通的參與者,而是要設法同該領域的傳統霸主佳能、尼康競爭。

新焦點
如今,中高端數碼單反相機正在成為市場的新焦點。就在索尼發布α700的同時,佳能、尼康等傳統巨頭也先后拿出了它們的最新武器。佳能一口氣推出了三款中高端單反相機,包括面向高級業余愛好者的40D、面向專業攝影師的1D Mark III 和1Ds Mark III;尼康公司則首次推出了其全畫幅產品D3,在用戶中激起極大反響。奧林巴斯、賓得也在積極醞釀自己的高級機型。
影像巨頭們競相推出中高端數碼單反相機事出有因。入門級市場上愈演愈烈的價格戰是主要因素,以前這種現象只出現在普通家用小型數碼相機上,但隨著競爭加劇,價格戰逐漸蔓延到了數碼單反領域。2003年佳能推出首款面向大眾的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時,產品價格在1萬元左右,時隔4年,這類產品的平均售價已經下降到4000元~5000元。同時,可供消費者選擇的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型號大大超過以往,市面上在售的產品簡單列舉就有10多種,這還不包括那些已經停產的老機型。
另一方面,相機廠商們急需中高端產品來穩固品牌形象。佳能公司在數碼單反市場一直把持著龍頭地位,其售價高昂的全畫幅產品盡管客戶群相對狹小,但卻牢固樹立了該公司高端專業的形象。缺少相關產品的尼康則始終被佳能的陰影籠罩,市場份額屈居亞軍。在推出全畫幅產品D3之后,尼康可以說擁有了同佳能全線作戰的資本。
為了突出產品形象,相機廠商們在這些產品的設計上大下功夫,從畫幅尺寸、像素大小、連拍速度、防抖和除塵功能等方面做了全方位提升。這些改進全部指向了一個問題,獲得更高的畫質。
全畫幅將是實力比拼的最高舞臺。CCD/CMOS是數碼相機的核心感光元件,面積更大的感光元件意味著在畫面層次、還原能力、色彩方面的更佳表現,這也是單反相機優于普通小型數碼相機的根本之處。全畫幅CCD/CMOS對于成本、加工工藝有著更高的要求,所以一直以來,大多數廠商對此都望而卻步。尼康公司的迎頭趕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意味著佳能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而索尼正在研發的下一代產品也將是全畫幅相機,這將進一步激化該領域的競爭。
千萬像素已經成為中高端數碼單反相機的標準之一。像素是很多攝影初學者最為關心的指數,佳能40D、索尼α700、尼康D200都實現了1000萬以上的像素值,佳能1Ds Mark III甚至高達2200萬像素,倘若用高清電視機來播放這款相機拍攝的人物圖片,只能用“纖毫畢現”來形容了。
防抖功能也將是中高端產品的“標配”。它主要分為兩種,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前者代表主要是佳能和尼康,后者則包括賓得、索尼、奧林巴斯。
是不是很具誘惑力?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中高端數碼單反相機大多價格不菲,1Ds Mark III是佳能面向新聞攝影師開發的產品,售價高達6萬元人民幣,同級別的尼康D3相對便宜,但也要3.7萬元。中端產品的價格基本在7000元~15000元之間。
究竟有多少人肯購買這些價格不菲的產品呢?相機廠商對這塊市場充滿信心,因為入門級用戶的激增將產生更多的升級用戶,據CIPA(日本相機影像設備工業會)的最新預測,今年全球數碼單反相機的出貨量將大幅增長34.8%,達到709.6萬臺,雖然其中大多數將是入門級單反相機用戶,但中高端消費者的數量無疑也會水漲船高。

后來者的機會
迄今為止,以佳能、尼康為代表的傳統相機廠商已經進一步擴大了在數碼單反市場的領先優勢,這給第二集團的廠商,包括新進入該領域的消費電子巨頭們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賓得公司的近況還算不錯。在膠片相機時代,該公司曾經是行業內的佼佼者,但是在數碼時代有了落伍的跡象,意識到此問題的賓得在近兩年開始迎頭趕上。2006年,賓得推出的K10D數碼單反相機在市場上一炮而紅,這緣于其中端相機的定位以及平易的價格。嘗到甜頭的賓得已經準備開發下一代新產品,今年年初,賓得還在中國上海成立了子公司,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奧林巴斯在數碼單反領域一向標新立異。該公司主導的4/3系統在感光元件面積上遜于所有的競爭對手,其優勢是相對輕便的重量和開放的接口標準,包括松下、徠卡、適馬等廠商都加入了這一系統。在其他廠商紛紛向上游挺進的時候,奧林巴斯的步伐稍顯緩慢,其頂級相機E-1早在2003年便已問世,但后續產品遲遲未能研發出來,中高端產品的欠缺使得它在同競爭對手的較量中漸落下風。不過,奧林巴斯已經準備在今年10月推出新款中端相機E-3,這將是其挽回市場份額的最佳機會。
相較而言,索尼公司最具有挑戰者的資本。這家消費電子巨頭在光學領域缺少經驗積累,以前只能生產外觀漂亮的小型數碼相機。2006年年初,索尼吞并了柯尼卡美能達,從而將數碼單反技術攬入懷中。索尼公司的一大優勢是它的CCD制造能力,目前它是全球CCD第一大供應商。索尼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數碼單反領域提高公司的專業形象,以及重新制訂價格策略—索尼單反相機和鏡頭的售價讓很多消費者敬而遠之。
對于這些后來者來說,中高端數碼相機戰役將是一個分水嶺,打好這一戰,公司就可以平步青云,在數碼大潮中大獲其利,反之則有可能墜入深淵。對于消費者來說,更多的參與者顯然有利于他們的選擇,無論如何,激增的產品和如火如荼的競爭都意味著,在每一處風景絕佳的地方,攝影者留下完美照片的機會將越來越多。